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首頁揭示了第八單元的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見下圖:
單元導語定下人文主題:時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
語文要素定下單元學習目標:
1、了解故事情節,感受人物形象。
2、簡要復述課文,注意順序和詳略。
3、寫一件事,能寫出自己的感受。
下面正式進入課文:
一、教學目標:
①知識與技能:能用自己的話復述這個故事。
②過程與方法:結合注釋理解課文內容,明白此必苦李的原因。
③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王戎聰明、善思的品質。
二、教學重難點:
①重點:結合注釋、看插圖、組詞、聯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語和句子的意思,用自己的話講故事。
②難點:了解重點語句的意思,感受王戎善思的品質。
說在教學過程前的話:
先看課后習題,結合語文要素,提取試講內容的方向。如本文習題:
1、結合注釋,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答:王戎七歲的時候,曾經和許多小孩一起玩耍。他們看見路邊李子樹上果實累累,把樹枝都壓彎了。許多孩子都爭先恐后地跑過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沒有動。有人問他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說:“李樹在路邊竟然還有這么多李子,這一定是苦李子。”摘來一嘗,的確如此。
2、說說為什么“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
答:李樹長在道路邊,通常情況下,有果實很容易被路過的人摘了吃。可這棵李樹卻依舊果實累累,說明路過的人雖然都看見了李子,卻沒有人摘,可見“此必苦李”。
三、教學過程:
1、教學導入: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與之前的現代文大為不同。它就是小古文,是我們古代采用的一種文章形式。它篇幅短小,詞語理解跟我們現在有很大不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出自《世說新語》的一個小故事《王戎不取道旁李》。這個王戎是故事里的主要人物,他呢,是一個善于觀察、分析的機智少年。有些同學不服氣了,ei,我也很聰明哪!那大家也和他來比一比吧,看看如果你遇到故事里的情況,會怎么想怎么做呢?
2、初讀課文:
提問:小組合作,借助注釋理解古文意思,用自己的話把古文講一講。
3、精讀課文:
提問1:王戎為什么不摘取路旁李子樹上的李子呢?
提問2:你認為王戎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小結:同學們,這篇小古文寫了王戎七歲時和小朋友看到路邊有果實累累的李樹,小朋友都爭先恐后去摘,只有王戎沒有摘并告訴他們李子是苦的故事。從中,我們也知道遇事要多觀察,思考之后再做決定,不要盲目跟從。
5、作業:試著融入語言、心理,把故事生動地講給家人聽。搜集世說新語里的小故事,嘗試閱讀,下節課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