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天地寂然不動,而氣機無息稍停;日月晝夜奔馳,而貞明萬古不易。故君子閑時要有吃緊的心思,忙處要有悠閑的趣味。
01,今解
天和地我們一直以為是靜止的,安寧的,其實它們里面的陰陽之氣從沒停歇一會。太陽和月亮晝夜交替,而光照自古以來都不曾改變。所以,既然我們改變不了什么,不如效法大自然,在閑暇時緊打緊算,給自己留幾分回還余地,方能從容應對;在忙碌時懂得偷閑,也落得幾份悠閑!
02,生活很忙,但內心不能急躁
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給它拿出什么,對應的你就會得到什么。
人間浮華的背后,都有著無數背負著責任與夢想的身影,他們忍受著生活給予的壓力,依舊打拼著,努力地活著。生活越忙,內心越要安寧、澄明,這是我們從生活中獲得快樂的來源。所以才要求我們閑時要有吃緊的心思,忙處要有悠閑的趣味。面對沉重的壓力,學會忙里偷閑,你才能把每一段時間里的任務當成趣味來品讀。否則,忙碌會把你變成麻木、機械化,你的身心永遠得不到釋放,將會活得苦不堪言。你要相信,只要正確地平衡自己的身心,適度放空自己,保持內心的柔軟與淡定,壓力再大、生活再忙你依然可以過得優雅而從容。 生活本來就是一地雞毛,但心里千萬不能急躁,既然那些細小零碎的煩心事占據了我們大部分時間,那我們就靜下心來,耐心對待。生活已經讓人勞累不堪,就不要讓焦躁再來給我們一次傷害。不怕物質匱乏,就怕心靈匱乏。在繁忙之中靜下心來,沉淀自己。有張有弛,勞逸結合,給生活加點味道,才是有一份淡之若素。不妨在繁雜苦悶的工作中、在家庭的柴米油鹽之外,擠出一段獨處的時間,哪怕僅僅是幾分鐘,去聞一朵花開,去看一段閑云,去聽一曲雨落,讓你的心靈和身體獲得及時的補給與休養。閑時吃緊是未雨綢繆,而忙里悠閑則是一種了不起的處世智慧。生活再烈火烹油,再慌慌張張,內心世界也要如海底世界般寧靜而祥和。
03,一個有生活情趣的人,一定懂得忙里偷閑
一陣風吹過花圃,讓師徒二人心神煥發。弟子很是羨慕風,說:“師傅,塵世中的人像風一樣該是有多好,自由自在,不為生活所累,多幸福啊!”了然禪師說:“雖然風兒看起來很悠閑,其實它們也挺忙,挺累的。要翻越高山,要飄過大海,要為酷暑送去涼風,要為雪花送去紗衣……,你看,它們每天要做那么多事情,能不忙嗎。”了然禪師說:“因為風兒懂得忙里偷閑,再忙、再急它們也懂得停下腳步休息一會。無風的時候,就是它們在偷偷欣賞沿途的風景。”弟子若有所悟:“師傅,是不是日子再忙,也不要著急,靜下心來,就能享受一段平靜、悠閑的生活樂趣?”時光匆匆,歲月繁重。我們不光要埋頭負重,更應該學會忙里偷閑,這是對自己身心的一種善待,也是愛自己的一種表現。因此,即使再忙,也要有一顆悠閑的心,這樣才可以在忙碌的同時也能享受到生活給予的小情趣,收獲一份快樂和幸福。
卷尾語:
一個懂生活的人,應該學會把悠閑融入到忙碌中去。做到閑中不放過,忙處有受用。忙里偷得幾分閑,為自己帶來一段又一段美妙的獨處時光,萬事皆可期待。鄒謇,男,78年生,祖籍四川渠縣,現居重慶。擅長水墨,喜歡草木之心的中年大叔。著有散文集《淡淡的槐花香》,長篇連載小說《冥圖》,《太醫令》,《書記孫大壯》,《我們的青春拐角》,《春野小村長》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