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司馬懿滅遼東——閑聊三國遼東公孫家族之五

(緊接上期)

        上期聊到魏軍成天泡在水里,也不讓出擊,將士苦不堪言。一個叫陳圭的司馬忍不住去問司馬懿:“當年攻上庸平孟達之叛時,八路并進,晝夜不停,半月就攻下上庸,殺了孟達。這次遠道而來卻緩慢而攻,我感到很困惑。”

        司馬懿知道不光陳圭一個人,軍中大部分將領可能都有這個困惑,于是做了耐心的解釋,說:“孟達人少,城中糧食足夠吃上一年,我軍將士比他多四倍但糧食卻不夠一月之用,以一月圖一年,怎么能不猛打快攻呢?以四擊一,就算傷亡一半,也要這么做。之所以不計死傷,是與糧食競爭。

        如今敵眾我寡,敵饑我飽,下雨又不損害我軍實力,雨中進攻也沒什么效果。我最擔心的是敵人逃跑(跑入深山老林的話,不要說消滅,連找都不容易找到)。眼下敵人糧食要完了,但我軍的包圍圈還沒合攏,此時去搶他的牛馬,抄襲他打柴的士兵,只能驅使他們逃跑。

        兵者詭道,要善于因事應變。敵人就是憑借人多,又在下雨,所以即使饑餓困守,也不愿逃跑。我軍應當表示出無能,以此來麻痹穩住敵人。追求蠅頭小利把敵人嚇跑,不是好辦法。”此時朝廷也接到雨大敵強的情報,有不少人請求召還司馬懿。曹睿不肯,認為:“司馬懿臨危應變,生擒公孫淵指日可待。”

        三十多天后,雨停水退。魏軍也完成了對襄平的包圍,開始使用各種辦法晝夜強攻:修土山,豎箭樓,以連弩猛射;架起發石機,用大石頭猛轟;挖地道攻城;用沖車沖城……

城內糧食用盡,死的人越來越多。公孫淵的將軍楊祚等人忍受不住了,率部投降。

        八月的一天夜晚,一顆流星從城西南向東北劃過,墜落在梁水(一名東梁河,又名大梁水,即今太子河,流經遼寧省東南部)附近。這本來是自然現象,但當時的人卻把這看作是大兇之兆,城內守軍更加恐懼。

        公孫淵被圍時又想起孫權,想以其為救命稻草,派使者向孫權再次稱臣,請求孫權派兵援救。吳國有人主張殺掉遼東使者,太子中庶子羊衟反對,認為這是逞匹夫之怒而放棄了霸王之計。他建議厚待使者,派奇兵北上潛伏,如果公孫淵勝了,我軍是有恩于遼東,我們的義舉就會四處傳播;如果雙方戰事膠著,我軍可以借機攻打附近防守空虛的郡縣,將當地百姓遷徙到吳國。

        孫權覺得這主意不錯,問羊衜誰可領兵前往,羊衜毛遂自薦,又推薦了宣信校尉鄭胄和將軍孫怡。孫權大喜,當即批準羊衜所請,并寫信給公孫淵,說自己已經派出大軍前來援助,還假惺惺地告誡公孫淵說司馬懿太厲害,一定要小心。

        (三國有兩個叫羊衜的人,另一個是魏國上黨太守羊衜,是司馬師的舅舅,羊祜和司馬師第三任妻子羊徽瑜的父親。羊徽瑜的生母是蔡邕的女兒,蔡文姬的姐妹。關系有點復雜吧?哈哈。其實每個朝代的有權有勢者都在上層那些圈子里,混來混去的都是那個圈子里的人,大耳朵老百姓摻和不進去的,別一天天瞎操心)

        遠水解不了近渴。面對魏軍猛烈的攻城,公孫淵也害怕,派相國王建、御史大夫柳甫前往司馬懿營中談判,請求司馬懿解圍,答應君臣面縛而降。

        司馬懿拒不接受,斬殺使者,給公孫淵發去一份檄文,說:“昔日楚和鄭是并列國家,鄭伯尚且肉袒牽羊而迎楚軍。我為皇帝大臣,位在上公,而王建等人卻要我解圍退兵,如楚鄭一樣同列相待。二人年老糊涂,必是傳話不符原意,我已經幫你將他們斬首。若還有話要說,可再派年輕明白事理的人來。”

