悠品會稽——跟著課本游紹興
Follow the Textbook to Find This City
Leon君
一城一品 | 最in城市逛吃指南
一年一度的史詩級災難大片“高考”又結束了,走出考場的莘莘學子們干的第一件事,一定是扔掉課本,擁抱久違的自由空氣。但有一本課本,我勸大家還是好好珍藏,因為這門課可能將代表著你整個人生記憶能力的巔峰水準……沒錯,那就是語文課本。
想必,縱使已經畢業多年的小伙伴,也絕不會忘記曾經出現在語文書里,令你魂牽夢縈、夜不能寐的“背誦全文”制造者——魯迅和王羲之,以及貫穿小學到高中,一直“不離不棄”的南宋大文豪陸游,甚至是名言幾乎寫便所有學校教學樓外墻上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周總理。而今天我要說的是,他們這幾位的老家都在同一個地方——浙江紹興。
是不是沒有想到昔日折磨過你腦細胞的大佬們,居然住得這么集中?嘿嘿,一網打盡……呃不,一步到位的機會來了。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從“釵頭鳳”到沈園之夜,從書圣故里到“蘭亭集序”,這一個個耳熟能詳的名字,在紹興都能找到本尊。不僅如此,紹興還有大名鼎鼎的“狀元紅”黃酒,和“天下無雞”的花雕醉雞,特別是在“五月五、醉端午”的仲夏夜,一口酒,一口肉,再伴著婉轉清揚的越劇旋律,這愜意簡直不羨神仙。
去過紹興,就會明白為什么這樣一方山水,能養育出這樣多的蓋世英杰。還等什么?馬上到來的端午小長假,是時候去會一會課本里的人與物了。
紹興位于浙江省中北部,杭州灣南岸,古時候乃越國的都城,名曰“會稽”,就是《蘭亭集序》里“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中的那個“會稽”,一直到南宋高宗時期置紹興府才有了如今的名字。紹興這個地方人杰地靈,古跡以名人故居為主,上到王羲之、賀知章,下到魯迅、蔡元培都曾在此留下過重要的人生軌跡。
打開地圖,你會發現,紹興河網密布、水系龐雜,那種“密布”可不是導游詞上的客套話,是真得如同毛細血管一般,把小城分割成頗具凌亂美的“珍瓏棋局”,是迄今我見過的最能擔當“東方威尼斯”美譽的中國水城。
竊以為端午游江南地區是最合時宜的季節,南方人過端午本就很有節日氣氛,更何況是“魚米之鄉、古越之都”的紹興。
紹興的景點相對集中,三天假期足夠悠游。我是第一天趕最早班次的高鐵中午到的紹興,隨后一天半的時間都泡在紹興老城里,最后留出半天去近郊的蘭亭,傍晚就可以返程回家了。
那么現在,就跟隨我的鏡頭一起走進紹興。
▼ ▼ ▼
游逛紹興老城的名人故居,必然要從魯迅故里開始。
不得不說,魯迅先生對我們這一代人的影響實在太大了,他不僅是寫作文時引用的無數句“某某名人說”的最佳代言人,也是承包了我們90后全部青春的“三周之一”:背著周樹人的課文,聽著周杰倫的歌,看著周星馳的電影。
魯迅先生和他少時的居所無疑是激發我來到這座水城的最大動力之一,在盛產文人、師爺的紹興,魯迅故里儼然已成為全城“名人堂”里的金字招牌。
步入園區,立馬就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江南風韻,充滿了古典水鄉的獨特情懷。
一條窄窄的青石板路兩旁,坐落著一溜粉墻黛瓦、被稱作“臺門”的紹興傳統民居,如魯迅祖居(周家老臺門)、魯迅故居(周家新臺門)、百草園、三味書屋、土谷祠、咸亨酒店等一系列老建筑,以及從魯迅故居門前淌過的古運河、游蕩的烏篷船,都能在故里中一一對應,讓人禁不住地腦補魯迅作品里描寫的小鎮景象。
作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的魯迅故里,是不收門票的,直接刷身份證就能進入各個景點參觀。
