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中讀到兩篇“關于網絡碎片化閱讀”的文章,作者態度鮮明,不提倡這樣的閱讀。對此我深有感觸。我們曾以為進入網絡時代了,閱讀方式也應該跟進,紙質媒體必然淘汰。屢次實踐告訴我,一旦上網,時間就在不經意間耗去了許多,也不知忙了什么,收獲了什么。特別是長時間看屏幕,無形中對視力也是傷害。我們有的網民朋友是不是也該反思下,興許做些改進和調整更好。
我想如果有大片時間還是選擇書本閱讀更好。暫不談去借書或買書,相信每個人身邊都有一些書籍,也舍不得當做廢紙賣掉,更不會當作垃圾扔掉,那么它總不能充作擺設裝點空間,好讓別人覺得你似一個讀書人吧?想當初買書之時還是雄心勃勃,怎么后來又變卦呢,是沒有時間讀還是懶惰懈怠作祟?恐屬后者居多。
由于碎片化閱讀更多是粗讀匆匆游覽,又難以做筆記,即使遇到有的美文佳作讀罷也都隨時間流逝而淡忘,這樣的閱讀對自己的發展和提升收效甚微。在如今講究經濟效益的時代,我們是不是也該考慮成本投資與利潤回報呢?!
自我認識到:控制上網時間的必需,回歸書本閱讀的必要!為此,每天要有至少一小時的書本閱讀,并做好讀書筆記,保證閱讀成效;每篇公眾號的創作及圖文編輯,也要限定時間去做,完成整個事務不超過兩小時,為此事充分醞釀,列好提綱,打好腹稿;每天的上網排遣應酬,局限于半小時內的碎片時間,而不能投入大片時間;對于朋友圈的社交應酬盡量減少,所訂制的公眾號再做一番篩選。
網絡帶給我們生活的便捷,手機也成為我們每個人的必備。但是我們不能被網絡所左右,不能沉醉于虛擬世界中。我們更要親近自然享受生活,要敢于革新自立自強,活出生命的美麗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