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版現象由來已久,但凡讀書之人、做書之人,都多多少少接觸過盜版書,有些讀者甚至“非盜版不買”。當前,各種類型的圖書都有盜版存在,從教材教輔、工具書,到暢銷榜上的常客,從考試用書到各種培訓教材,只要有市場,就有盜版。
2014年6月啟動的“劍網2014”專項行動共查處各類盜版侵權案件440起,移送司法機關66起,罰款人民幣352萬余元,關閉網站750家。其中的廣東“3·24”網絡批銷盜版圖書案,專案組抓獲了多名銷售商和供貨商,共計打掉8家黑倉庫、4家物流公司、1家網絡銷售點,收繳盜版書500余種、15萬余冊,碼洋700余萬元。
以前的盜版書質量非常差,用紙粗糙,墨色深淺不一,套印不準,圖像模糊不清,文字和標點符號差錯較多,病句連篇,讀者很容易辨別。這時的盜版書被稱為“低仿品”。隨著技術的進步,盜版市場出現了“高仿品”,高仿盜版書用紙較好,墨色均勻,套印較準,圖像清晰,裝訂整齊,文字差錯較少,較難辨別。
近幾年,又出現了高精仿盜版書,這類盜版書幾乎與正版沒有差異,內文印刷質量較高,封面用紙講究,裝訂規范整潔,極難辨別真假。有些高精仿盜版書的紙張質量甚至超過正版,一位供職于某知名出版社的編輯曾講過一件趣事:“我們社的暢銷書比較多,很多書都被盜版了。這些盜版制作精美,真到了以假亂真的程度。有一次,社里開會談到印刷質量問題,社長說:‘我們社的書最近出現了印裝質量下滑的問題,看看那些盜版,從用紙到印刷明顯好于我們所謂的正版……’這些盜版的水平越來越高了,不佩服都不行。”
曾有一位業內人士,在兩個月時間里,先后于9省20市走訪了14個圖書批發市場和近150家書店。就其所見,所有圖書批發市場均可發現盜版書的影子,種類成百上千,數量多少不一。鄭州、新鄉、開封、西安、蘭州、大同、太原、石家莊、保定、北京、武漢、長沙、成都、重慶、廣州等城市,都是盜版書生產和銷售的重要集中地。但就盜版書的發貨量和質量來說,他認為,北京和鄭州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尤其是北京,云集了中國最優秀的大學、水平最高的科研機構、最優秀的出版社,占盡天時地利人和。北京的貨質量好、及時,但價格較高,這已成為盜版書市場上的共識。而鄭州是中國的交通樞紐,是因鐵路而興起的城市,物流方便。從鄭州到多數省份的距離都在1200公里以內,均可朝發夕至。
︱相關部門與建筑工業出版社在鄭州某物流公司查扣的盜版書堆成了一座小山
記者在走訪北京王四營圖書批發市場時發現,不少店面公開販賣盜版書,且這些盜版書的質量都非常好,有的連附贈明信片都有。每家店銷售的圖書類別也不盡相同。在一家銷售兒童繪本的店面里,擺滿了各種推薦書目中常見的繪本,《愛心樹》《我爸爸》等“應有盡有”,折扣在1-3折不等;定價42元、電商最低6折銷售的《秘密花園》在這里只賣6元,且該店老板一再強調與正版沒什么差別。記者想跟這位老板多聊幾句,可是她的客戶絡繹不絕,“剛開門的時候你過來,那會兒人少,這一直到關門,我都沒功夫”。而在一家專賣暢銷書的店面里,各大暢銷榜單的前100名均有銷售,記者在該店停留了一段時間,期間店員一直在打包發貨,可謂“生意興隆”。
暢銷書市場空間大、利潤高,很多盜版書商都想從中分一杯羹。相較之下,兒童繪本因印刷成本較高,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以平裝形式出現在盜版書市場。但近年來,盜版兒童繪本越做越精致,特種紙環襯、包封、異形開本……凡是正版書能做到的,盜版書也不在話下。加之目前童書出版領域被普遍認為是出版業最具市場活力的板塊,盜版書商自然蜂擁而至。
與暢銷書和童書這種市場化程度較強的圖書不同,一些教材教輔、考試用書和專業書籍的盜版呈現出不一樣的表現形式,尤其是大學教材,盜版書經營主體集中在高校周邊的小書店和復印店。這類盜版書的購買人群以學生為主,“遇到考試旺季,大家需要買的參考書太多了,學生又沒錢,或多或少會買一些盜版書。”西北大學學生張虹說,這個時候有些盜版書還會脫銷,“我考證券從業資格證時,輔導教材就是在學校門口的小書店里預訂了幾天才拿到的。”