不過你在園區入口處會看到一個售票中心,是專賣紹興旅游套票的,分為兩種,一種是13個景點的聯票140塊錢,另一種是13個景點外加“沈園之夜”越劇演出的通票180塊錢。
這類套票基本上囊括了紹興所有能玩的地方,像沈園、蘭亭、東湖、大禹陵等門票均價都達到40塊錢的景點都在其中,如果全部玩到的話,還挺值的,但要是只去最有名的三四個景點,就不如單買劃算了。
保存較為完好的魯迅故里,占地面積達50公頃,全面還原了魯迅當年生活的故居、祖居、三味書屋、百草園的歷史風貌。
那些高中時背誦過的課文段落忽然被眼前的景物喚醒,一字一句,歷歷在目,仿佛跟魯迅先生進行了一次跨越時空的深切交談。
魯迅祖居和魯迅故居是走進園區后,最先游覽的兩處景點,是從清乾隆年間保存至今的、實實在在的文物古跡。前者是魯迅祖輩世居之地,人稱“周家老臺門”,白墻青瓦,磚木結構,是一座典型的封建士大夫宅第。
▲周家祭祀祖先的香火堂,中間掛有魯迅祖父和兩位祖母的畫像
出周家老臺門向西走,過魯迅紀念館就到了魯迅故居,即周家新臺門,1881年9月25日天秤座的魯迅就誕生在這里。
他在新臺門里度過了悠然自得的童年和少年時光,而他整個人生有三分之一的日子是在紹興度過,誰也沒曾想水鄉的柔情竟能將“小公子哥兒”魯迅塑造成中國近現代史上光耀后世的“民族脊梁”。
Tips: 推薦指數 ★★★★★
開放時間:每日8:30-17:00(下午16:30停止放票)
建議用時:2小時左右
交通參考:<公交> 乘坐8、13、10、16、24、88、108、316B、316C、317、快速公交2路至“魯迅故里站”下車
地址:紹興市越城區魯迅中路393號
門票:憑本人第二代身份證直接到魯迅祖居、魯迅故居、三味書屋等景點的入口處領票參觀(每人每天限領門票1次,一證可攜帶 2人同行;魯迅祖居入口調整到游客中心,可進入游客中心直接領票參觀)
百草園和三味書屋也在魯迅故里內,逛完臺門就可以去往這兩個地方。三味書屋在魯迅祖居的對面,百草園則在魯迅故居的后院。
雖說按照游覽順序是三味書屋在前,百草園在后,但我還是習慣按照魯迅先生那篇著名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課文,來介紹這兩處語文書必打卡景點。
從新臺門穿過去就到了傳說中的“百草園”,這是一片占地面積約兩千平米的菜園子,建在紛紛擁擁的鬧市里當屬豪華版的自留地了,地主家的“富N代”迅哥兒幼年時就常常在這里玩耍。
百草園現在還保留著魯迅先生文章里描寫的場景——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和紫紅的桑椹,以及短短的泥墻根。
雖然,百草園整體風格顯得樸實土氣,若不是魯迅“名人光環”加持,你都可能不會特地進來參觀,但在那個沒有電子游戲侵蝕童年的時代,大自然就是孩子們最好玩的“任天堂”。
百草園的盡頭有幾幢亭臺水榭,是當年周家族親游樂、聽戲的臺子,再搭配石板橋和錦鯉池,組合出簡約版的小園林。
如此閑適的環境,讓少年迅哥兒變成了“無惡不作”的熊孩子,在百草園拔過何首烏、毀過泥墻、朝隔壁扔過磚頭,皮得不行,最終家里人決定把他送到當時全紹興最嚴厲的私塾——三味書屋,接受教育和改造。
晚清名塾“三味書屋”離魯迅家不遠,坐東朝西,北臨小河,與周家老臺門隔河相望。
三味書屋是一座三開間的小花廳,本是壽家的書房(魯迅12歲到17歲在這里習字求學),塾師壽鏡吾先生坐館教書長達60年,是魯迅的啟蒙老師,壽先生的為人和治學精神,給魯迅留下難忘印象。
如今的三味書屋從建筑外墻到室內陳設以至周圍環境,基本保持原來的面貌,與魯迅先生在文中描寫的一樣,“從一扇黑油的竹門進去,第三間是書房。中間掛著一塊扁道:三味書屋;扁下面是一幅畫,畫著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樹下。”
話說三味書屋的“三味”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是指哪三種味道?
