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吉奧格拉菲主要是推薦閱讀書目、紀錄片、電視節目,希望能夠豐富大家假期的生活。中考愈發臨近,接下來準備推出一些重難點或者易錯知識的分析,希望能夠對備考的同學有所幫助。之前也有不少關于重難點的答疑解惑,可以通過公眾號主頁下方“頁面模板”-“地理·學”-“疑難解惑”查看。
圖1 河流景觀
河流是非常重要的地理要素,四大文明古國的起源都離不開大江大河的滋養,在現代社會,河流同樣深刻影響著城市與區域的發展。
河流的水文特征、影響河流的其他地理因素、河流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這三點都是很重要的考點。此外,河流與湖泊之間的動態關系也是一個難點。今天我們來看一看河流的水文特征。
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有水量、水位、流量、流速、汛期與枯水期、含沙量、結冰期等。最近的一些題目也開始涉及河流的水系特征,水系特征包括流程、流域、流向、河道、河源河口、支流等。看到這么多名詞是不是有些崩潰,這怎么記得住呢?如果理解了每個水文或者水系特征的含義,再對他們進行分類分組,找到規律,判斷其實并不難。
我們經常見到的上游、中游、下游就是根據水文特征的差異劃分的,所以河流的水文特征可以分上、中、下游來考察。除了河流間、河段間這樣的空間差異,我們也需要關注一條河流在一年之中水文特征的時間差異。
01
水量、水位、流量、汛期與枯水期
水量指的是河流內水的總量,一般用“大小”來表述。
水位可以簡單理解為水深。與之相關的水文特征是汛期和枯水期。
流量(也稱徑流量)是某一時間段內通過河流某一水斷面的水量。
汛期指河水有規律上漲的時期,枯水期指地表水源不足,需要依靠地下水源補給的時期。汛期水位高,流量大;枯水期水位低,流量小。
河流水源補給最主要的是大氣降水,因此氣候對于河流水量、水位、流量、汛期與枯水期的影響非常大。除大氣降水,還有高山冰雪融水、湖泊和沼澤水、地下水等,其中高山冰雪融水和湖泊水是大家需要高度關注的。
流量還受到支流的影響,如長江的支流遠多于黃河,因此長江的水量和中下游河段的流量都大于黃河。
汛期還受到雨季長短的影響,雨季開始早結束晚,則汛期長。
水量和流量的概念混淆,水量是總量(一般在河流間進行對比),流量是某一時間段內的水量(既可以在河流間對比,也可以在不同河段間對比),流量是更常用的河流水文特征。
比如下圖展示的是我國四條主要河流流量在一年之中的變化情況,從這幅圖中你能發現哪些結論呢?
圖2 松花江、黃河、長江、西江流量對比
流量峰值長江>西江>黃河>松花江,受緯度因素影響
河流流量季節變化明顯,長江、西江的流量季節變化更顯著
夏秋季流量大于冬春季
……還有嗎?能看出汛期和枯水期嗎?可以在留言區和大家分享。
圖3 黃河不同河段年徑流量對比
就同一條河而言,流量一般由源頭至入海口逐漸增加,主要是受到支流或其他補給水源增加的影響,如上圖黃河各河段年徑流量所示。
02
河道、流速
河道和流速是一組相關的河流特征,一般而言,河流的上游河段河道窄,落差大,流速大(快)。而中下游河段河道逐漸展寬,流速減緩,到下游接近入海口時流速最慢。
圖4 長江上游虎跳峽河道景觀
圖5 長江下游南京長江大橋河道景觀
03
含沙量、結冰期
含沙量指河流當中干沙的質量,影響因素比較多,下次和大家具體分析,含沙量也是比較有特點的一個水文特征。
結冰期很容易理解,指河流從開始結冰到結束的時期。部分河流還會產生凌汛現象。
圖6 黃河各河段含沙量示意圖
影響河流含沙量的因素很多,一般來說,植被覆蓋率低、土質疏松、降雨強度大、地勢落差大的地區河流含沙量大。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主要原因是黃土高原地區基本滿足上述全部自然因素。除自然因素,還有過度放牧、破壞河流沿岸植被等人為因素。人為因素都可以歸結為自然因素。
一般冬季氣溫在0℃以下的地區有結冰期,我國河流結冰期界線為秦嶺-淮河一線。
04
流程、流向、流域、河源河口
流程指河流的長度,主要取決于陸地面積大小、地形以及河流的相對位置。一般陸地面積較小或比較破碎的河流流程較短,如日本、歐洲西部等地。河流源地如果距海岸較近,流程也較短,如美洲西岸的河流。
流向抓住一點:高處流向低處,主要受到地勢影響。比如我國河流大多自西向東流。
流域的概念比較復雜專業,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干流和支流所流過的整個地區。流域面積大的河流一般水量大,如亞馬孫河。
河流源頭注意原則:唯遠唯長。河口即河流的終點,我國大部分河流匯入太平洋,雅魯藏布江、怒江等注入印度洋,額爾齊斯河注入北冰洋。
圖7 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示意圖
前有“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后有“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兩個國家戰略充分說明長江與黃河是我國最重要的兩條河流。這兩條河流也是各類各級考試中的常客,后面吉奧格拉菲還會再和大家具體分析長江與黃河,今天先到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