在數字出版的浪潮下,各種閱讀網站和閱讀APP風生水起,盜版書也產生了一種新形態,即電子書盜版。這種盜版形式借助網絡傳播,比紙質書的盜版成本更低,打擊難度更大。
較之正版書而言,盜版書省略了策劃、編輯這兩個環節,僅需要印刷,就可以完成產品生產。正如一位從事特價書銷售的業內人士所說:“編輯挖空心思,費了多少功夫,才策劃出一本暢銷書,但是盜版書商呢,人家做的本本都是暢銷書。”
從印刷的角度區分,盜版書有四種生產模式:第一,印刷廠沒有嚴格遵守與出版社的合同,私自加印。在印刷廠與出版社的合同中,都會清楚注明印刷冊數,但有的印刷廠為謀取私利,會隱瞞出版社而私自加印,然后以低于出版社發貨折扣的價格販賣給圖書零售商。這種私自加印的圖書通常情況下數量不多,對正版書造成的危害也較為有限。當然,這里也存在另一種可能,那就是出版社為逃避稅收和版權費用要求印刷廠拋開合同額外加印,這實際上是“盜自己的版”。
第二,出版社內部人員攜盜用排版文件,與印刷廠或盜版書商相勾結,盜版盜印。在一本書的生產流程中,能夠接觸到排版文件的人員不在少數,稍有不慎,排版文件就可能外流。
這兩種生產模式有一個共同點——書是盜版書,排版文件是正版文件,所以這種盜版書若用紙講究,與正版書沒有任何區別。
第三,將正版書通過掃描制版,然后印刷。這種盜版書在內容上與正版書無異,以前因技術原因有可能造成的字體模糊、整頁內容歪歪斜斜等現象,也隨著技術進步有了大幅改觀。當前市場上絕大多數的盜版書都采取這種生產模式,它的優點在于程序簡潔、方便快速、成本低廉,并能保持與正版書內容一致。據相關人士透露,一本16開400頁的書,如果沒有太多圖片和表格的話,掃描制版至多需要5小時,在一個稍有規模的印刷廠里,一天大約能印5000冊,按照這個速度,盜版書上市的時間僅比正版書晚一到兩天。
第四,將正版書重新錄入,重新排版,重新制作封面,然后印刷。這種生產模式又分為兩種形式,一是仿制正版書,二是將許多內容拼湊起來,組成一個任何出版社都沒有推出過的版本。
后兩種生產模式的經營主體就是通常意義上的盜版書商。早年,這個行業門檻很低,所需成本也不高,據說,“造一本書有個萬兒八千就能操作”,所以加入到這個行業里的人越來越多,“北京做盜版書的少說也有上千人”。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市場的發展,盜版書商也越來越專業。
2006年前后,曾有一套包括《余秋雨文集》《路遙文集》《賈平凹文集》等40多個品種的現當代作家文集在市面上銷售火爆,不少正規書店也堂而皇之地公開銷售。這其實是一位財大氣粗的盜版書商的“杰作”,據知情人士分析,這位“大佬”有專門的策劃團隊和編輯團隊,內容上精雕細琢,流程上三審三校,除了沒有書號,其他方面都很專業。這套現當代作家文集讓他在一年內賺了個盆豐缽滿,成為盜版書商競相效仿的“楷模”。
電子書盜版操作起來則更為簡單,任何一個個體都可能成為電子書盜版的主體。當下,除了三大運營商及正規閱讀類APP,各種云盤、博客中的未授權復制分發嚴格說來都屬于盜版。
印刷完成之后,盜版書面臨驗貨、交貨、發貨等流通環節。盜版書商以樣書為藍本驗貨,確認質量過關后,當即付款提貨。據知情人士透露,一般情況下,印刷廠會提供送貨服務,并承諾保證路上的安全。交貨時間上通常選在夜里10點以后。在交貨地點上,盜版書商為保證倉庫的絕對保密,會采取車車交貨的辦法,即要求印刷廠將貨送到某個隱蔽的地方,在夜色的掩護下搬到自己車上。
盜版書有自己的發行網絡,多以北京為中心,輻射全國各地。2002年前后,北京的盜版書發行基地主要集中在朝陽區的建東旅社,發行模式基本上就是“二渠道”發行模式的翻版,一個或幾個人長期租用一個房間,擺放上他們所有的圖書樣本,全國各地的客戶一年四季隨時可以來這里選購訂貨。后來,由于相關部門的連續清剿,2005年前后,該基地轉移到朝陽區的一棟民居。這里房租相對便宜,且容易隱蔽,保險系數高。