其實“三味”的典故來自一段文言詞:“讀經味如稻梁,讀史味如肴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醯醢’音同'西海’)”,直譯過來就是:讀儒家的四書五經就像吃米面,是主食的味道;讀二十四史就像喝美酒吃佳肴,是下飯菜的味道;讀諸子百家的著作就像品嘗各種風味的醬汁,是蘸佐料的味道。
總結起來,“三味”實際上指的是古時對學問的分類和梳理,以經為主,史為輔,子集次之。
書屋的正中央有一張四方的八仙桌,上面擱著硯臺和戒尺,右側是一摞厚重的古書,有意思的是書前擺著一副小畫框,里面清晰可見一個拓印的“早”字。
小時候許多同學都受到魯迅先生刻字的啟發,在書桌上畫滿了解放天性的藝術創作。
Tips: 推薦指數 ★★★★★
開放時間:每日 8:30-17:00
建議用時:1小時左右
交通參考:<公交> 乘坐8、10、16、24、88路至“魯迅故里”站下車
地址:紹興市越城區新建南路732-7號(百草園)、魯迅中路264-1號(三味書屋),均在魯迅故里內
門票:憑身份證免費領票參觀
魯迅紀念館,位于魯迅祖居和魯迅故居(即周家新老臺門)之間,始建于1973年,后來為了與魯迅故里的整體畫風相適應,2003年改建翻修,一年后完工重新開放。
想深入了解魯迅先生的生平事跡來這里就沒錯了,館內采用編年體形式,展現了魯迅出生時紹興的社會環境,突出了同樣是年少輕狂的熊孩子,為什么魯迅如此優秀,用各種真實故事告訴你,魯迅憑什么讓你背誦全文。
紀念館的前院立有一尊半身的青銅塑像,乍一看有點像戴眼鏡的小頭爸爸,他就是魯迅另一篇著名課文《藤野先生》的主人公——藤野嚴九郎。
他在魯迅留日期間給予了后者很大幫助,倆人結下了深厚友誼,并在幾十年后帶動了中日文化的交流與發展。不得不承認,一百年多前的日本確實給近代中國革命提供了許多先決條件。
往里走進紀念館的序廳,廳堂里豎立著魯迅先生的坐像,他背后的墻壁上寫著如雷貫耳的座右銘“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從序廳依次往后游覽,以時間和地點為線索,魯迅先生的學霸人生陸續在人們的面前展開。
1881年到1897年,上上個世紀的“80后”魯迅先生在紹興度過了青蔥的十七年光陰。12歲時,魯迅師從壽鏡吾先生,他援引《爾雅》中“比目魚”一詞對上了先生的“獨角獸”,被先生贊為絕對;17歲,考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路礦學堂,對于功課并不溫習,但每逢考試都名列前茅。
1898年18歲的魯迅先后奔赴南京、日本求學,22歲時為《浙江潮》雜志撰文,將日文版的《月界旅行》翻譯成中文,而要知道他可是21歲才開始學習日語;23歲時,魯迅進入日本仙臺醫科專門學校,從零開始學醫,次年獲得年級第二的成績,被日本同學懷疑作弊,《藤野先生》中描寫的“你悔改罷”段落就說的這件事,后來日本學生被學霸魯迅完美打臉。
看完所有的展覽,一個更加多維、更加鮮活的魯迅形象便會浮現出來。你會感慨,魯迅先生不僅僅是課本上拐帶走我們大好青春的“戎首元兇”,更是一個風一般穿梭在民國光影間的奇男子。
他寫下的“世上本沒有路”、“真正的猛士”、“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等經典段子,至今還在網絡上盛行。不論怎樣,魯迅先生的課文我是背定了。
Tips: 推薦指數 ★★★★★
開放時間:每日8:30-17:00
建議用時:1小時左右
交通參考:<公交> 乘坐8、10、16、24、88路至“魯迅故里”站下車
地址:紹興市越城區魯迅中路235號(魯迅故里內)
門票:憑身份證免費領票參觀
從現在起,我們將離開魯迅故里的景點群,向更廣闊的紹興老城進發,首先要造訪的是周恩來祖居。
周恩來祖居,位于魯迅故里正北方向大約一公里的勞動路上,是一幢坐北朝南具有明清建筑風格的磚瓦房,門臉是四扇漆黑的竹絲臺門,一看就是官宦人家。
