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
5月7日
摔跤吧爸爸,人說這是宣揚女權(quán)主義色彩的電影!我看,這是宣揚挫折和磨練教育的好片子!
目前正在影院熱映,不要錯過???
自從拍了那部風靡全世界的諷刺教育制度經(jīng)典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以后,wuli男神阿爾米汗之后每部片子都有些教育意義了。
他自編自導的《地球上的星星》,一個畫畫天才兒童被老師看成多動癥白癡兒童,一位小學美術(shù)音樂老師發(fā)現(xiàn)了他的獨特天賦,拯救孩子于被人群拋棄的邊緣。
上年《我滴神啊》(又名《外星醉漢PK地球神》)則是上演了一場宗教領(lǐng)袖為謀私利為神虛假代言的諷刺劇。
之前還有在中國不太有名的《芭薩提的顏色》,通過四個大學生為友請命,游行示威直接揭露印度高層軍費貪污問題,(印度高層貪腐嚴重,買戰(zhàn)斗機竟然都以次充好,導致印度這些年不少戰(zhàn)斗飛行員死于飛機本身的問題),因為揭穿貪腐的尺度太大(什么《人民的名義》跟這部片子比起來,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了),遭遇半個印度禁播(人家多黨派國家,支持播放的當然是軍費貪腐案的對頭黨派)
阿爾米汗,就是這樣一個明星。
他看得到民心所向,拍得出一部部試圖推動社會進步的電影來,奧巴馬來印度指名求見,國務(wù)卿希拉里與他促膝長談國際兒童保護問題。
他為了不被他人鉗制,也早已經(jīng)成立了自己的電影公司。這回,《摔跤吧爸爸》,我等了整整半年,終于,廣電總局將此片引進來了。
影片按照真實故事改編,影片中的父親和女兒們都是真實存在的,他們的一生也是真實的。所以情節(jié)不可能太狗血,太曲折。但是簡單的情節(jié)要拍好,必須要有觸動人心的真情點。
看點一:他的名字就象征著好電影。
阿爾米汗演片中父親三個年齡層,他為了演好這部電影,先一個月時間增肥到中老年狀態(tài)(197斤),拍完以后,再為了20%的年輕時期戲份減回去。要知道他原本是有八塊腹肌的型男啊,大家自行感受一下前后變化。
阿爾米汗的前后變化
問他為什么不先拍瘦的年輕時期,再拍胖的老年時期?
他答曰:我怕胖了以后沒辦法瘦回去啊。所以先胖,再逼自己瘦回去。
這就意味著阿爾米汗為了完成電影,在兩個月時間內(nèi)先猛吃胖拍中老年部分,再猛減肥去演只有20%戲份的年輕型男部分。
這一胖一瘦要在兩個月時間內(nèi)完成,對身體的損傷肯定存在的,且問,在這世界上這樣敬業(yè)到拿性命去拼的影星,還有幾個啊?
他是我目前去影院看電影唯一一個看名字就非看不可的影星。名字就是品質(zhì)保證!
看點二:暗諷、明諷體制內(nèi)官僚不作為、教育體制假把式。
阿爾米汗飾演的父親馬哈維亞.辛格為打敗了全國男摔跤手的大女兒吉塔去體育局求一張摔跤手專用墊子,體育局領(lǐng)導說一年體育經(jīng)費就這么點了,給摔跤手的就這么一點中的一點了,這么一點里面也都給男摔跤手了,留給女摔跤手的經(jīng)費就……廢話那么多,意思就是我連張墊子錢都不可能給你的,請回吧!氣得辛格只能回家搬床墊給女兒做練習了。
官僚不作為,學校也是如此松散,“毀人不倦”。
吉塔獲得了全國運動會冠軍,去國家體育學院讀書,教練有教無教,只求學生有個保底成績,這些體育學院大學生們平時沒人管,玩游戲喝酒談戀愛開party肆無忌憚……活脫脫就是當下教育的浮世繪。
看點三:女權(quán)主義是外衣,自我意識覺醒是內(nèi)核,感激嚴厲的家庭教育給你更像樣的活法。
此片,主要是為了印度女性乃至全世界女性發(fā)聲,你是打算生兒育女、鍋碗瓢盆過一生,還是巾幗不讓須眉、獨當一面為自己做主?
想想前者的一生,一眼看到頭,簡直讓人絕望,這片子看著腦子里就出現(xiàn)一句唱詞“誰說女子不如男!”
女主,辛格女兒吉塔是拿全國男摔跤手當練手,一路晉級上來的,可怕啦這妹子。
但是,你以為這是全靠天賦嗎?是魔鬼一樣的訓練。
那天她爸爸把她和她妹妹五點鐘叫起來吃炸油餅,說這是你們最愛吃的食物,愛吃多少就吃多少,想要多辣就多辣。姐妹倆受寵若驚看著老爹。
老爹接著來了一句:這是你們倆這輩子最后一次吃了,因為想要成為摔跤手,絕不可以吃辛辣刺激油膩食物。
那天,月亮還沒有完全落下,太陽更沒有影子,姐妹倆在荒涼的夜色中瘋狂地吃著她們一輩子最后一頓盛宴,真心有點慘。
但是這不算最慘,這只是開始。接下來每天五點各種高強度訓練,到最后姐妹倆的一頭秀發(fā)也被剃掉了。
她們說父親是比魔鬼還可怕的人。可是后來,她們發(fā)現(xiàn)當其他同齡女孩子被迫嫁人,開始成為生殖工具的時候,只有她倆擁有了為自己尊嚴和夢想而活的途徑和技能。
人家只是工具,而她們可以活得像真正的人。
看完這部電影
我很想回家感謝我爸媽。
讀書時期,為了鍛煉我的數(shù)學能力,我的母親從我五歲開始每天寫一百道口算題目;后來為了防止我愛美浪費時間,以及有可能發(fā)生的早戀問題,她把我頭發(fā)剪得比我男生同桌還短;為了讓我安心學習,她斷了閉路電視,杜絕一切無謂的娛樂方式,她也不玩,當然你也玩不成;為了讓我控制自己,不受誘惑,她連零花錢都不給,家中除了水果,杜絕一切零食。唯一娛樂方式是看書,外出就是送你去書店看書,看完隨便你買啥書。
我從前覺得我母親簡直可怕,長大后,我發(fā)現(xiàn)我比同齡人看的書多,懂的知識面廣,不打麻將不逛街,可以在大學里全部同學談戀愛情況下一直保持單身,還能靜下心來寫文章,全虧我母親當年近乎苛刻的教育。
我母親與電影里的父親馬格維亞辛格極為相似。我家是浙江沿海的農(nóng)村,那地方的人也重男輕女,奶奶一點也不喜歡母親和我,只因為我是女孩子。但是我母親總會跟我說一句話:你爭口氣,證明給他們看,男孩子能做到的,女孩子照樣能做到,而且你會比你叔叔家的那些男孩更優(yōu)秀。
最后,我做到了。而幾個堂兄弟生長于溺愛的幸福中,學習成績都是沒法看。
所以《摔跤吧,爸爸》與其說是女權(quán)主義片,更可以說是一部教育片,你今天吃的苦流的汗水與眼淚,只是為了你的未來可以多一些活法。
夢想不能輕易實現(xiàn),人生總歸要受苦的,吃苦請吃在前頭!
摔跤吧爸爸
全家人一起去看看
看完要回家感謝爸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