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和省內媒體、自駕游協會、網紅一起去“尋”味泰順采風活動。
這次的尋味,發現了泰順的獨特味道!
去爬了溫州第一高峰烏巖嶺!嘗了特別的糯米飯!
賞了最真實的動物標本館!逛了逛了出狀元最多的胡氏大院!
泡了最養身的天然溫泉!走了第一長的人行鐵索橋!
游了青山綠水的飛云湖!喝了800米高的云嵐牧場的一鳴牛奶!
體驗了古時候設計的仍在多地使用的碇步橋!
看了沒有卯榫的廊橋!
滿滿的泰味之行!
D1:
上午7:30杭州出發,全程約350公里,大約開了四個半小時
中飯:田園溪魚館(景寧店)
景點:烏巖嶺(飛云江源大瀑布)
晚飯:阿燈樓
住宿:香洲開元大酒店
D2:
白鶴山莊(中國第一長人行懸索橋)
胡氏大院
仕水矴步
中飯:山里人家(月藍舍客棧)
云嵐牧場
晚飯:大峽谷溫泉度假村
住宿:大峽谷溫泉度假村,泡氡溫泉
D3
泗水廊橋
中飯:老房子農家樂
回杭州
PS:溫泉需要泳裝,請提前帶好!
安全為主!
進大門后會有個標本博物館,里面的動物都是真實的,只是做了一定的處理。可以大膽的進去看看。里面還有最大的眼鏡蛇。
享有“森林大氧吧”之稱的烏巖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15年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烏巖嶺素來享有綠色“生態博物館” 和天然“生物基因庫”的美譽,作為浙江省第三大河飛云江的發源地,景區內水資源條件優越,原生植被保存眾多,森立覆蓋率超過95%,空氣負氧離子含量也極高。還可以觀賞到保護區的鎮山之寶——黃腹角雉,它已被國際野生動物保護組織列為瀕危物種的鳥類,可以說是“鳥中的大熊貓”。
發源于溫州最高峰白云尖,主要溪流有三條:一是發源于烏巖嶺白云尖東側的白云澗(即照片中的溪流),向東流出保護區后為里光溪;二是發源于烏巖嶺白云尖西側溪澗,流經景寧縣東坑鎮,向東南折入烏巖嶺保護區黃橋區域后為三插溪;三是發源于烏巖嶺南麂崗南側的仙居溪。三條溪流在保護區內不斷匯集壯大,最后皆匯入飛云湖(珊溪水庫),故烏巖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飛云江的發源地和主要水源涵養地。
白鶴山莊位于美麗的飛云湖畔,“十里畫廊白鶴峽”峽口金鐘位于半島之上,一面傍山,三面環水,自然景色十分優美。在珊溪水庫沒有蓄水之前,白鶴山莊一帶叫作白鶴渡,是泰順北部的交通樞紐。
飛云湖面積近36平方公里,西連泰順烏巖嶺,北倚石垟林海及景林南部山巒,是浙江省除千島湖外最大的人工湖,也是浙江南部最大的湖泊,其中泰順縣大約占有飛云湖水域面積的三分之二,另外三分之一水域在文成縣境內。飛云湖因周邊及上游的自然生態環境及水質未遭破壞和污染,自然景色呈原始生態,周邊風景如畫,湖水清綠似玉。
白鶴山莊鋼索橋由上海同濟大學橋梁系高級工程師林長川教授所設計,修建于2001年,一橋飛架風水寶地,連接玉如意山和金鐘山,從此天塹變通途。
橋身由十七條規格不等的鋼索和若干鋼絲網、角鐵、螺絲帽構成,兩端用橋塔固定,總長358米,橋面1.4米,離水面高48米,為中國之最。正常氣候條件下可容納100人同時通行,為了達到100%的安全,一般限制40人以內通行。因橋面采用鋼絲網,可以直觀橋底,走在其上邁出的每一步感覺都是空的,令人有飛一般的感覺!游客可以在這里充分感受云中漫步的感覺。
游玩了一個上午,到達此處用中餐。
泰順著名的古民居胡氏大院坐落在仕陽鎮雪溪橋西村,當地亦稱石門樓。是泰順單座最漂亮的古民居。胡氏大院周圍環境優美,前面是一片開闊的田野,雪溪睡旖旎環繞而過;隔溪是一座筆架山的最高峰,與大門正對;背后群山延綿起伏層巒疊嶂,一棵千年古松挺立在離屋不遠的后山上,無形中給大院增添了一道風景。
胡氏大院是泰順縣少有的大型合院式民居,不僅規模大,建筑工藝也非常精致,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
胡氏大院整體坐西朝東,主體建筑由前堂、下堂和上堂構成,有一條東西走向的中軸線,將大院分成兩半。大院共有三個出入口,一是臨溪的正門,其余兩個為邊側旁門。
溝谷縱橫,溪流交錯,過溪涉水,多靠碇步。碇步是橋梁的原始雛形,在泰順分布廣泛。仕水碇步系雙層結構堤梁橋,碇步上下溪床有大面積的井字形木架框定卵石砌成的灘基,以穩固碇步,碇步共223齒,全長136米。 ?