之所以叫做“祖居”,是因為周總理本人并非在此出生,而是其世祖居住之地,他真正待在紹興的時間并不長。1939年,他以國民政府副部長的身份回到紹興,宣傳抗日救國,才是他人生中第一次親臨紹興。不過,周總理生前多次提到“我是紹興人”,稱紹興是他的故鄉。
祖居原名“錫養堂”,明嘉靖年間周總理的先輩就遷居于此,建造了這座古樸莊嚴的臺門,共有三進院落。其中有一間“百歲堂”,相傳是其祖輩中曾有一對夫婦壽至百歲,浙江巡撫特贈一方匾額“百歲壽母之門”致賀,故得此名。
周總理的故事也為我們的課本貢獻了不少文章,印象最深的就是小學課文《溫暖》里工作一夜的周總理走出人民大會堂,與掃街的清潔工握手,說:“我們都是為人民服務”。
其實語文書里有好幾篇關于周總理的課文,但可能許多同學已經記不起來了,因為他老人家很少有需要背誦的篇目,所以僅僅出于這一點,以及對周總理的敬意,這個地方也是“跟著課本游紹興”主題的必打卡之處。
Tips: 推薦指數 ★★★★☆
開放時間:每日8:00-17:00
建議用時:半小時左右
交通參考:<公交> 乘坐13、17、20A、20B、29、31、31A、31B路至“長橋站”下車
地址:紹興市越城區勞動路369號
門票:全價18元/人,總理故居是一票三處的套票:總理故居、總理事跡展覽廳和賀知章故居(周恩來祖居旁邊),紹興旅游聯票包含此景點;學生證半價優惠
倉橋直街,位于紹興老城的西北邊,是老紹興頗有聲譽的歷史文化街區,也是地標性的步行街。
這條老街并不算太長,南北長約1.5公里,由河道、民居、街坊三部分組成。河道兩側,以水鄉傳統民居為主,每家后院都有一個小河埠,為紹興城內典型的“一河五街”格局。這些民居基本上都建于清末民初,也有少量仿古的新建筑。
倉橋直街沒有我想象得那么濃重的商業氣息,即使端午節,巷子里也不是人頭攢動。踏在青石板路上,穿過小石橋,領略古色古香的紹興繁華,傍晚還能看到出街散步的當地人。整個老城不緊不慢的生活節奏,在這里能仔細體會。
沿街的很多民居現在已經裝修成了傳統風格的店鋪和餐館,還建有展現紹興風土民情的越藝館、黃酒館、戲劇館等等。不過更吸引我的還是大街上,當地老人支起的小吃攤,極富市井煙火味道。
如果蹓跶累了,可以叫一輛人力三輪,倉橋直街上有不少趴活的,起步價10塊錢,基本上幾站路的地方都能拉你去。談好價格,也可以帶你游走紹興城。
Tips: 推薦指數 ★★★★☆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建議用時:1-2小時
交通參考:<公交> 乘坐3、11、22、24、37、66、77、快速公交2路至“市政府”站下車
地址:紹興市越城區光明路口
門票:免費
沈園,全名“沈氏園”,是南宋時一位沈姓富商的私家花園,園主人每逢春季會免費開園供游人賞玩。時至今日,沈園成了紹興歷代唯一保存下來的宋式園林。
眾所周知,江浙一帶自古多富商巨賈,所以自然也形成了諸多大同小異的私家園林。若說真想欣賞園林之美的話,我推薦去蘇州,江南園林的精髓都在那里,但你要是陸游粉,或者對古典言情很感興趣,那來這里就對了,沈園可是被后世譽為“江南第一愛情名園”。
此番一游沈園,恰逢晚間,沈園景區精心打造了一出夜游大戲“沈園之夜”,不僅可以感受古人夜游園林的情趣,還能觀看越劇表演《沈園情》,將千百年前陸游和唐婉兩情相悅卻不得廝守的愛情悲劇生動地演繹出來,讓人在曼妙的曲樂中沉醉在這座愛情名園。
說到陸游、唐婉的故事就不得不提到那兩首對仗精巧的千古絕唱《釵頭鳳》,詩詞的背景源于一次沈園重逢,這時候陸游與唐婉已經分手十年,由于他倆是迫于陸母的阻撓而分開,所以內心仍相互眷戀。
當憂郁的陸游看到再嫁的唐婉時不免觸景傷情,悵然在墻上奮筆題下《釵頭鳳·紅酥手》,唐婉見之,心中郁結,便一病不起,在彌留之際寫出了《釵頭鳳·世情薄》與陸游遙相呼應。
夜幕下的沈園,裝飾著各種若隱若現的燈光,色彩斑斕又清雅古典,這種晚間游園別有一番風情。
等到越劇正式開演,就可以坐到小劇場,靜靜地欣賞“沈園之夜”的壓軸大戲《沈園情》。
