醚與氫碘酸一起加熱,會發生碳氧鍵斷裂反應生成碘代烷和醇。在過量酸存在的條件下,所產生的醇也會轉變成碘代烷。
氫溴酸和鹽酸也可以進行上述反應,但活性不如氫碘酸(碘負離子的親核性最強),因此需要更高的反應溫度和酸濃度。
碳氧鍵斷裂的順序為:三級烷基 > 二級烷基 > 一級烷基 > 芳基。
芳基與氧的孤對電子共軛,具有一定的雙鍵性質,因此較難斷裂。
不對稱的環醚開環,生成兩種產物的混合物。
習題7-34
寫出下列反應的主要產物,并指出各反應所屬的反應機理的類別
(i) 反應類型SN1,反應產物EtOH,tBuBr。
叔丁基比乙基位阻大,因此更容易離去,但不能從背面進攻(不可能是SN2),容易形成叔碳正離子(乙基正離子不穩定,難以形成)。
(ii) 反應類型SN2,反應產物EtBr,n-PrBr。
醇的位阻較小,Br-可以從背面進攻,因此是SN2反應。
由于HBr過量,因此所有產物都是溴代烷。(在過量酸存在的條件下,所產生的醇也會轉變成碘代烷。)
(iii) 反應類型SN1,反應產物n-PrOH,Et3CBr。
三乙基甲基比丙基位阻大,因此更容易離去,但不能從背面進攻(不可能是SN2),容易形成叔碳正離子(丙基正離子不穩定,難以形成)。
(iv) 反應類型SN1,反應產物BnBr,PhOH。
芐基比苯基更容易離去,但不能從背面進攻(不可能是SN2),容易形成芐基正離子(苯基正離子不穩定,難以形成)。
(v) 反應類型SN2,反應產物CH3C6H4OH,n-PrBr。
丙基比對甲基苯基更容易離去,Br-可以從背面進攻(SN2),得到1-溴正丙烷
(vi) 反應類型SN1+E1。
叔丁基位阻較大,不能從背面進攻(不可能是SN2),容易形成叔碳正離子。
碳正離子和叔丁醇在強酸條件下容易發生E1消除,得到對應的烯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