2008年,王四營圖書批發市場成立,最初以特價書批發為主,慢慢也變成了盜版書的集散地。其實,盜版書交易市場一般都和當地圖書批發市場離得比較近,更和經營特價書的市場形影不離。
在盜版書流通環節中的發貨階段,一般要求客戶提貨付款,甚至提前付款,絕不賒欠,并且不允許退貨和調貨。這使得盜版書商不存在正規出版社的回款周期及退貨問題,利潤得到了進一步保證。
記者走訪王四營圖書批發市場時,與一位經營盜版暢銷書的店鋪老板攀談,問及他的貨都賣到哪里,他說,全國各地的實體書店和網上書店都有他的客戶,他有自己的書目,通過QQ、郵件等形式發給客戶,客戶需要什么書,需要多少本,填個出貨單,付款后即可發貨。這家店不僅做批發,也做零售,即便客戶只要一本書,也照常發貨。
︱北京王四營圖書批發市場某盜版書商的發貨單,圖書品種繁多,且多位暢銷書、常銷書
發達的交通運輸業及物流業對盜版書業的“繁榮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十幾年前,各地圖書發貨和收貨,基本上是依靠鐵路或郵政系統,運輸費用較高,運轉周期長。近幾年,民營物流的興起極大地改善了這種狀況。目前,民營物流公司已成為盜版書發貨的主要渠道,全國任意兩個省會城市之間,都有不止一家物流公司的直達線,方便快捷。更重要的是,這些民營物流公司替客戶著想,只需出一點手續費就可以辦理代收款發貨或者聽電話放貨等業務。
下面是出版人李琳之(L)與一位盜版書商(D)之間的對話,摘錄自李琳之的博客,這段對話從側面反映出了盜版書發行網絡的強大。
D:“我要盜你的書,一個禮拜就能發到全國各地,并且收回全部投資和利潤。”
L :“?”
D:“這有什么難的?哪個盜版的手里不捏著全國各地的客戶名單?書好賣我才盜印,好賣誰不要呀。書出來之前,我讓馬仔打一圈電話,發貨時就辦代收款發貨或者聽電話放貨,誰也坑不了誰,發出去的貨款能收不回來嗎?”
L :“有沒有辦法知道我的書是誰在盜版?”
D :“你是真傻還是裝傻?你在圈里名氣這么大,誰敢明著盜你的版?一切都是悄悄進行的。尤其是發貨時,物流公司又沒有要求你留真名字,你查都沒法查。再說了,干我們這一行的,誰給他們留真名呢。”
盜版書既然如此泛濫,自然有其生存的利益空間,盜版書商、印刷廠、物流公司、圖書批發商和零售商、消費者等都是盜版書的“受益方”。
對于盜版書商而言,盜版書不用支付版權費用,不用上繳稅收,它的制作成本僅為紙張費、印制費兩部分。一位業內人士曾詳細算過一筆賬,假定一本書的印張數為17.75,開本為16開,印刷規格為720毫米×960毫米,內文用紙為55克書寫紙,單色,封面用紙為155克銅版紙,無特殊工藝。
按55克書寫紙每令120元左右計算,整本書內文的紙張費用為2.13元(120÷1000×17.75);按內文單色每令紙的印制費60元計算,整本書內文的印制費為1.065元(60÷1000×17.75);而整本書封面的紙張費和印制費加起來不超過0.2元。由此,盜版一本該書的成本為3.395元(2.13+1.065+0.2),若該書的定價為28元,以盜版5000冊,兩折發貨為前提,盜版書商可獲得64.95%的利潤。難怪不少盜版書商入行不久便能買房買車。
除了盜版書商,印刷廠和圖書批發商、零售商也是盜版書的“受益者”,尤其近些年,出版業被稱為“夕陽產業”,圖書市場競爭激烈,印刷廠和圖書批發商、零售商的日子也不太好過。鄭州圖書城的一位老板說:“書城里所有書店都做盜版,只是量的多少和手法不同而已。僅靠五個點的批發利潤,大多數書店可能支撐不到現在。”
︱某書店的盜版圖書發貨清單,品相都是“高精仿”,精裝《從0到1》僅售9元,連專業人士都看不出其為盜版
消費者一直被認為是盜版書的受害者,其實有些消費者明知是盜版卻依然購買,他們對于盜版書沒什么要求,價格低廉,不太影響閱讀就好。以當下盜版書的制作條件,這樣的要求完全可以達到。
