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長篇連載《三國鼎立》(147)——明知是個傻兒子,為啥非要立為太子

(緊接上期)

第六節 傻太子之謎

司馬炎有二十六個兒子,看起來選擇余地很寬,但實際卻很窄,因為嫡子只有三個,即司馬軌、司馬衷和司馬柬,其中司馬軌二歲就死了,也就是說司馬炎只能在二個兒子中選擇一個。按立嫡以長不以賢的儒家禮制,應該選擇司馬衷,偏偏司馬衷是個智障兒童,這樣的人不具備管理國家的能力,照常理就應該選擇司馬柬。

問題就出在這里了,禮制與常理的矛盾。

泰始三年(267年),司馬炎立九歲的司馬衷為太子。知子莫若父,司馬炎對司馬衷智力低下的缺陷知道得一清二楚,為什么還會選擇他呢?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皇后堅持。

司馬炎的皇后是楊艷。

楊艷,字瓊芝,弘農華陰(今陜西省華陰縣)人,是魏國通事郎楊文宗的女兒。弘農楊氏是四世三公的名門望族,只是到楊文宗這一支這一代衰微了。

楊艷還在襁褓時父母就去世了,在舅舅趙俊家喂養,舅母很賢惠,親自哺乳,自己的兒子則交給其他人哺乳。長大后,跟后母段氏一起生活。這個關系有點突兀,可能楊艷的母親是難產而死,其父又娶段氏,娶后不久,自己又死了。段氏不能哺乳,舅母正好生了小孩,就將楊艷送去喂養,脫離哺乳期后又送回到后母這里。

楊艷從小聰明漂亮,寫得一手好書法,習得一手好女工。有看相的看到楊艷后,預測她會貴不可言,司馬昭聽說后就讓司馬炎娶其為妻。

司馬炎非常寵愛楊艷,楊艷先后生下司馬軌、司馬衷、司馬柬和平陽、新豐、陽平三位公主。司馬炎禪魏后,立楊艷為皇后。朝廷相關部門奏請按照漢朝的規矩,分給皇后、太子各食湯沐邑四十縣,但是司馬炎認為這不是古代的典章制度,沒有答應。

楊艷是吃舅母奶才活下來的,為報答這份恩情,給舅舅趙俊一個顯要的官職(具體什么職務無記載),把趙俊哥哥趙虞的女兒趙粲引入后宮為夫人。趙粲后來為充華夫人,在司馬炎要廢賈南風時極力為賈南風開脫,為保住賈南風的太子妃之位出了很大的力。

司馬衷畢竟是個智力低下的人,立他做太子明顯不合適,勢必會受到一些憂國憂民的朝臣的反對。衛瓘就是其中之一。當時朝臣都說司馬衷“純質”(這個詞太有意思了,典型的春秋筆法,為尊者諱),不能親政事,衛瓘經常想勸諫司馬炎廢太子,但事關重大不敢說。

有次司馬炎在宮中陵云臺設宴招待群僚,尚書令、侍中衛瓘借這個機會假裝喝醉了,跪在司馬炎床前說:“臣有件重要的事情想要說。”司馬炎問他:“您想說什么?”衛瓘連續三次欲言又止,終于還是沒有勇氣明說,就用手撫床說:“這個座位可惜了!”以此暗示司馬炎。

司馬炎一聽就明白了,立即制止衛瓘,說:“看來您真是喝醉了。”衛瓘這個行為可以上升到離間天子骨肉的罪名,所以衛瓘不敢繼續說下去,只能點到為止,從此沒有再提起過此事。就算如此小心謹慎,還是因為這件事情得罪了后來的皇后賈南風,遭其迫害而死。

中書令和嶠(和洽之孫,和逌之子)也曾向司馬炎進諫說:“皇太子有淳古之風,而季世多偽,恐不了陛下家事”,委婉地提出司馬衷不稱職的問題。“淳古”和“純質”的用詞一樣,都是曲筆。

