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小企業的生存幾率不超過30%,有很大部分原因在于股權分配。當公司想要轉型,商業模式、戰略方向和利益機制都會相應的調整,價值貢獻在不同的股東主體之間轉移,股東之間不能調整股權結構,裂痕就會產生并且一步步擴大。無數的初創企業在面臨轉型發展的關鍵期時,因為股權分配的不合理導致公司動力不足乃至熄火,最終公司淪為幻影。
股權影響著公司的發展和規模,控制著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是最開始就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幾個人合伙開公司,股權怎么分才最合理,就是最核心的問題。
一、什么時候應該分配股權?
柳傳志說過:“要在蘋果還沒有熟的時候就要制定分蘋果的規則”。合伙創業公司早期,很多創始人都認為公司還處于一個發展的雛形,談股權分配為時過早,想等到公司做大做強以后再來考慮自己怎么去獲取股權、各自又占多少股權。其實這很不合理。隨著公司的發展越來越好,公司的規模越來越大,可以獲得豐厚的回報了,這個時候股權分配不再是一張空頭支票。當價值能夠變現,合伙人之間就會越來越關心自己能夠實際獲得的利益,而此時再去討論股權分配問題難免會產生嫌隙,人人都想多拿,有人拿得多就會有人拿得少,少得到的人不滿意自己的股份,合伙人之間產生信任危機,繼而影響到公司的管理層、決策層,勢必會影響公司的發展,嚴重一點,公司可能會面臨破產。
二、用什么方式分配股權?按資金分配合理嗎?
兩個人合伙開公司,一人投資70萬但不參與公司的任何事務,當個甩手掌柜,一人投資30萬同時做管理,股份能不能按照七三分?不能!股份首先要分為資金股和人力股,按照資金股占總股的60%,人力股占總股的40%,那資金股市70萬除以100萬乘以60%等于42%,前一個人股權占比42%;后者30萬除以100萬乘以60%等于18%,不干活的人人力股為零,剩下唯一一個干活的人人力股為100%乘以40%等于40%,最終一個人占股是42%加零等于42%,另一個人占股是18%加40%等于58%,這個就是合理的股權分配方式。股權分配最本質的問題是怎么保證創始人對公司的控制權,怎么幫助企業獲得更多的資源,這就需要一個合理的股權分配設計。
三、分給誰?哪些人適合獲得公司的股權?
創始人是一家公司發展的導航標,決定著公司的前進方向,所以股權分配應該保證創始人對公司的控制權;公司的合伙人凝聚了公司的整個團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合伙人的話語權和經營權。要保障投資人的優先權以期望獲得更大的投資;還可以適當的預留一些股份分給公司中的核心員工,增加員工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公司的活力。合理的股權分配架構應該是由公司創始人、合伙人、投資人和核心員工四類人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