整場演出以陸游和唐婉的愛情故事為主線,分成“春游·沈園”、“絕戀·沈園”、“傷逝·沈園”和“情定·沈園”四大板塊,在跌宕起伏的劇情和悠揚婉轉的越曲唱腔中,感受層次豐富的地方藝術魅力。
總之,看過演出之后,我感覺這一百大幾十買的通票的價錢是值回來了。
晚上意猶未盡的話,可以選擇白天再來一趟沈園,白天和晚上的景致自然是不一樣的。因為我買了通票,所以不來也是浪費,于是第三天早上也學陸大詩人玩了一把“重游沈園”。
趕得早的話,園里沒有多少游人,可以稱心如意、無人叨擾地慢慢游覽沈園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池,好似包場一般。當然最重要的打卡地可別忘了,沈園的“鎮園之寶”——題在斷壁上的《釵頭鳳》詩碑。
Tips: 推薦指數 ★★★★★
開放時間:每日8:00-17:00(白天);
18:30-21:00(夜間);
越劇表演19:40-20:30
建議用時:游園1-2小時,看戲50分鐘
交通參考:<公交> 乘坐8、88、13、315、317、318、319路至“魯迅故里”站下車
地址:紹興市越城區魯迅中路318號(魯迅故里對面)
門票:白天全價40元/人,夜游80元/人(含演出,默認C座),越劇表演分為A座138元/人,B座118元/人,C座80元/人;學生證半價優惠
書圣故里,是以東晉名士、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徽號命名的,位于紹興城北、蕺山南麓的一大片古民居之中。
在紹興,凡是叫故里的一般都是成系統的名人故居集群,所以書圣故里也不例外,除了紹興文藝界扛把子的“書圣”王羲之,還有明代鴻儒劉宗周、大思想家黃宗羲,以及近代新文化運動“教父”蔡元培等歷代賢達,都曾在這片街區生活、學習過。
景區布局基本上是按照傳統水鄉的樣式來的,前有街后有河,街上是青石板鋪就的小路,屋檐下掛著鏤空格紋的燈籠,夾河兩岸排滿了色調素凈的堂屋,如水墨畫一般,很有詩意。
眾多的名人故居和相關遺跡,就掩藏在這些臨河的坊市之中,如蔡元培祖上三代居住的故居、謝丕高中探花而建立的探花臺門、劉宗周講學之所的蕺山書院、王羲之“舍宅為寺”的戒珠寺,以及他為賣扇老嫗題扇而得名的題扇橋等等,當你不經意間經過某扇月洞門、某座石拱橋,就能瞥見這些從歷史深處走來,又悄悄地站在你身后的古老建筑。
現在的書圣故里,隨著全國旅游業文藝風潮的席卷,也越來越具有文創氣質,許多手工作坊和老屋舍都開始布置得既原生態又小清新,吸引著過路的游客進店參觀、購物,也成為了不少文藝青年和黃酒愛好者的理想據點。
如果有充足的時間,完全可以在書圣故里逛上一下午。
這片保存完整的江南文化歷史街區,沒有魯迅故里那么多熙攘的人流,也不像倉橋直接沒多久就逛到頭了,你可以放松身心地在臨河的古街上慢慢晃悠,給在河堤旁洗衣服的大娘拍張照,逗一逗作坊窗沿上趴著的肥肥的橘貓。
即使是濕漉漉的陰雨天,看到家家戶戶門前擺出來的精心栽培的茂盛花草,心情也不會變糟,反而有種特別滋潤的感覺,甚至想走進一戶民居,倚著木制的窗框,悠然地聽雨。
Tips: 推薦指數 ★★★★★
開放時間:08:30-17:00
建議用時:2-3小時
交通參考:<公交> 乘坐52、312、5路至“咸亨醫院”站下車,即可看見蔡元培廣場(書圣故里游客中心)
地址:紹興市越城區蕺山南麓古民居
門票:全價60元/人,包含蔡元培故居、戒珠寺、王羲之陳列館、尚德當鋪(三槐堂)、錢業會館、蕺山書院、銅雕館、文筆塔;景區屬于開放式街區,可免費進入;學生證半價優惠
蘭亭,紹興壓箱底的景點,名氣大到應該沒有中國人不知道吧。作為“跟著課本游紹興”的最后一站,重磅登場,再合適不過了。
蘭亭第一次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一定是高中課文《蘭亭集序》正文下方的四個大字“背誦全文”。那些背得死去活來的日日夜夜,你們應該都還記憶猶新吧?