        公孫淵又派侍中衛演來請求定日期送人質。司馬懿對衛演說:“打仗有五要素:一能戰當戰,二不能戰當守,三不能守當走,剩下的兩個就只有投降與死。公孫淵如果不肯把自己綁了來請罪,就是決心尋死了,不須送什么人質。”

        從流星落下那天算起,十六天后,襄平城破。公孫淵和兒子公孫修率領幾百騎兵從城東南突圍而出。魏軍緊追不放,在梁水河邊流星落地之處將公孫淵父子斬殺。

        司馬懿占領襄平城后,將城中十五歲以上男子七千多人斬殺,收集尸體,筑造京觀。(又叫“武軍”,就是將敵軍的尸體堆在道路兩旁,蓋土夯實,形成金字塔形的土堆。這是中國古代戰爭的一個習慣,戰捷陳尸,必筑京觀。有兩個作用,一是解決尸體存放的問題;二是炫耀戰果,震懾異己。史書上經常有坑殺好多人的記載,不一定是挖坑掩埋,大多數是蓋土夯實。古時“阬”“坑”通假。白起坑趙軍四十萬,哪得挖多大個坑啊)

        將公孫淵所任公卿以下官員一律斬首;殺將軍畢盛等二千余人。最后城中只剩下四萬戶家庭,合計人口三十多萬。

        公孫淵造反時,將軍綸直、賈范等曾經苦諫,公孫淵將這二人殺掉。司馬懿釋放了被公孫淵關押的公孫恭,安葬綸直、賈范等人,并厚待他們的子女,同時赦免其他被公孫淵脅迫誘導的人。允許滯留遼東的中原人自愿返回故鄉。

        公孫恭執掌遼東時,為取得魏國的信任,把公孫淵的哥哥公孫晃作為人質送往洛陽(公孫恭無后)。公孫淵謀反前,公孫晃多次提醒曹睿公孫淵有謀反之心,請曹睿討伐公孫淵。

        曹睿討伐公孫淵時將公孫晃及家人捉拿關押。平定公孫淵后,曹睿考慮到公孫晃對魏國的恭順和曾經提醒過公孫淵謀反的表現,沒有將公孫晃公開斬殺,就在獄中執行,派人命令公孫晃及其妻兒吞金自殺。

        廷尉高柔反對殺公孫晃,認為公孫晃曾經舉報過公孫淵,應當將功折罪,寬大處理。這是書生之見。曹睿殺公孫晃并非其犯了該殺的罪,而是因為他是公孫家族的人。如果不殺他,讓其有機會重返遼東,就有可能會東山再起,再次割據遼東。當初公孫晃在公孫淵沒有造反之前,極力要曹睿征討公孫淵,就有取而代之的心思在其中。

        239年三月,吳國艦隊才趕到遼東。公孫淵已于去年被殺,此時曹睿剛死,齊王曹芳繼位,魏國上下正忙于新舊交接,遼東防守薄弱,有可乘之機。

羊衜決定登陸偷襲,率軍攻打魏國海防城堡牧羊城(今遼寧旅順內),擊敗魏國守將張持、高慮,然后分兵四處擄掠,俘獲大批人口,滿載百姓和各種戰利品凱旋,也算是為孫權出了一口惡氣。這是后話。

        割據遼東五十年的公孫家族政權至此灰飛煙滅。該怎樣看待這段歷史,評價公孫家族呢?

        應該是有功有過。

        先說其功。公孫度、公孫恭、公孫康時期的遼東是有功的——保境安民,開疆拓土。

        一、在漢末天下動蕩不安的戰亂環境里,各地割據政權蜂起,并互相攻伐,造成赤地千里,餓殍遍地的慘狀。公孫家族割據遼東,因遠離中原,相對和平穩定,成為當時難得的凈土之一,收容了許多前來避難的士人(如王烈、管寧、邴原、劉政、太史慈等)百姓。