司馬炎聽了沉默不語。這件事情的全過程很有意思,司馬炎后來不知道為什么把這件事情告訴了賈南風,以賈南風的為人,自然對和嶠懷恨在心。

司馬衷繼承皇位后,拜和嶠為太子少傅,加散騎常侍、光祿大夫。賈南風讓司馬衷去質問和嶠說:“你以前說我不能承擔國事,現在呢?”和嶠也很誠實,老實回答說:“我以前事奉先帝時確實說過這樣的話。沒能實現,是國家的福分,我怎敢逃脫自己的罪責呢?”奇怪的是賈南風居然沒有迫害和嶠,這真是個異數。

司馬衷低能和朝臣私下里反對的現實,司馬炎清楚明白,為此憂心忡忡,終于產生廢立太子的念頭,就先和楊艷商量。楊艷堅決反對,理由冠冕堂皇,認為“立嫡以長不以賢,豈能隨便改動?”

在司馬炎與楊艷的夫妻關系中,楊艷應該是處于強勢,或者說司馬炎過于寵愛楊艷,對其言聽計從。有兩件事可以說明,一件是泰始年間,司馬炎采選良家女兒充實后宮,下令天下百姓禁止嫁娶,把適齡女子送往宮中備選。

楊艷主持選擇,司馬炎也在場。楊艷妒忌心強,只選那些皮膚白凈,身材高大的女子,長得美麗端莊的一個也不取。有個叫卞藩的官員的女兒長得很美,司馬炎看上了,竟然不敢自作主張留下她,只能用扇子遮掩著嘴悄悄對楊艷說:“卞藩的女兒好”,希望楊艷能夠留下她

誰知楊艷直接找理由拒絕了,說:“卞藩家三世都是皇后一族,不能讓他女兒屈居卑下的地位”,噎得司馬炎話都說不出來,眼睜睜看著美色與自己擦肩而過。

一件是選太子妃,司馬炎的意見是娶衛瓘的女兒,楊艷卻接受了賈充妻子郭氏的賄賂,堅持要娶賈充的女兒,最后司馬炎還是改變主意同意楊艷的選擇。

堅持不廢太子和堅持娶賈家女兒是楊艷做下的兩大錯事,給晉國帶來了滅頂之災。如果說娶賈充的女兒還有聽信讒言,賈家偷換了女兒的理由可以原諒的話,不廢太子則完全是楊艷的婦人之仁。

作為一個母親,這種行為可以理解。對智障兒子的負疚和保護,放在平常百姓家里無可厚非,因為不會給整個社會帶來災害,但放在太子身上就不合時宜,太子肩負的不是一家的榮辱興衰,而是整個社會的榮辱興衰。

楊艷身體不好,司馬炎私生活中最大的愛好就是喜好女人,后宮妃嬪無數,發展到后來每天晚上到何處臨幸成了讓他頭疼的事情,就干脆坐著羊車在后宮里轉,羊車停在哪個宮,他就在哪個宮里住,留下了“羊車望幸”的成語。

在楊艷病重期間,司馬炎寵幸胡夫人(鎮軍大將軍胡奮的女兒),楊艷擔心自己死后,司馬炎立胡夫人為后,會危及太子的安危,臨死前,頭枕著司馬炎的膝蓋哀求著說:“我叔父楊駿的女兒楊芷(字季蘭,小字男胤)有德有色,惟愿陛下將她納入后宮,立為皇后。”說完悲傷痛哭不已,司馬炎流著眼淚答應了她的請求。

泰始十年(274)七月初六,楊艷在皇宮明光殿中去世,司馬炎大為悲痛,命領前軍將軍楊駿等人重新改葬楊艷祖父和父親的墳塋,完成楊艷未了的心愿。追謚楊艷母親趙氏為縣君,繼母段氏為鄉君。葬楊艷于峻陽陵(今河南省偃師市南蔡莊北),謚為武元皇后。

咸寧二年(276年)司馬炎立楊芷為皇后,接替死去的楊艷。楊艷臨終前曾將太子和太子妃托付給楊芷,因此,楊芷繼續維護司馬衷的太子地位,在司馬炎要廢掉賈南風的太子妃位置時極力維護賈南風,保住了賈南風的太子妃之位,但最后卻被賈南風恩將仇報,活活餓死。

