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的雪
窗外沸沸揚揚的小雪帶來了嚴冬的問候,不知不覺間2016年的列車即將到達終點,12月26日,一個普通日子,卻是那么的難以忘懷。望著飄落的雪花,有一闋詞也隨著飄落: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今天是開國領袖毛爺爺誕辰123周年,飛雪、詠梅、毛爺爺,是巧合?還是……
見到雪,總會想到毛爺爺那首最著名的《沁園春·雪》。在毛爺爺公開發表的詩詞中,直接寫雪的有《沁園春·雪》、《卜算子·詠梅》、《減字木蘭花·廣昌路上》、《七律·長征》、《念奴嬌·昆侖》、《七律·冬云》、《七絕·觀潮》、《七律·洪都》、《五古·詠梅》等很多首膾炙人口的詩詞。
喜歡毛爺爺的詩詞,毛爺爺的詩詞在很多情況下不但是自己性情的體現,更是有著高人一等的見識。他的詩詞則像浪花一樣時時以最相切的距離隨社會的浪濤而跳躍,又像一面歷史的鏡子,真實而藝術地反映了中國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開始近半個世紀的歷程。抗戰前夕的《沁園春·雪》在抗日高潮即將到來之際,以其最先進的歷史觀點評古論今,指出人民是真正的風流人物、是歷史的主人,這首詞又以其至高無上的藝術價值,被評論家稱為“千古絕唱”。
喜歡毛爺爺的書法,獨特的毛體草書,獨步中國20世紀的書壇。他主張習字要有體,但不一定完全受一種體的限制,要兼學并蓄,廣采博收,有自己的創新,自己的風格特點,要能適用,雅俗共賞,才能引人入勝。他晚年草書臻于爐火純青,直筆勁書,汪洋恣肆,任意揮灑,線條奔放呈左斜勢,動感強烈。
喜歡毛爺爺詩詞的郵票,先有1967年10月1日的《毛主席詩詞》郵票一套14枚,再有《毛主席誕辰一百周年》小型張邊紙上《清平樂·六盤山》,再見到毛主席詩詞郵票又是一個十年,這一次除了兩首已經上過了郵票,新出現的是《七律·登廬山》、《卜算子·詠梅》,真希望在郵票上能見到全套的毛主席詩詞。順便說一句,《毛主席詩詞》郵票中我有一枚《沁園春·雪》。
今天是2016年12月26日,是開國領袖毛主席誕辰123周年,在今天的微信圈中,有關毛爺爺的微信是刷屏的節奏,今天的雪也是很應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