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10、米-10K重型直升機,是前蘇聯(lián)米里設計局研制的重型起重直升機,由米-6發(fā)展而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給予綽號為“哈克”(Harke)。米-10有兩種型別:“哈克”A(米-10或V-10)和“哈克”B(米-10K)。
米-10與米-6之間可以互換的部件包括:動力裝置、傳動系統(tǒng)及其減速器、自動傾斜器、旋翼、尾槳、操縱系統(tǒng)和大部分設備等。在3000米高度和海平面標準大氣+40℃條件下,發(fā)動機功率保持不變。用一臺發(fā)動機可保持水平飛行。全部導航設備和自動駕駛儀均可全天候工作。
早在1961年,第329廠就已經(jīng)做出了系列生產(chǎn)米-10直升機的決定。不過,這個決定的實施一直向后推遲,而推遲不僅僅是因為技術方面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推遲生產(chǎn)是因為軍方對直升機載導彈系統(tǒng)興趣的降低。
不過,1964年3月5日,生產(chǎn)米-6直升機的羅斯托夫第168廠開始生產(chǎn)米-10直升機,其工廠代號為“伊扎爾60”.當時,這家工廠的廠長由D.M.丘馬琴科擔任。第168廠花了半年的時間生產(chǎn)了第一架米-10直升機。
米-10“哈克”A1958年2月開始研制,1960年首架原型機開始試飛,1961年第二架原型機在土希諾機場舉行的航空節(jié)上首次公開展出。米-10和米-6在座艙窗口線上部幾乎是相同的,但米-10機身的高度明顯降低,尾梁下沉,使得變平的下表面一直延伸到尾部。米-10沒有米-6那種固定短翼。
長長的尾梁,超高的起落架支柱,機頭下方的吊運操作員艙,讓它看起來非常特別。
米-10采用了高的長行程四點式起落架,主輪距有6米多,滿載時機身下表面離地高度達3.75米,因而可以使直升機滑行至所攜帶的貨物上面,便于運送龐大的貨物,如建筑物的預制件。機身下面可裝輪式載貨平臺,平臺由液壓夾具固定,液壓夾具可在座艙內(nèi)或用手提控制臺操縱。如不用載貨平臺,用液壓夾具可起吊長20米,寬10米,高3.1米的貨物。座艙內(nèi)可裝載附加貨物或旅客。
許多奇怪的元素組成一個完整的非常有辨識度的直升機,確實給人留下這樣的印象。
米-10直升機擁有一套完整的閉路電視系統(tǒng),可以對直升機的情況進行監(jiān)控,當進行貨物運輸?shù)臅r候,還可以對吊掛的貨物進行觀察,方便貨物的起落和接地。機艙內(nèi)配備了加溫的設備和氧氣設施,當來到較寒冷或者是空氣稀薄的地方就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機艙的內(nèi)壁還可以配備28N可以折疊的座椅,供乘客休息,不用時可以拆除,進行貨物運輸。閉路電視系統(tǒng)帶有可從機身后部下面向前掃描和通過吊掛艙口向下掃描的攝像機,可用來觀察貨物和起落架,以便參考接地。
筆者將自己的 SUV 停到它的旁邊,這樣大家可以直觀感受到它的外形尺寸。老實說,它比小時候想象的要小一些。
米-10K“哈克”B和米-10類似,1966年3月26日在莫斯科首次公開展出。該型在設計方面作了一些改進,降低了起落架的高度,尾梁更細。該型僅適于吊掛貨物。
米-10K只有2名駕駛員操縱。前機身下面有一個吊艙,內(nèi)設整套的飛行控制裝置和面向后的座椅。懸停時由吊艙中的1名駕駛員操縱直升機,同時,對裝載、卸載和起吊等視界不會受到限制。
米 -10K 起重直升機的米 -10 直升機的民用型號。蘇聯(lián)軍方希望用米 -10 吊運帶有核彈頭的彈道導彈,但很快又對這種直升機載導彈系統(tǒng)失去興趣。并且由于米 -10 與之前的米 -6 相比,沒有任何的特殊優(yōu)勢,因此蘇聯(lián)軍方曾經(jīng)一度停止它的批量生產(chǎn)。