楊芷成為皇后,其父楊駿升任車騎將軍,在司馬炎執政后期病重期間掌控朝政,東漢外戚弄權的現象重演,雖然短暫,卻也給晉國朝局帶來危害,這應該是楊艷沒有想到的。

二、僥幸心理。

司馬衷被立為太子時才九歲,司馬炎期盼其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漸聰明起來,也正是基于這樣的想法,司馬炎任命李熹為太子太傅,李密為太子洗馬。

李熹,字季和,上黨銅鞮(今陜西省襄垣縣)人。年輕時博學多才,德行高尚,為官兩大特色,一是不畏強權,被司馬炎稱為:“今熹亢志在公,當官而行,可謂' 邦之司直' 者矣。”二是清廉節儉,為官多年,“家無儲積, 親舊故人乃至分衣共食, 未嘗私以王官”。

李密,字令伯,一名虔,犍為武陽(今四川省彭山縣)人。幼年喪父,母何氏改嫁,由祖母撫養成人。師從(蜀)漢著名學者譙周,博覽五經,尤精《春秋左傳》。為(蜀)漢尚書郎,(蜀)漢亡后,鄧艾曾辟其為主簿,被拒絕。

司馬炎征其為太子洗馬,其上《陳情表》以祖母年老多病、無人供養而拒絕。《陳情表》言辭懇切,委婉動人,司馬炎被其打動,沒有強行征召李密,還下詔嘉獎他孝敬長輩,賞賜奴婢二人,指令所在郡縣發給他贍養祖母的費用。

《陳情表》與諸葛亮的《出師表》,韓愈的《祭十二郎文》并列為古代抒情散文三大杰作,千古流傳。

后來司馬炎又任衛瓘為太子少傅。

有老師教是一回事,能不能學有所成又是一回事,司馬炎并沒有因為給太子配備了良師就放心不管了,而是隨時關注司馬衷的情況,經常派人去觀察。

這個任務由中書省承擔,中書監荀勖和中書令和嶠具體執行,每次去了后回來,荀勖都極力稱贊太子有德,有進步,而和嶠卻認為太子還是老樣子,沒什么變化。

司馬衷究竟有沒有好轉提升,司馬炎也拿不準,有次對司馬衷進行了一次臨場考試,把有關朝政的幾份文件密封后派人送給司馬衷看,并要他提出意見建議。

為了防止太子伙同東宮官員商議作弊,司馬炎先把東宮大小官員全都叫到宮里來宴飲。讓使臣在東宮坐等太子的回復。

司馬衷、賈南風哪里看得懂那些文件,更別說提出意見建議。賈南風嚇傻了,趕緊找人代為回答,沒想到這個代筆的人是個書呆子,在回復里旁征博引掉書袋,滿紙的典故成語,估計也是興奮不已,激動賣弄。

司馬衷、賈南風看不出什么好歹,準備就那樣送上去,被宮內有個叫張泓的太監制止了,說:“太子的情況盡人皆知,引用那么多典籍典故,一定會被皇帝看出破綻,最終會怪罪下來,肯定還會追究此事。不如直接用太子平常說話的口氣來寫。”

賈南風對張泓說:“就麻煩你來寫,日后保你富貴榮華。”張泓平時就有些小聰明,立即擬出草稿,司馬衷照著抄上去,送給使臣帶回皇宮交差。

司馬炎看到回復后大喜過望,洋洋得意地拿給衛瓘看。這個行為出賣了衛瓘,大家這才知道衛瓘曾經說過不利于太子的話,賈南風由此更加嫉恨衛瓘。

司馬炎希望通過時間、教育改變司馬衷的愿望至死都沒能實現。

三、本支繼承。

前面聊過司馬昭有還權于兄長一支的想法,導致司馬炎與司馬攸的奪嫡之爭,司馬炎親身經歷了這個折磨人的過程,好不容易才得到皇權,他不愿意將皇權交給司馬攸,雖然司馬攸是自己的親弟弟,但已經過繼成為宗法體系里的另一支傳承者,變成了堂弟。

也由于司馬師、司馬昭是兄終弟及,司馬昭有還權于司馬師一支的想法,朝臣里仍然有人主張將帝位傳給司馬攸。

司馬炎曾經問過中書令張華,自己百年之后,由誰來主事,張華毫不掩飾地直接回答說,齊王司馬攸。司馬攸最后被逼帶病離開洛陽前往封地齊國,結果病重而死的過程,表面上看是因荀勖和馮紞等人暗害,真實的原因還是朝中擁立司馬攸的呼聲太高,司馬炎不想讓司馬攸留在洛陽,給司馬衷繼位帶來隱患。