        漢末像遼東這樣相對和平穩定的割據地區還有三個:荊州劉表、交州士燮、益州劉璋(包括漢中張魯)。其中最難得的是荊州劉表。

        荊州地處四爭之地,劉表單騎入荊州,楞是在戰亂之中將其建成了一個沃野千里,帶甲十萬,安寧富庶的樂土,終其一生,無論是袁術、曹操,還是江東孫氏父子,都沒能染指荊州。保護了數百萬黎民百姓,無數優秀人才,真是太難得了,難怪死后仍然受到荊州百姓的追思懷念。(這也是個被人誤解頗深的人)

        遼東、交州、益州都是因為地理因素才得以安穩。這三個地方都遠離中原,缺乏戰略價值,不是各路諸侯爭奪的要地。

        二、不光阻擊了高句麗對東北地區的領土蠶食,還開疆拓土,建立了帶方郡,并最終得到朝廷確認,納入漢朝領土。

        再說其過。公孫淵時期的遼東是有過的——背叛、分裂。

        上期說過,公孫淵時,魏國已經定型,實力強大,而遼東的實力并沒有明顯增長,公孫淵接受曹睿的封賜,為魏國的車騎將軍、遼東太守。

        也就是說,他已經是魏國鎮守一地的方面大員,而不是獨立王國,但他卻不安分守己,背叛朝廷,勾結東吳,圖謀不軌,一直發展到自立為王,公然與朝廷為敵。最終也因為這種不自量力的分裂行為導致滅亡。

        也許有人會說,蜀漢和吳國不也是這樣的嗎?當然不是。

        蜀漢劉備始終宣稱的是要恢復漢室,并且一直以漢室繼承人自居,從來沒有接受過曹丕的封賜,沒有臣服過曹丕。

        吳國孫權倒是臣服過曹丕,并且接受了曹丕吳王的封賜,這是曹丕自己種下的苦果。當初封孫權為吳王時,劉曄就反對,認為最多只能提高孫權的將軍號,封個十萬戶侯就行了。因為“侯”與當地百姓之間沒有君臣名分。而封為王的話,與天子只差一點,容易混淆,并且使其與民有了君臣名分,就不好辦了。曹丕不聽,非要封孫權為王。

        按照漢時規制,為王者可以建立自己的王國,在自己王國內設置行政、軍政機構,就是常說的獨立王國。曹操成為魏王后,就在漢朝內建立了自己的魏王國。孫權為吳王,當然也可以建立自己的吳王國。所以,即使孫權不稱帝,也是一個獨立王國。

        而公孫淵沒有這個資格,他的燕王名頭最初是孫權封賜的,魏國不會承認,他自己也沒要,將印綬上交給了魏國。后來的燕王名頭是他自立的,沒有任何意義。他合法的最高政治地位是魏國的大司馬、樂浪公,也沒到王的層次。

        現在有人為吸取眼球,說什么三國不是三國,而是四國,因為遼東公孫家族割據政權一直存在。這純屬瞎說,遼東政權始終是個地方割據政權,盡管也像帝王一樣祭祀天地,設置百官,但都是自娛自樂,從法理上都叫僭越。

        曹睿滅公孫淵,將北方四郡重新納入中原帝國版土,意義十分巨大,惠及至今。當時高句麗崛起,也在蠶食北方領土,如果讓高句麗搶先滅了公孫淵,占據東北,將是對魏國極大的威脅,并且其領土歸屬問題恐怕會影響到今天。

(全文完)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曹操劉備死后,孫權活了30年,為什么沒能一統天下?
司馬懿——三國時代的掘墓人
035--司馬懿 ● 半生隱忍攻必取
輔佐四位君王,70歲成功“出圈”,司馬懿的隱忍之路
老謀深算的司馬懿 | 豫史
曹魏有1次滅掉東吳的良機,連司馬懿都沒看到,唯此人看破,其才比郭嘉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乐市| 天台县| 长治县| 长宁区| 清水河县| 霍城县| 南开区| 都匀市| 蒙城县| 汉阴县| 金门县| 昂仁县| 法库县| 邻水| 庐江县| 田东县| 平乡县| 西峡县| 嵩明县| 阳城县| 郯城县| 洛扎县| 道真| 浮梁县| 遂川县| 三门峡市| 晴隆县| 嘉义市| 宁武县| 娱乐| 高碑店市| 峡江县| 射阳县| 邵武市| 奉化市| 石狮市| 佳木斯市| 鹰潭市| 大宁县| 嘉义市| 新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