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成長發源地」第714期分享
---- 總第1018期 ----
今天閱讀《人生只有一件事》第3章:轉動的心念。
本章包含了10個小篇章,以下這幾篇我最為有感觸。
有這樣一個場景:你和伴侶一起吃早餐,你說“早安”,他沒有回你的話。你心里可能會產生一些想法,猜想對方是不是不愛你了。想法帶來傷痛,傷痛又帶來評判,你心里投射出一個不真實的對方,使你們的連接中斷。
你因此而被禁錮在受限的自我中,導致沮喪、冷漠和怨恨,激發出破壞性的情緒和行為,而后陷入到惡性循環中。
這樣的場景你曾經是否看見過或者甚至親身經歷過?為什么明明一件小事,就會演變到如此不可收拾?因為傷痛使你盲目,只看見你自己想看的。別人還沒怎么樣,你自己在心里已經導演完了一場大戲。
存在主義哲學家薩特說:“他人即地獄。”
對此,金惟純老師的理解是:你把別人想成那樣,你自己就如地獄;如果彼此都把對方想成那樣,關系就墜入地獄。
殊不知,所有一切,不過是你自己的“執念”,與他人毫無關系。
所以,遇事先放下自己的執念,再與人溝通,你才有可能從地獄中走出來。
學過時間管理的同學都很熟悉這這句話:“時間應該花在重要的事情上。”
那么,什么樣的事情才是重要的事情呢?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也認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影響力很大的事情,很特別的事情。但是金老師說,“發生最多次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比如吃飯、睡覺、呼吸、思考… …
現在終于明白為什么很多修行大師在教弟子的時候,都是先教他們:好好吃飯,好好走路,好好呼吸,好好睡覺。
當然了,好好思考也是至關重要的。金老師把這個思考叫作“念頭”,我們腦海中的每一個念頭都會影響我們的健康,誘發我們的情緒,決定我們的人際關系、事業成績,以及人生的方向和意義。
撒切爾夫人說:“小心你的思想,它會變成你的語言;小心你的語言,它會變成你的行動;小心你的行動,它會變成你的習慣;小心你的習慣,它會變成你的性格;小心你的性格,它會變成你的命運。”
要時刻關注自己的思想,尤其是當事情沒弄好,自己有情緒或者身體感覺不對勁時,都停下來問問自己:“我剛才在想什么?”
養成這樣的習慣,方可時刻覺察自己。
(這一章還有幾篇也很不錯,我很喜歡,明天繼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