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第一周結構技術問題匯總 |
發布時間:2011-08-05 來源:PKPM |
1、某框架梁,分別采用二級和特一級抗震計算,兩次計算梁端支座設計彎矩相同,但SATWE配筋有一些差別,什么原因? 答:原因是勾選了SATWE參數中“框架梁端配筋考慮受壓鋼筋”。此時不同抗震等級,程序假定的初始受壓鋼筋不同,導致最后的梁端受拉鋼筋面積不同。 2、2010版SATWE,轉換層號填4,地下室層數填2,計算后輸出轉換層上下剪彎剛度比值,但按照10新高規附錄E,轉換層在地上2層,不是應按剪切剛度比計算嗎? 答:2010新版SATWE,轉換層剛度方法判定,采用“轉換層號減去嵌固端所在層號”,本模型嵌固端層號填的為1,這樣程序認為轉換在3層,所以采用了剪彎剛度算法。 3、某框架梁,SATWE結果“構件信息”中,根據各工況內力標準值手算的設計彎矩要大于程序給出的設計彎矩,什么原因? 答:手算的時候沒有考慮彎矩調幅。程序將恒活載調幅后,再參與的內力組合。 4、2010新規范版本SATWE結果哪里可以看到梁柱墻的主筋強度? 答:在“混凝土構件配筋及鋼構件驗算簡圖”下方的圖名中可以看到。 5、鋼框架中的屋面圓鋼支撐,如何計算? 答:圓鋼支撐實際為柔性支撐,在SATWE三維分析中只能按拉壓桿考慮,不能按單拉桿考慮,所以圓鋼支撐在SATWE中的構件驗算結果是沒有參考意義的。建議可以單獨到STS工具箱的屋面支撐計算工具中按單拉桿計算。 6、2010版SATWE結構剛重比的計算,結構重量采用什么值? 答:按照新高規 7、筏板基礎中,“單獨驗算”和“柱沖切板”兩個命令都可完成柱對筏板的沖切驗算,但給出的計算書中不平衡彎矩有差別,為什么? 答:對PMCAD中偏心布置的柱,前者輸出的不平衡彎矩以柱節點為準,后者以柱形心為準,導致差別,但不影響結果,即兩命令得到的沖切力與抗力的比值是一樣的。 8、基礎CAD中,樁筏基礎,點“筏板布樁”,程序自動計算所需樁數,給出“最大樁反力(547)”,547代表什么意思? 答:代表最大樁反力對應的荷載組合號,為標準組合,可在“當前組合”中查看具體的組合公式。 9、2010新版SATWE結果WV02Q.OUT文件中,提供了三種柱、墻傾覆力矩的計算方式,各為什么意思? 答:方法一:新抗規 方法二:軸力方式——將該層柱、墻軸力拿出,對柱、墻軸力的合力點取距,再加上柱、墻底彎矩為最終傾覆彎矩。 方法三:02規范老方法,也是08版采用的方法——CQC法,與方法一類似,但是柱、墻構件剪力通過CQC組合得到,而不是用規定水平力得到。 10、SATWE參數給出“實配鋼筋超配系數 答:不需要。該參數對應2010新高規 11、某位于地下室的T形剪力墻,腹板與翼緣兩肢高厚比都小于8,SATWE為什么沒有識別為短肢剪力墻? 答:SATWE中,首先是兩肢、單肢墻才會進行短肢墻的判斷。對地下室中墻,程序認為兩節點間為一段墻,這樣T形墻被認為是三段,即腹板一肢,左右翼緣各一肢,所以判斷為一般墻。 12、2010新版SATWE計算后,某梁提示Rs= 1.22 > Rsmax = 1.20,最大配筋率超限,請問1.2%是什么意思? 答:程序執行了新高規表 13、樁承臺+防水板,要計算浮力下的樁反力,使用基礎CAD哪個菜單? 答:可使用“樁筏筏板有限元計算”菜單,此時上部荷載施加到承臺上,用彈簧剛度模擬樁的作用,筏板下基床系數定義為0。由于“防水板抗浮計算”中假定柱、墻為防水板不動支座,不如樁筏有限元模擬的準確。但兩菜單都可計算出防水板自身的配筋,可以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