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緒論
元明清文學直接繼承了兩宋文學并且進一步發展。而元明清文學最突出的成就主要表現在通俗文學方面。比如元代的雜劇和明清時期的通俗小說。元代的雜劇主要表現在四大雜劇,相對應的,明清小說,則主要表現在四大名著。這也是我們學習元明清文學的重點。而明清文學,在詩歌散文等方面的成就比不上其在通俗文學上的成就。這一方面的原因我認為是多種多樣的。比如語言語音的變化,直接導致了元明清詩歌創作憑著押韻,等格律上的難度,增大。再加上唐宋詩歌,主要是唐詩宋詞內容包羅萬象,成就極大。到了元明清時期,詩歌創作很難有所創新,絕大多數不過是對前人的模仿而已。在散文方面,則是由于八股取士,對知識分子,散文創作的導向作用,讓大多數知識分子為了迎合統治者對理想知識分子的追求。但盡管這樣,元明清文學的散文的成就是高于元明清詩歌的成就的。元明清散文的成就主要表現在元明清的游記,比如《徐霞客游記》。還有晚明小品文。而元明清詩歌的成就主要表現在明末清初的詞的創作上,主要的代表詞人有朱彝尊,顧貞觀和納蘭性德。然后我再具體說一說元明清文學的貢獻。
二、元雜劇和元散曲
首先元雜劇和元散曲都是在元代新產生的文學形式。正是因為,這是新產生的文學形式因此,產生了大量優秀的作品。比如馬致遠的《秋思》和關漢卿的《竇娥冤》等。元雜劇和元散曲的主要特點就是語言通俗易懂,內容直白貼近生活,充滿人文關懷。這也是整個袁明清文學的特點之一。這些文學作品在滿足日常人們的文化需求的同時,也表現了作者對于封建社會的批判和對封建統治者對于下層貧苦大眾的剝削和迫害的鞭撻。也通過這些作品,表現了自己對于人民大眾的苦難生活的同情,對于理想社會的向往。文學作品不僅有大多數下層知識分子創作,而且也成為了廣大下層知識分子,用來表現自己對封建社會的不公的批判的工具。
另外,元雜劇和元散曲的興盛,也是與元代市民階層和民間通俗文學的發展是分不開的。這一趨勢在北宋中期就開始發展,一直到元代最終確立其不可動搖的絕對主流地位。文學不再單單是讀書人用來搏取功名的手段和工具,更多的也是普通民眾日常文化生活的載體。因為元朝統治者在元朝統治前期一度廢除科舉,讀書人為了謀求生計,就去創作元雜劇和元散曲。
此外,元散曲的成就也很突出,雖然比不上唐詩宋詞。元散曲是一代之文學,不比唐詩宋詞歷經千年而不衰,哪怕現代也頻出佳作。元散曲的產生發展輝煌和衰退都被壓縮在短短百年的有元一代。或清麗溫婉,或恣肆潑辣。或描寫田園風光,或鞭撻官吏貪婪暴虐。像一朵奇葩,又像夜晚劃過天際的一顆流星。
三、明清小說
到了明清時期,主要成就是四大名著的創作。四大名著在文學史上的地位是高于元雜劇的。因為它們的內容更廣,手法也更加成熟,最為重要的是,擺脫了戲曲語言對于文學創作,內容和形式上的束縛,作家能夠更加自由的進行文學創作。同時,四大名著對于近現代小說的創作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而四大名著中,我最了解的是《紅樓夢》,因為《紅樓夢》中的內容相對其他名作來說更加貼近我們的生活,并且《紅樓夢》的語言也非常細膩優美,能夠在人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提高自己對于文學語言的審美能力,受到文學熏陶,提高文學修養。其中我最喜歡的小說中的人物是林黛玉,她是整個封建社會理想女性和知識分子的縮影和代表,是作者著力描摹和刻畫的人物之一。
另外的三大名著也各有千秋。《三國演義》長于對戰爭場面和統治上層謀略描寫;《水滸傳》長于對市井生活和江湖俠士下層民眾的描寫;而《西游記》長于對妖魔鬼怪地府天庭描寫,想象力可謂最為豐富,奇特。但是我還是最喜歡讀《紅樓夢》,因為《紅樓夢》后來衍生出了紅學,成為一大顯學,而其他三大名著則沒有產生一門學問。因為《紅樓夢》創作在這三大名著之后,一定程度上吸收了三大名著的優點和長處,當然是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前提下。比如對賈政等人官場斗爭和皇宮內院后妃爭斗借鑒了《三國》,賈府人們日常生活借鑒了《水滸》,而寶黛前世今生和夢游太虛幻境等則借鑒了《三國》,因此,《紅樓夢》可謂明清小說創作的巔峰!讀一本《紅樓夢》,你幾乎可以看到所有明清小說和近現代小說的影子和精華。所以,《紅樓夢》是元明清小說的巔峰是當之無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