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全球航天事件
作者:GlobalspaceEvent
2022年8月23日,美國阿耳忒彌斯計劃(Artemis)載人登陸系統(HLS)項目經理麗莎·沃森·摩根(Lisa Watson-Morgan)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月球探測分析小組(NASA’s Lunar Exploration Analysis Group, LEAG)年會上發表演講時表示,最早在2024年執行無人登月演示任務的SpaceX月球星艦不需要與執行阿爾忒彌斯3號載人登月任務時完全相同。
SpaceX載人登陸系統著陸月球表面后的效果圖
SpaceX月球星艦無人著陸演示是載人的阿耳忒彌斯3號任務之前的一次關鍵測試。沃森·摩根表示,
“對于無人演示,目標是安全著陸。
無人演示任務沒有必要與載人演示中使用的是同一類型的星艦。它將只是一個骨架,因為它必須著陸,但它不必起飛。
很明顯,我們想讓它起飛,但首先要求它降落。”
沃森·摩根表示,首次無人著陸將在月球的南極地區進行,但尚未確定具體著陸地點,包括是否是NASA在8月19日宣布的阿爾忒彌斯3號任務將考慮的13個區域之一。選擇著陸點的一個因素是“保護未來的科學”,就是不破壞任何阿耳忒彌斯3號潛在著陸點。
阿耳忒彌斯3號任務13個候選著陸區渲染圖。每個區域約為15×15公里,著陸點位于這些區域內,半徑約為100米
無人登月任務將有機會對月面進行科學研究。這包括發射一套傳感器和成像儀以及可能的有效載荷。沃森·摩根沒有具體說明可能隨行的傳感器或有效載荷類型。
NASA感興趣的有效載荷應該是“不需要大量維護”的類型。但是HLS項目團隊表示,他們希望最大限度地發揮星艦在月球著陸時的性能,并有可能攜帶大型有效載荷。
NASA HLS月面領導洛根·肯尼迪(Logan Kennedy)表示,雖然最初的HLS競標要求中除了2名宇航員外,只需攜帶100公斤的貨物到月面并返回月球軌道,但后來的“可持續”任務將增加到182公斤到月面和160公斤返回,最終目標是1000公斤到月面和返回。
沃森·摩根說,
“我們將利用這項任務中所能做的一切,利用SpaceX系統的規模,盡可能提升到我們可以做到的。
迄今為止,SpaceX一直是HLS的'極好的合作伙伴’,公司與該機構之間有著密切的合作。
SpaceX參與了Artemis 3號著陸點的選擇過程,以確保潛在的著陸區域與星箭兼容。
NASA也有人員,包括宇航員,參觀SpaceX設施,并進行方案審查和硬件測試。
其中包括星艦的一個獨特屬性,即從載人艙到月面所需的電梯。月球星艦是一個非常高的著陸器。它看起來不像我們過去見過的傳統著陸器,所以在心理上很難調和這一點。”
沃森·摩根在會上向科學家們保證,電梯的設計很堅固,稱其具備多故障容錯能力,并且專為在月球條件下運行而設計。
肯尼迪在演講過程中展示了SpaceX為“乘員在環”測試建造的電梯全尺寸模型的圖像,包括宇航員穿著模擬宇航服測試進出電梯的能力的圖像。
SpaceX為“乘員在環”測試建造的電梯全尺寸模型
電梯人在環路測試
著陸器的操作概念包括SpaceX將一艘油庫星艦發射到近地軌道,該軌道器將作為在軌燃料庫;接著由加油星艦發射填補;然后,月球星艦將發射升空,并在近地軌道加注燃料;此后將駛向月球軌道,并在月球的近直線暈軌道(NRHO)等待獵戶座飛船的到來。
阿耳忒彌斯3號任務時序圖
然而,NASA和SpaceX都沒有明確表示星箭登月任務需要多少次發射,這也是去年藍源公司(Blue Origin)抗議SpaceX月球星艦獲得HLS競標任務所爭論的一個問題。
沃森·摩根沒有正面回到這個問題,她表示,
“有多少?就需要多少。這就是我們將推出的數量。”
一旦宇航員完成月面任務,通過HLS回到月球軌道并返回獵戶座飛船后,NASA對HLS任務的要求就結束了。肯尼迪在談到宇航員返回獵戶座飛船后,月球星艦的命運時表示,
“我們不要求SpaceX此后做任何事情。
這將取決于他們自己。”
星艦發燒友制作的SpaceX月球星艦(HLS)的第一次無人驗證飛行演示。主要過程:1、月球星艦發射、超級重型助推器返回;2、加油星艦發射,并完成在軌加油(多次);3、月球星艦進入地月轉移軌道;4、月球星艦進入繞月軌道;5、月球星艦實現月球登陸;6、月球星艦釋放試驗載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