就算《蘭亭集序》的文章你已經忘得不剩幾個字了,但《蘭亭集序》的價值你絕對過目不忘。有人估算過如果王羲之真跡還存世的話,一個字能賣到一個億,上面蓋的印章還另算。千萬不要覺得這種說法夸張,要知道2010年嘉德拍賣的王羲之《平安帖》的摹本,都賣了3億零800萬,《平安帖》只有41個字,相當于一個字750萬。
是不是瞠目結舌?好了,收拾一下心情,隨我一道奔赴紹興城南14公里外的蘭渚山下,去一睹價值連城的《蘭亭集序》的成就之地——蘭亭的風采。
蘭亭現在建成了一座明清園林風格的景區,大門口有一列再現古代名士春游集會的大型石雕,周遭竹林繁茂,綠草茵茵,空氣中彌漫著木葉的清香。
石雕群做工細膩的人物塑像,在幽靜清新的環境中,顯得栩栩如生,瞬間把人帶回千余年前的東晉,仿佛看到王羲之、謝安等名流雅士齊聚在會稽山陰之蘭亭,曲水流觴,吟詩作賦,好不快哉。
置身于茂林修竹、清流激湍的蘭亭,我多少也能感受到當年王羲之帶著一大幫志趣相投的文人好友到此游歷,那種可以不問俗事,只管游目騁懷的暢快感。如此一觴一詠,怎能不激發我們的書圣大佬創作《蘭亭集序》的豪爽之興呢?
堪稱中國“四大名亭”之一的蘭亭,實為一處親近自然、闔家歡樂的郊游勝地。
蘭亭景區以“曲水流觴”為中心,四周環繞著鵝池、鵝池亭、流觴亭、小蘭亭、御碑亭、墨華亭、右軍祠等主要景點。
由于蘭亭景區地理位置較遠,使得園區客流量比老城的景點小了許多,人一少,環境愈發顯得清幽靜謐,很適合情侶漫步,家庭出游,帶點零食水果,來這兒踏青野餐,也非常舒心。
不過有一點要提醒的是,2016年以后蘭亭的門票漲到80塊(我頭一年去的時候還只要40塊),這價格一下翻了一倍,而景區設施并沒有實質提升,于是性價比就大不如從前了,單買這一個景點的門票就顯得很不劃算。
我大膽猜測是紹興旅游局為了體現它那個旅游套票的價值,不把單價往上調一調的話,還真沒什么人會買。
Tips: 推薦指數 ★★★★★
開放時間:08:30-17:00
建議用時:2小時左右
交通參考:<公交> 從紹興客運站乘坐3、303路至“蘭亭風景區”站下車;也可以在魯迅故里買好紹興旅游聯票,乘旅游巴士前往
<打車> 從市區打的前往30元左右,車程20多分鐘
地址:紹興市柯橋區蘭亭鎮
門票:全價80元/人,單買價格略高,建議要去蘭亭游玩的話,買紹興旅游通票比較劃算;學生證半價優惠
紹興菜是典型的江南水鄉風味的菜色,屬于“中國八大菜系”浙菜的重要組成部分,總體與淮揚菜相近,口味偏清甜。
紹興河湖眾多,做菜的食材以淡水魚蝦、河鮮、家禽為主料,做法比較注重香酥軟糯、原湯原汁,油放得比較少,辛辣基本不沾。而且紹興菜常用鮮料配以腌臘食品一起蒸燉,再搭點兒紹興黃酒,醇香甘甜,回味無窮。
來紹興必吃的招牌菜,我推薦花雕醉雞、梅干菜扣肉,當然糖醋類、腌醬類的菜品也是紹興一絕。
不愛吃辣的朋友到紹興來絕對是福利滿滿,口味重的小伙伴也可以在江南換換口味,入鄉隨俗。下面就帶著大家深入老城,品嘗地道的紹興美味。
▼ ▼ ▼
把咸亨酒店放在第一個介紹,主要原因還是它的名氣。
這間出沒在魯迅多部小說里的“常客”餐館,是魯迅堂叔周仲翔等人創建于清光緒甲午年(1894年)的一家小酒店(迅哥兒給自家人打廣告沒毛病),至今已是酒鄉紹興最負盛名的百年老店。