正如中南博集天卷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簡稱“中南博集天卷”)人事行政總監郭豐所說:很大一部分讀者的消費心理尚待成熟,有些讀者抱著關心作品內容,不關心圖書質量的心理,只要字跡不太模糊,內容與原作品一致,對編校差錯率、紙張質量、裝幀設計品質等,均采取了容忍態度;最重要的是,這些讀者不去考慮創作者以及一本書出版過程中各部門各種工作人員的勞動價值,一味圖便宜。這樣的消費心理使得盜版書的市場需求量巨大,有需求就會有市場,盜版行為自然是屢禁不止。
盜版書泛濫的另外一個原因是違法成本較小。根據我國《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條規定:“以營利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權情形之一,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違法所得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但一般情況下,盜版所得的非法收入難以計算,尤其是盜版書的銷售者,大多無法對其進行實質性的處罰。記者走訪王四營圖書批發市場時,假裝是一位想賣盜版書又怕被處罰的書店經營者,對盜版書批發商表達了自己的忐忑,這位盜版書批發商說:“罰也就罰你一兩千塊錢,你賺的可就不止這些了。”
當下,相關部門和各出版社打擊盜版的力度都不小,但在此過程中,也存在不少困難。首先,出版社維權成本過高。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簡稱“外研社”)曾將山西省原平市、忻州市包括原平錦繡書店在內的多家書店告上法庭,因其銷售的外研社擁有專有出版權的《新概念英語》系列為盜版。該案的審理結果為外研社勝訴,但所獲賠償僅為2000元,而訴訟期間的律師費、案件受理費等超過5000元。
其次,調查取證耗時耗力。盜版書的銷售渠道廣泛,出版社的法務部門只能依靠購買圖書或相關人員提供線索取證,耗費人力且成效甚微。再次,盜版書愈加難以鑒別,有些盜版書即便是責任編輯也區分不出來。最后,舉證工作復雜,執法難度大。我國現有法律對侵權盜版行為的處罰做出了明確規定,但在實際操作中,由于手續繁瑣,舉證工作復雜,難免存在望“書”興嘆的情況。
在現有的著作權法律框架下,打擊盜版存在一些法律層面上的難題。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總干事張洪波表示,該會正在積極參與《著作權法》的修訂工作,希望從規定懲罰性賠償、法院或被告有責任參與舉證等方面,進一步完善《著作權法》,爭取把盜版侵權問題扼殺于萌芽狀態。
多年來,相關部門和出版社與盜版書商斗智斗勇,也積累了一些經驗,取得了一系列成績。“劍網專項行動”自2010年啟動以來,重點查辦網絡侵權盜版案件,在“劍網2014”專項行動中,安徽胡某某等通過網絡制售盜版圖書案已由法院作出刑事判決,三位被告人因銷售侵權復制品罪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兩個月,緩刑兩年,并各處罰金5萬元。10月20日,國家版權局下發通知,要求網盤服務商應主動屏蔽、移除侵權作品,防止用戶違法上傳、存儲并分享他人作品。嚴格網盤監管,打擊盜版。
除了國家相關部門不斷加大對盜版的打擊力度外,各出版社也在實踐過程中摸索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辦法。發起于2000年、目前已有32家成員單位的“京版十五社反盜版聯盟”,形成合力,主動出擊,探索出了一條行政、民事、刑事三管齊下的維權模式。中南博集天卷也從強化日常管理,加強隊伍建設,抓好案件處理,把好鑒定技術關,廣泛吸收群眾力量等方面著手,堅決打擊盜版。
有市場,難消亡,盜版存在的根本原因是讀者的知識產權意識缺乏。當前環境下,盜版與反盜版的對決仍是一場持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