司馬攸恪守臣子之道,循規蹈矩,位高權重而又平易近人,誠信待人,很受官員百姓的擁戴。在任驃騎將軍時,按例應該將原有部隊的士兵遣散,手下數千人卻不肯離去,司馬炎最終準許他們繼續留在司馬攸麾下效力。

這些現象反映出官兵對司馬攸的信任和忠誠,但在司馬炎看來卻是個威脅。把司馬攸趕回封國,可以向外界發出司馬攸只是個藩王的信號,同時也可斷絕朝中大臣與司馬攸的緊密聯系,古代交通通訊都有不及時不方便的缺陷,離開京城,就相當于離開了權力中心,被隔絕于外。

司馬昭夫婦都特別關心愛護司馬攸,司馬昭特別喜歡司馬攸,每次見到他,就會撫摸著皇帝的御座說:“這是你的座位!”司馬昭臨終前,以西漢淮南厲王劉長和漢文帝、曹植和曹丕的事情來勸說司馬炎和司馬攸兄弟要和平共處,含淚拉著司馬攸的手托付給司馬炎。

母親文明太后王元姬臨終時也流著淚對司馬炎說:“桃符(司馬攸小名)性情急躁,你為兄的又不慈愛。我很擔心你容不下他,特地囑咐你,不要忘記我的話。”從司馬昭夫婦的表現來看,司馬炎與司馬攸的關系并不融洽,司馬炎絕不會將帝位傳給司馬攸。

司馬炎病重期間,朝野人士都認為應該由司馬攸繼承。司馬攸的正妃是賈充的長女賈褒,河南尹夏侯和以此為理由希望賈充也能支持司馬攸,他對賈充說:“你的二個女婿,親疏是相同的,立人應當立德。”

賈充沉默,既沒有同意,也沒有反對。司馬攸平時一直厭惡荀勖和左衛將軍馮紞的為人,荀勖擔心司馬攸繼位后對自己不利,就指使馮紞到司馬炎那里進讒言,說:“陛下前幾天病重不愈,齊王成為公卿和百姓期望繼位的人,太子即使把位子讓給他,他能饒恕太子嗎!應該把他遣返回封國,以安社稷。”

司馬炎下詔讓司馬攸之國,同時將夏侯和改任為光祿勛,取消賈充的兵權,消除了司馬攸對太子繼位的威脅。

古代是宗法社會,大宗與小宗的宗法地位有很大的差別,特別是在繼承權上,可以由此演變出大宗越來越強,小宗越來越弱,甚至湮滅的狀況,皇家也不例外,因此,古代皇帝傳位首選是傳給兒子,只有在自己無子或者被迫或者政變的情況下,才會選擇兄終弟及的繼承方式。

現在有不少人把平衡世族勢力和隔代相傳也作為立司馬衷為太子的原因,這個有點欠妥,嚴格準確的說法應該是不廢太子的原因,而不是立其為太子的理由。為什么這么說呢?下期再聊。

(未完待續)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西晉武帝司馬炎皇后楊艷—一個聰慧綽約的皇后
司馬炎明明有26個兒子,為何卻偏把皇位傳給傻兒子司馬衷
父母雙亡的開國皇后,貪小便宜找來狠毒兒媳,斷送帝國江山
中國古代美女大全——楊艷
中國歷史上最好色的開國君主
可笑的三無皇后——賈南風的另類人生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城市| 福州市| 古蔺县| 岫岩| 德化县| 临猗县| 明光市| 灯塔市| 军事| 磴口县| 枝江市| 高雄县| 阿克陶县| 河北省| 民和| 甘南县| 北票市| 白沙| 翁牛特旗| 星子县| 阿拉善右旗| 江阴市| 锡林郭勒盟| 丹东市| 天等县| 新和县| 永吉县| 福州市| 青海省| 莱西市| 洪雅县| 东莞市| 东源县| 万源市| 岳西县| 阿尔山市| 宜丰县| 承德市| 确山县| 丰县| 方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