“溫一碗醇香的黃酒,來一碟入味的茴香豆”,魯迅文中的咸亨酒店早已深入人心,酒店門前的“孔乙己”塑像也成為游客爭相合影的“明星”,來紹興追尋魯迅的足跡,這里一定是必打卡之地。
咸亨酒店就坐落在魯迅故里,逛完景點就可以出來吃飯了,但景區邊上的餐館價格肯定不低,何況是遠近聞名的咸亨酒店,所以在這里吃飯就不要太care性價比了。
講道理,味道總體是不錯的,很好地還原了魯迅筆下的“S城”風味,就是有些菜式偏咸,記得不要吃猛了。
Tips: 推薦指數 ★★★★☆
地址:紹興市越城區魯迅中路179號
主推:茴香豆、梅干菜扣肉、臭豆腐、家常獅子頭、糟雞、蝦仁蘿卜絲餅、甜酒釀
電話:0575-85127179
人均:92元
OK,真正好吃的性價比館子來了,裝修古樸的“尋寶記狀元樓”,看外觀就很想坐進去吃一頓有沒有!
酒店就位于倉橋直街的把頭,非常好找,門面也夠大,兩層樓,“尋寶記”的牌匾在里面的門楣,外面二層的閣樓下方掛著碩大的“狀元樓”,十分醒目。
當年紹興之旅的首餐,就選擇在這家酒樓,現在想來真是明智之舉。第一頓就讓我們吃到了最正宗的浙菜,咸淡適宜,唇齒留香。
倘若一定要挑毛病的話,那就是分量有點少,不過這是江浙地區餐館的通病,好在每盤價格不高,恰好可以多點幾道,品味不同的菜色。
Tips: 推薦指數 ★★★★★
地址:紹興市越城區倉橋直街114號府橫街口(狀元店)
主推:梅干菜扣肉、紹三鮮、綠茶餅、醉雞、蠔油牛肉、棒棒糖里脊
電話:0575-85223317
人均:68元
自游攻略
-- GUIDE --
行程規劃
紹興最主要的人文景點基本上都在紹興老城里面,幾乎一個挨著一個,看得快的話一天就能逛完,即使放慢一點腳步,一天半也是沒有問題的,最后剩一天留給“飛地”蘭亭妥妥的。
所以規劃一個小長假,不用提前來,也不用推后走,滿滿當當安排三天兩夜悠游紹興毫無壓力。
具體的每日游覽的線路設計,其實對于景點集中的城市游來說并不太重要,而更重要的是如何玩得省錢又省心。那么這里又要提到紹興旅游套票了,我就再稍微細講一下。
紹興旅游部門推出了兩種不同價格的聯票,第一種是140塊錢包含13個景點:魯迅故里、東湖、蘭亭、沈園(白天)、大禹陵、紹興博物館、周恩來祖居、蔡元培故居、青藤書屋、大通學堂、秋瑾故居、徐錫麟故居、范文瀾故居,這些景點單買門票的話,需要288塊錢(其中魯迅故里和紹興博物館是免費的);第二種是180塊錢包含14個景點,就是在第一種聯票的基礎上外加一個“沈園之夜”的夜游項目(默認C座票,價值80塊錢)。個人認為“沈園之夜”的越劇表演還是很值得一看的,正好把晚上的時間也利用起來。
綜合分析的結果是:如果你不去近郊的東湖、蘭亭、大禹陵這些景點,完全用不著買聯票;如果你要去蘭亭,同時還想看一場“沈園之夜”的演出,那么買180塊錢的聯票就劃算了(學生證可以享半價優惠,社會人在網上找第三方平臺買也能有折扣),因為沈園日夜票外加蘭亭就已經200塊錢了。
另外再補充一句,紹興博物館沒啥特別有看頭的文物,非博物館控可繞行。
▼ 以下是我紹興三日自由行的實際行程路線,僅供參考:
●D1:魯迅故里 → 倉橋直街 → 沈園之夜 ─ 中午抵達,夜宿紹興
●D2:魯迅故里(三味書屋/魯迅紀念館/百草園/咸亨酒店)→ 紹興博物館 → 周恩來祖居 → 書圣故里 ─ 夜宿紹興
