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效神奇——消風散
導讀:消風散為明代陳實功《外科正宗》的方子。
組成:荊芥、防風、牛蒡子、蟬蛻、蒼術、苦參、木通、石膏、知母、當歸、生地、胡麻、甘草共13味
功用:疏風除濕,清熱養血,主治:風疹濕疹
我運用此方治療1濕疹病人,療效較好,分享給大家。
患者:楊XX,女,73歲,常州人,痰濕體質,就診時間:2019.1.13
主訴:雙下肢破潰,流血流水瘙癢一年多,異常瘙癢10天
現病史:2018.12.5開始,患者雙下肢、腳、腳踝起水泡,瘙癢抓后水泡潰破,滲出津水血水,潰爛面積逐漸增多,劇癢難忍,越癢越抓,致皮損粗糙肥厚,多方治療,中西藥用了不少,瘙癢時有減輕,但破潰流水一直沒有明顯改善,反復發作,病程久,皮損色暗沉著,2019.1.1用中藥熏泡雙腳,泡后瘙癢更加加重,如蟻行肌膚中,每天用紗布包下肢,膿血滲入紗布,第二天再更換,劇癢難忍心煩,嚴重導致難以入睡,大便1-2次/天,多稀溏,小便1次/晚,舌淡,苔膩,脈弦數
既往史:2018.5左眼白內障手術;過敏史:對塵螨過敏,
輔檢結果:血糖餐前5.3(未服藥);
血壓:140/80(未服藥)
心電圖:大致正常B超提示中度脂肪肝
診斷:濕瘡(濕熱血虛風燥證)
治療:疏風除濕、清熱養血
方劑:消風散加減
方藥:荊芥5g、防風5g、牛蒡子5g(碎)、蟬蛻5g、苦參5g、蒼術10g、當歸10g、生地15g、石膏30g(先)、知母10g、胡麻10g(碎)、通草5g、生甘草5g、甜葉菊5g、薏仁30g(碎)、牛膝10g、黃柏5g、丹參10g、徐長卿10g、生黃芪10g 7付 水煎服
外用:苦參10g、地膚子10g、濕敷傷處后,用神燈照射,每天一次
療效:服藥當天,外敷及用神燈后,病人基本不癢,當晚入睡較好,第二天大便稀溏減輕,治療2-7天潰爛傷破口逐漸愈合,皮膚顏色由暗轉輕,第七天基本愈合,不用再包紗布,病人很高興,繼服中藥
辯證分析:
1、 下肢破潰,流血流水,一年多反復不愈——提示濕邪(外濕)
2、 下肢瘙癢,泡后更癢,蟻行感,脈數——提示風、熱、蟲、邪
3、 一年多反復流血流水舌淡——提示血津外流——血津兩虛
4、 皮損粗糙肥厚,色暗沉著——提示淤血
5、 大便1-2次/天多稀溏苔膩——提示脾虛(內濕)
綜合以上,內外合邪,異常瘙癢,風熱蟲邪為重,病情較重,采用內服外敷,療效較好
方劑分析:
消風散:疏風除濕,清熱養血。薏仁,滲利濕邪。牛膝
活血,下肢引經藥 。丹參,活血養血祛瘀。生黃芪,利濕補氣扶正排膿。徐長卿:利濕止癢又治失眠。黃柏,清熱燥濕止癢
重要對藥組合
1、 荊芥防風牛蒡子蟬蛻——疏風止癢,辛溫辛涼并用
2、 蒼術防風——燥濕疏風止癢
3、 苦參地膚子——外敷殺蟲燥濕止癢
4、 石膏知母——清熱止癢
5、 當歸生地胡麻——養血活血止癢
6、 當歸丹參——養血活血補血
7、 當歸黃芪——當歸補血湯(氣血雙補)
8、 蒼術黃柏薏仁牛膝——四妙散(清熱利濕,舒筋壯骨)
9、 通草薏仁胡麻當歸——滲利小便,潤通大便,給邪以出路
小結:
1、 消風散常用于風、濕、熱、蟲、虛等邪所致的瘙癢,止癢效果神奇,是止癢的好方子
2、 消風散(當歸生地胡麻)體現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
3、 消風散(木通胡麻)滲利小便,潤通大便,通利二便,給邪以出路
4、 消風散常用于急性蕁麻疹、濕疹、過敏性皮炎、神經性皮炎、藥物性皮炎等屬于風熱或風濕所致者
治療七天后(效果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