世界上各種各樣的橋梁很多,木拱廊橋就是歷史比較悠久的一種橋梁。但是歷史最悠久的橋梁并不是廊橋,而是一種被當地人叫做碇步的原始橋梁。這種原始橋梁學術上稱為堤梁橋,因其形酷似鋼琴的鍵盤,故又名為“琴橋”。
悠悠琴橋,宛如畫中游。
在泰順縣,有一座超大的澳洲風情休閑度假牧場——云嵐牧場,綠草如茵,空氣清新。大風車、小木屋、露營地、木圍欄……一派童話中的田園風光。牧場里的奶牛,不僅可以親手擠奶,還可以用最新鮮的牛奶DIY芝士、蛋糕、牛軋糖~或是到牧場的一邊,換上滑草鞋,坐上滑草車,在超大滑草場里感受飛馳的快樂。它還是一鳴的牧場,場內的草地是進口品種,都是150元每平以上!進入園內還會送一瓶牛奶!
在這兒吃晚餐,吃完后去泡溫泉
PS:泡溫泉之前不要喝酒。飯后半小時再去泡。
大峽谷溫泉度假村座落于海拔500多米的高山之巔,下臨華東第一大峽谷,四周層巒疊嶂、群山環抱、環境優美、空氣清新,堪稱世外桃源,素有“浙南廬山”之美譽。這里沒有都市的喧囂、污染,對久住城市、快節奏生活的人 來說,悠然中盡享鄉村原野里的寧靜與舒適,確有一洗塵囂、令人陶醉的愉悅。
這里還舉辦過中國好聲音第四季浙江省獨家網絡招募平臺浙江分賽區溫州站10強匯演!
泰順廊橋是指泰順境內保存完好的唐、宋、明、清代的木拱廊橋,泰順廊橋其數量之多、工藝之巧、造型之美以及與周邊環境之和諧,在世界橋梁史上堪稱一絕,是《清明上河圖》中虹橋結構的再現。
歷史上的泰順,村落分散,交通偏僻。人們出外行走十幾里都難以見到人煙。按照泰順先祖們的“交通規劃”,在相隔一定里程的大路(石砌路)邊上,要建上一座供人歇腳的風雨亭。而橋上建造屋檐,不但可以保護木材建造的橋梁免受日照雨淋的侵蝕,而且起到風雨亭的作用。有的廊橋還有供人暫居的房間。然而,“廊橋”這一稱謂泰順還是最近幾年才開始采用的。
廊橋是當地鄉民休息、交流交易的場所。如北澗橋上一個個分割均勻的攤位,可想當年如溫州五馬街般繁榮的景象。橋頭形成一條小小的店鋪街,底層當店鋪,二層供主人居住,必定足租金最貴的地方。據當地的老人介紹,以前常常在北澗橋的橋頭上演木偶戲,而另一頭聚集上千觀眾。廊橋中一般都設有神龕供鄉民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