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與本科生有什么區別?
研究生與本科生區別有多大?
讀研值得嗎?
A:研究生與本科生之間的差別一直是一個熱點話題,本文將從以研究生的角度出發,從學業成果、學習能力、研究能力以及讀研感受幾個方面,為大家答疑解惑,分析其中的差異。
01 讀研受訪者記錄
X學姐
就讀學校:哈爾濱工業大學
研幾:研一
首先是課程差別:本科課程可能只是概述,老師帶領入門,比較深入的東西可能會在課上一代而過,研究生課程會更深入于某一方向。
關于學習方式差別:相比于高中學習形式本科會較側重于自學,但還是會有老師帶領入門后續深入是要自學的,研究生是完全的自學,沒有正確的引導所以很容易會陷入迷茫。
有光學長
就讀學校:華南理工大學
研幾:研二
第一是認知不同。讀研需要盡快明確自己的角色,是“研究”生,無論是做項目還是科研都要認真對待。
第二是努力的目標會不一樣。本科會有讀研究生的想法,讀研后往往會更快面臨工作,申博等事項,盡快明晰。
第三是人際關系吧。本科會有一群人陪你熬夜趕圖,讀研更多的是接觸課題組,或者一個人,但不管怎樣,自己享受舒服就好~
秋秋
蘇大研究生畢業
目前就職于上海
讀研與本科最大的感受就是學習身份的轉變,雖然都是學習者,但這兩個階段其實存在較大的不同。
本科期間同學們大多是或被動或主動地接納與吸收老師及相關網站、公眾號等數字媒體的內容;而讀研其實不再是被動接納新知識新思想,更多的一種思辨與思變的狀態。
思辨即接觸到新知識不斷地、主動地去深入思考其邏輯存在是否合理;而思變就是以研究員的心態在思辨后的基礎上不斷內化思考、總結,最后蛻變為屬于自己的研究成果的內容。
ERJIN
就讀學校:清華大學
研幾/博幾:博二
我的體會,最主要是學習思維上的差別,本科期間無論是設計還是理論,其實老師通常會有個相對確定的答案等著我們去靠近。但是研究生不是,大多數時候導師給的是建議和階段性的意見,答案不是絕對的,導師也希望能形成互動和討論,所以一定要有自己的觀點想法。
圖源:知乎 后保君
鏈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87088010
02 學業成果
如果非要論研究生跟本科生最根本的差別,除了學歷上不同,應該就是研究生讀那2~3年所學習而得到的能力吧。我主要概括為兩種能力:學習能力和研究能力。
這要從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養目標說起。本科生的培養目標其實最主要是培養就業人才,也就是說培養你的專業技能方面。而研究生則不同,之所以叫研究生,是要進一步針對某一個領域、熱點做相關方面的深入研究。
其實這從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課程設置或者課程結果也能夠看到端倪。本科生的課程設置,大部分是從基礎開始教起,很多內容需要學生自己鉆研的相對較少。考驗你能否把這個科目掌握,往往是通過一張試卷。
而研究生學科考察和課程設置,大部分偏向于專業理論的研究。考察你是否掌握這個理論和方法,最重要的一個課程結果就是論文成果。
因為很多學校的研究生課程是不需要你答卷考試的,只要你寫篇論文就可以了。
近幾年也經常有人問我,學姐我到底該不該讀研,我直接工作不行嗎?
我想說,當然可以。
其實設計這個行業不同于其他行業。如果你的實操經驗更多,設計經驗更多。意味著你可以直接上手做設計,這是所有老板都希望要的。
但是我為什么依舊鼓勵大家讀研呢?
