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的海陸位置可以被簡單分為兩類,沿海國和內陸國。
內陸國指沒有海岸線的國家,即被周圍鄰國陸地領土所包圍的國家。
比如在東南亞地區的國家中,只有老撾是內陸國家。而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國家不僅沿海,而且四面環海,是島國。
世界上內陸國家大約有30個,其中面積最大的內陸國是哈薩克斯坦????,位于中亞地區,與我國相鄰。
面積最小的內陸國是梵蒂岡????,面積僅有0.44平方公里(和天安門廣場面積相當),它也是世界領土面積最小的國家。
今天這一期我們重點介紹的是內陸國中的內陸國——雙重內陸國。
雙重內陸國指的是本國是內陸國,且周圍所有鄰國也是內陸國的國家。
乍一聽感覺像繞口令,看不太懂,我們舉個例子吧。
烏茲別克斯坦位于亞歐大陸中部,北鄰哈薩克斯坦,南鄰土庫曼斯坦、阿富汗,東部與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接壤。
烏茲別克斯坦的五個鄰國也都是內陸國,成為世界罕見的雙重內陸國。
而哈薩克斯坦雖然是內陸國家,但它的鄰國,如俄羅斯、中國都是沿海國家,所以哈薩克斯坦就不是雙重內陸國了。
梵蒂岡優勢很大,它只有一個鄰國,但很可惜鄰國意大利沿海,所以梵蒂岡也不是雙重內陸國。
所以雙重內陸國條件還是相當苛刻的,如果你不信,可以在世界地圖上仔細找找,看看是否能夠發現更多的雙重內陸國。
內陸國家因為沒有海岸線,海上交通不便,對外聯系和國際貿易受到較大限制,而雙重內陸國的交通就更不方便了。
不過,烏茲別克斯坦處于亞歐大陸中部,陸上交通便利。毗鄰咸海,受中亞地區兩條重要河流阿姆河和錫爾河的影響,西北部地形平坦,水源相對充足,是絲綢之路重要的中轉站。
得益于溫差大、降水少、光照充足等條件,在有灌溉水源保障的平原地區,烏茲別克斯坦大規模種植棉花,年棉產量超過300萬噸,是世界第二大棉花出口國。
烏茲別克斯坦城市撒馬爾罕是中亞地區的重要城市,也是東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前沿陣地。
撒馬爾罕最有名的建筑群是下圖中的列基斯坦神學院,由三座神學院組成,雖然建筑年代不同,但風格融合很成功,是中世紀中亞建筑的代表。
有機會可以去烏茲別克斯坦這個陌生的國度看看,感受中亞風情。
對了,另外一個雙重內陸國你找到了嗎?
天上的 地下的 你懂的 懂你的
自然 人文 城市 歷史 中國 世界
大泥灣地理志
——吉奧格拉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