不過,很快他們意識到除了蘇聯(lián)軍隊需要這種重型直升機運送導彈系統(tǒng)之外,國內(nèi)還有許多巨大的建筑工地需要空運各種貨物。
米-10K的最大吊掛載荷初始時為11100千克,但預計采用Д-25BФ渦輪軸發(fā)動機后增加到約14000千克,Д-25BФ發(fā)動機的單臺功率為4848千瓦(6590軸馬力)。
據(jù)說米-10和米-10K大約共交付55架,1971年曾暫時停產(chǎn),1977年又恢復短期小批量生產(chǎn)。大多數(shù)米-10已逐漸被新研制的米-26重型運輸直升機取代。
隨后,在米 -10 的基礎上改裝出米 -10K 民用型起重直升機,與軍用型號相比,米 -10K 采用了縮短的起落架支柱,并且取消了載運平臺。
旋翼系統(tǒng)除旋翼軸向前傾斜45度,此外,其它均與米-6的相同。
尾斜梁起垂尾作用。平尾裝在靠近尾斜梁處,安裝角可調(diào)。
機身傳統(tǒng)的全金屬鉚接半硬殼式結構。
于是,米 -10K 這種特殊的起重直升機終于誕生了。它可以運輸 3000 千克的物資,或者吊運 11800 千克的貨物。
就是這樣一架性能突出的起重直升機,米 -10K 駕駛艙卻非常簡單。駕駛艙專為三人機組設計,前排是兩名飛行員,左后方是一名飛行機械師。
粗壯的操縱桿,顯得非常粗糙。
操縱桿和舵桿看起來與輕型直升機沒有什么區(qū)別。儀表盤是黑色的,與其他藍綠色儀表盤有很大不同。
駕駛艙下方就是外部吊運操作員艙,這個小型控制艙也擁有完整的飛行控制系統(tǒng)。
最近,這架米 -10K 還進行了發(fā)動機試車,所以機艙內(nèi)還有很濃的航空煤油味。
機艙內(nèi)的副油箱,在提高直升機航程和滯空時間的同時,還能夠保持飛行阻力不變。
機艙靠后的位置,就是絞盤懸掛系統(tǒng)。
令人驚訝的是,如此簡單的連桿設計居然可以吊運 12 噸的貨物。
長長的尾梁內(nèi)部,頂部就是驅(qū)動尾槳的傳動軸。有趣的是,米 -10 系列直升機的尾槳居然是木制的。蘇聯(lián)時代,列寧格勒有專門制造木制旋翼的工廠,蘇聯(lián)解體后,相關的生產(chǎn)也就停止了。因此,相關的生產(chǎn)技術已經(jīng)丟失。因此現(xiàn)在的米 -10 要想檢修,只能在庫房內(nèi)找備件,或者從其他停飛的直升機上拆卸。
此前在一個機場拍攝到的已經(jīng)拆解的米 -10K 起重直升機殘骸,隨著涂層風化,可以看到 CCCP 字樣。
外形尺寸
旋翼直徑35米
尾槳直徑6.3米
旋翼尾槳中心距21.24米
機長(旋翼和尾槳轉(zhuǎn)動)41.89米
機身長度32.86米
機身下表面離地距離3.75米
機高7.8米
主輪距(減震支柱中心線間距)5米
前主輪距8.74米
載貨平臺
長×寬8.53米×3.54米
空勤人員艙門
高×寬1.35米×0.78米
離地高度3.91米
貨艙門
高×寬1.56米×1.26米
離地高度1.82米
座艙地板的艙口直徑1米
內(nèi)部尺寸
座艙
長×寬×高14.04米×2.5米×1.68米
容積約60米3
面積
旋翼槳盤962.1米2
重量及載荷
空重24680千克
最大燃油重量(帶轉(zhuǎn)場油箱)8670千克
載貨平臺上的最大載重(包括平臺)15000千克
最大吊掛載重8000千克
起飛重量(吊掛貨物時)3800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43700千克
最大槳盤載荷0.39千牛/米2(39.5公斤/米2)
性能數(shù)據(jù)
最大平飛速度(最大起飛重量)200公里/小時
巡航速度(空重)250公里/小時
實用升限3000米
航程(載貨平臺載重12000千克)250公里/小時
轉(zhuǎn)場航程79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