首先從目前各大設計院和公司的招聘要求來看,研究生確實比本科生有一定優勢。
點擊圖片可查看招聘信息
圖源:網絡
圖源:萬達集團招聘官網
另外拋開學歷提升這一結果,從我自身出發來說,讀研帶給我的變化,是讀幾個本科可能都達不到的。讀研這幾年會綜合的提升你的學習能力和研究能力。
真的是在讀研之后,我們閱讀了大量的專業相關領域的文獻,知道這個專業的前沿熱點是什么,最新技術是什么,目前在什么階段,我們對這個專業就有了很多認識。
這些提升的不僅是我們的設計方面,還有我們對于這個專業的認知。還包含很多拓展領域的學習。
當然了,當你讀研之后,本身就已經證明了你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不管你是考研還是保研。(在你進入新的工作環境之后,很多技能和方法都是要重新學習的,這也為什么會在同樣的條件下,大家更愿意要研究生。)
3.1 學習能力
本科我們做作業,其實很少的去主動思考。或者說直接百度一下就出來了。但是讀研期間,你不得不主動思考。很多觀點你是百度不到的,很多邏輯和結果是需要你自己去捋順的。
跟大家說實話,在讀研的第一周我就被導師叫去閱讀文獻,因為要做一種課程實驗,但那個時候我真的讀不懂文獻。
我心里就想,明明都是中文,我怎么就讀不懂呢?而后期經過了反復的磨練,我閱讀文獻再也不是那么困難的事情,當然這個過程艱難又痛苦。
不過后期我可以針對我所需要的信息,進行快速的對應搜索和查找。在讀研期間,我的這個能力在不斷的持續增強。
我相信大家如果在本科期間,如果也能鍛煉出這樣的能力,那么你們在讀研期間這種壓力就會大大的減小。
讀研期間鍛煉你的另外一個能力就是研究能力,其實也是與論文掛鉤的。
相信所有讀過研的小伙伴都會知道,讀研期間每一個論文的生成,都會伴隨著文獻綜述、意義、數據調研、數據分析、結果結論。
每寫一篇論文,你的這一項技能都會被放大增強。
這是很多小伙伴在本科期間很少能鍛煉到的。當然如果在本科期間就想發表論文的小伙伴,這個技能一定要提前去掌握,提前去增強。
研究生一定比本科生強嗎?我并不這么認為,這個完全因人而異。有好多考上研的小伙伴,畢不了業,為什么,搞不明白研究或者寫不出來論文唄。
再者可能跟導師有關系(這個不在這里闡述,感興趣的大家可能適合移步知乎,這種問答很多。)
我前面也提到了,讀研期間曾強的最主要的技能就是學習能力和研究能力,如果你在本科期間就能夠強化這兩種能力,比如你在本科期間就發表發表了多篇論文,你在本科期間就習得了多項技能。
那我相信那些足以證明你的學習能力和研究能力。那讀研可能對于你來說可能僅僅是一個學歷的證明,或者是你提升其他方面的一種平臺。
那些本科就發表了論文的小伙伴們,他們平時都是如何在這方面進行提升的呢?XIN學姐特意邀請幾位小伙伴進行了簡要的分享。
樹苗
風景園林大五
本科發表過2篇論文,發表論文在大四年級,發表在普刊。
1.本科期間豐富經歷,多做競賽或大創,可以結合競賽或大創來發表論文。
2.看本科老師有沒有項目,可以通過做項目結合項目的一部分內容來撰寫論文。
3.想要發表論文一定要提前準備!!!因為想要發到核心期刊的周期是很長的。
肉肉學姐
讀研期間發表3篇論文,其中兩篇發表于《風景園林》雜志,一篇會議。
1. 找文獻盡量找核心期刊及以上,如果看學位論文最好是博士論文,碩士論文盡量避免。
2. 寫論文一般是“新的方法去研究老的問題”,或者“老的方法去研究新的問題”。
3. 論文一定要寫清楚自己用了什么方法,得到了什么結果,得出了什么結論。
M學長
研究生2年級
發表4篇論文,2篇SCI(2020年1篇JCR:Q1;2021年1篇JCR:Q1);2篇國內會議(2020年)
對于閱讀文獻來說,首先要看的是文章值不值得去讀,但不代表這個文章的水不水,而是是否適合自己的研究內容與研究方向。對于自己的科研能力、思維、方法等方面有啟發。閱讀的順序是先看文章的摘要,再看文章的結論,這樣來判斷。如果覺得適合自己,接下來才是對文章的精讀(方法,樣本量、數據處理等),從而避免無效閱讀文獻,做好閱讀筆記——建議無紙化閱讀。
論文tips:首先,論文的寫作需要坐得住板凳,靜下心來閱讀文獻,尋找到研究的idea。其次,明確論文的結構——“八股文”,按部就班的針對每一個結構來撰寫,語言精練避免贅述。再次,投稿時一定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期刊,避免“懷才不遇、明珠蒙塵”,查詢心儀期刊以往有木有發過與自己撰寫研究方向類似的文章。最后,回復審稿人建議時,要逐條修改,仔細回復、按時修回。
如果你現在是本科生,想要提升這兩種能力的話,比如你想發表論文。我推薦你多多的閱讀文獻,會讀才會寫。先多讀多看,多多的根據你所做的課程設計去搜索相關的資料,去仔細的研究,不要總想著撿現成的。
如果大家有能力或者想提升英語水平,還可以閱讀英文文獻,因為英文文獻你可以閱讀更多更新的前沿資料,同時考四六級或者托福雅思的小伙伴,可以提升你的英文水平。
推薦網站web of science.或者谷歌學術。
其實閱讀文獻有很多小技巧。我們往往不需要通篇的閱讀所有的文字,這樣的話占用你的大量時間,而你可能讀了后面就忘了前面的。
先泛讀,再精度,重點關注摘要、關鍵字、和文章的結論部分等。還要學會挑選好的文獻閱讀,不是“來者不拒”。
鑒于想幫助大家解決文獻閱讀的一些問題,并且告訴大家文獻閱讀的一些小技巧。我們特開設文獻閱讀課來幫助大家更高效的閱讀,同時提升英文水平。
無論你是研究生還是本科生,這門課對你均適用。提升的不僅是你的閱讀能力,同時還提升你的英文能力,一舉兩得。
如果大家正愁無法高效閱讀文獻,無法提取重點,英文文獻還在百度翻譯,沒有快捷之道,那么這門課我很推薦你,千萬別錯過。
關于文獻閱讀的重要性,大家可以看看知乎的這個專欄文章:
https://zhuanlan.zhihu.com/p/105151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