●D3:沈園 → 蘭亭 ─ 傍晚返程
交通信息
紹興西北緊鄰杭州,東南接壤寧波,交通十分便捷,主城區擁有三座火車站——紹興站、紹興北站、紹興東站,與杭州共用一座民用機場——杭州蕭山國際機場。
紹興北站和東站均為高鐵站,但省外班次不多,客運以紹興北站為主。從武漢發往紹興北站的高鐵和動車加起來一天有三班,車程約5個多小時,二等座票價306元,性價比較高。其他城市的小伙伴可參考此數據。
紹興市內公共汽車線路和車次都很多,票價為1-2元;市內現已開通1號線、3號線支線、5號線3條連接中心城區的BRT快速公交線路。
紹興出租車起步價7元/2.5公里,超過后每公里2元,另收燃油費1元。紹興城區打車花不了多少錢,一般起步價就能到,但到郊區景點(如蘭亭),打的就要貴一些了。
住宿建議
紹興在江浙滬一帶并不算最熱門的旅游城市,但它的酒店住宿業依然非常發達,從青旅民宿到豪華酒店一應俱全,所以小伙伴們按照自己的需求選擇就好。這里友情提示一下,盡量不要選擇住在紹興北站片區,因為那里離老城太遠了,交通不便,想玩轉紹興的話,住在魯迅故里附近比較合適,基本上步行或搭幾站公交就能到你想去的老城的任何景點。
特色手信
紹興的特產和手信極具地方特色,也有很多品類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最知名的當屬家喻戶曉的茴香豆,窮酸書生孔乙己讓這顆小小的五香蠶豆聲名遠播,也濃縮成了紹興最有味道的文化名片。
紹興大街上隨處可見擺賣茴香豆的攤點,魯迅故里則成了茴香豆小販的集中營,從哪兒出來都能碰到招呼你買茴香豆、茶葉蛋、以及各種紹興小吃的大爺大媽,路邊小桌上擺著的綠汪汪的一大盆就是新煮好的茴香豆。
另外一個紹興名產,就是享譽海外的紹興黃酒了,不僅現在是國宴用酒,民國時還獲過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這閃閃發光的出身,全國怕是只有茅臺才能相提并論吧。
以酒為榮的紹興人,還用黃酒為基質開發出了各種黃酒飲料。對酒類不太感冒的我,對黃酒做的奶茶倒挺有興趣,喝起來味道很奇妙,想試試的朋友,推薦給你們一家小眾茶飲店——繪璟軒。
第三個要說的是端午正當紅的時令水果——楊梅,紹興人自古有“五月初五食楊梅”的風俗,所以這里挑擔提籃賣楊梅的特別多,在武漢賣新鮮楊梅的可不多見,這下來紹興可以大飽口福咯。
除了以上美食,紹興特產還有烏氈帽、越窯青瓷等伴手禮,尤其是青瓷,釉色青翠瑩潤,非常討人喜歡,對瓷器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到解放路和魯迅中路一帶的商街購買。
P.S.:還沒想好端午節去哪兒浪的小伙伴,不妨拿上這篇紹興城市逛吃指南,直奔紹興城,一邊回憶熟悉的課文里的風物,一邊領略江南水鄉的柔情;更重要的是,在眾多大熱旅游城市中,熱度稍低的紹興,會帶你避開人潮,好好享受一次期盼已久的小長假!
- LEONSPLANET 2018 -
The world is a book and those who do not travel read only one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