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一個人的收藏就養活了
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
他收藏的陶瓷重器中
有2件日本國寶,12件重要文化財
還有一只建盞以1170萬美元
創下世界拍賣紀錄
藏品數量、質量可與
大維德基金會媲美
即使自家公司瀕臨破產
也不愿拆賣藏品
他就是日本收藏家、實業家
安宅英一(1901-1994)
安宅英一(1901-1994)的陶瓷審美,一言以蔽之就是以「精美」為第一準則,是否有高貴的傳承,是否能組成完整的體系,對他來說是次要的。
這令安宅英一的收藏風格與同時代歐美藏家有所不同——不受浮名牽絆,而是從個人的審美出發,以家族雄厚的財力,不惜代價收藏心儀古董。
曾為日本十大商社安宅產業二代掌門人的顯赫出身,自成一派的收藏品位,讓他在國際收藏界名聲大噪。
面對家族企業破產命運,沒有將藏品分散變賣救市,而是讓住友集團牽頭將全部藏品轉贈給大阪政府,建成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的選擇,則讓他成為傳奇。
2016年9月,紐約佳士得秋拍臨宇山人(富田雅孝)專場上,一件南宋建窯油滴束口盞以遠超預估價的1030萬美元落槌,加傭金共117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7800萬元,刷新宋代建盞公開拍賣的世界紀錄。
▲元 龍泉窯青瓷褐斑玉壺春瓶(飛青瓷花生),日本國寶,安宅收藏,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藏
▲北宋/金 磁州窯白地黑花魚藻紋小口瓶,紐約佳士得2018年拍品,成交價折合人民幣約1107萬元,安宅收藏
業界認為,安宅英一畢生收藏的陶瓷重器,在數量與等級上,可與西方最頂級的私人陶瓷收藏大維德中國藝術基金會比肩。
▲著名中國瓷器收藏家斐西瓦樂·大維德爵士(Sir Percival Victor David ,1892~1964年)收藏的汝瓷。他將由宋至清1671件中國陶瓷藏品,捐贈給倫敦大學,取名大維德中國藝術基金會。2009年,將藏品委托給大英博物館在第95號陳列室展出。
安宅英一酷愛收藏,曾在民藝學者柳宗悅(1889-1961)襄助下收集大量從舊時華人家庭散落出的中國古代瓷器。
上世紀50年代前后,安宅英一依憑家族公司雄厚的資金實力,繼續從日本本土或歐美古董商手中挑選購買自己滿意的瓷器。
不同一些歐美大藏家以整體斷代的方式收藏瓷器,安宅則是全然從個人審美角度出發。
▲北宋 定窯白釉刻花牡丹紋瓶(口部缺失),安宅舊藏,現藏于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
正如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前館長伊藤郁太郎所說:“安宅先生收藏文物的時候,最重要的是看那個東西喜歡,看那個東西很美,從美學角度入手,并不過份考慮經濟價值或者文物研究價值。”
這種對美學品質的不懈追求被稱為“安宅品味”,力求藏品具有“靜謐”與“峻烈”感,一種“徹底的完美主義”貫穿始終。
在很多日本藏家眼中,宋瓷求古樸且簡素,尚優雅而含蓄,不以材貴為珍,但重氣韻精神,堪稱中國陶瓷史上的集大成者。
安宅英一的中國陶瓷收藏雖質精類多,幾乎涵蓋陶瓷史上各大著名窯口,但其重心亦是宋瓷,在安宅英一舊藏的2件國寶及12件重要文化財中,宋瓷就占據半壁。
▲南宋 龍泉窯仿官釉貫耳壺,紐約佳士得2018年拍品,成交價折合人民幣約690萬元,安宅收藏
▲南宋 龍泉窯青釉鳳耳瓶,安宅收藏,現藏于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
咨詢購盞
▲北宋 磁州窯黒釉刻花牡丹紋梅瓶,安宅收藏,現藏于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
▲宋 建窯油滴束口盞(傳承:豐臣秀次-西本愿寺-京都六角三井家-若狹酒井家-安宅英一-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
▲南宋 吉州窯玳瑁釉剪紙貼雙鳳紋長頸瓶,紐約佳士得 2016年拍品,成交價折合人民幣約726萬元,安宅英一舊藏,日本重要美術品(于1941年4月9日登記為日本重要美術品;于2015年9月4日注銷該認定)
▲南宋 吉州窯木葉盞,重要文化財,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藏,安宅收藏
安宅英一獨具慧眼,遇到合眼緣的陶瓷重器,不惜一擲千金也要千方百計拿下。
日本傳奇古董商坂本五郎(1923-2016)與安宅英一之間曾保持著極其密切且充分信任的良好合作關系,坂本五郎在拍場上所向披靡、常創造出常人難以想象的天價,而安宅英一則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坂本五郎(1923-2016),日本如今最具影響的古董商號“不言堂”的創始人。他被歐洲人譽為“小拿破侖”,在鮮有亞洲面孔的歐洲拍場上,屢次締造中國瓷器拍賣紀錄。
1970年,坂本五郎獲悉一件精美的南宋官窯瓶將于倫敦拍賣。他抵押房屋后飛赴英國參拍,又值母親去世自己卻因工作原因沒能守在身邊,于是暗下決心定要買下此物以紀念母親。
▲南宋 官窯八方瓶,安宅舊藏,現藏于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
結果這件器物的價格遠超坂本預算,當他與友人仇焱之(1910-1980)二人從3000萬日元熱烈競投至1億日元時,坂本終于放棄競價。
一場生死之戰落幕后,坂本才得知仇焱之是受安宅英一的委托出價,無論多么價值連城,也要將其拿下。
曾經在拍場上叱咤風云,讓坂本五郎都甘拜下風的豪門大鱷安宅英一,卻在泡沫經濟破滅時,遭受公司破產的危機。
然而他沒有選擇將藏品分散高價拍賣救市,而是最大限度保持完整性,經由住友集團寄贈大阪市政府,促成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建成。關于這個故事篇幅所限,后續再詳細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