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醒紅樓
丁香 在 2011-4-3 下午12:47 發表于
細品紅樓 紅樓藝苑
紅樓夢易碎,風月債難償。千紅一哭,催落多少傷心淚;萬艷同悲,惹碎幾多赤子心。每讀一次必有所悟,這就是中國文學史上耀古卓今的《紅樓夢》!讀一卷《紅樓夢》,便好似經歷一世繁華榮辱;讀一次《紅樓夢》,便好似親歷一世愛恨情仇。閱得盡的文字,讀不盡的深意,真不愧是曹雪芹老先生"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的心血!
曾經遍覽《紅樓夢》四次,每次讀完都有全新的理解與感悟。
首次讀《紅樓夢》是受姐姐的影響,年紀尚小的我只是抱著一份好奇心,像看故事一樣去讀的。那時很多地方都看不懂,便將注意力放在理清人物關系上。如此讀完后,腦子里滿是書中各色人物的影子,每個人都個性鮮明與眾不同。對作家來說,塑造一個或幾個形象鮮明的人物并非難事,但在同一部小說中,同時塑造兩百多個性情各異的人物,且刻畫得惟妙惟肖、各具情態、栩栩如生卻絕非易事。這足見曹老先生,閱人之多,歷世之廣。
眾所周知,《紅樓夢》中的人物形象堪稱經典,給讀者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幾百年來,黛玉葬花、湘云醉臥、寶釵撲蝶等,成為多少文人畫客創作的靈感。縱是時至今日,人們依然在為林妹妹和寶姐姐誰是更好的結婚對象而爭論。可見紅樓夢中人已不單是小說中的人物,他們已活在世人的心中。
曹老先生最善于抓住細節來突出人物形象,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不是人物性格的體現。劉姥姥進大觀園時鳳姐和鴛鴦捉弄她:
"鳳姐偏揀了一碗鴿子蛋放在劉姥姥桌子上。賈母這邊說聲'傳',劉姥姥便站起身來,高聲說到:'老劉,老劉,食量大如牛,吃個老母豬,不抬頭!'說完,卻鼓著腮幫子,兩眼直視,一聲不語。眾人先是發怔,后來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齊哈哈大笑起來。湘云撐不住,一口飯都噴出來;黛玉笑岔了氣,伏著桌子哎喲;寶玉早滾到賈母懷里,賈母笑的摟著寶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著鳳姐兒,只是說不出話來;薛姨媽也撐不住,口里茶水噴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飯碗都弄迎春身上;惜春離了座位,拉著他奶母叫揉一揉腸子;無一個不彎腰曲背的,也有躲出去蹲著笑的,也有忍著笑上來替姊妹換衣裳的,獨有鳳姐、鴛鴦二人撐著,還一直讓著劉姥姥進餐。"
瞧瞧,就是在眾人哄堂大笑之時,曹老先生也不忘體現各人的性格,一人一種笑態:湘云不是豪爽嗎,就叫她笑得毫無節制。黛玉不是病弱嗎,便讓她笑得嬌弱拘謹。寶玉即使笑也不忘撒嬌。王夫人則笑著指責鳳姐,不失當家太太的身份。薛姨媽"撐不住",卻又不同于史湘云,一口茶只是噴在晚輩的探春身上,失態而未失禮。介于身份,奴仆們就只能忍著躲出去蹲著笑。不愧為大師,寥寥數筆卻使眾人情態各顯,妙處橫生,令人不得不嘆服。
寶玉作為紅樓中第一重要的人物,這里不得不特別談談。在世俗眼光中"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于國于家無望"的賈寶玉何德何能竟成為《紅樓夢》的主角?依我淺見,原因無他,只因他對女性的尊重令曹老先生對他青眼有加。
堂堂七尺男兒,不屑功名利祿,只喜在內幃廝混,世人只當他是情癡色鬼,殊不知他只是真心憐惜女性尊重女性。常常為他的那句"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兒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便覺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的話而感動。在有著幾千年男尊女卑傳統的中國,公然發表男兒不能與女兒相比的言論的,寶玉無疑是第一人。別人說寶玉"沒氣性,連毛丫頭的氣都受。"我說這是他把眾女兒當做平等的人并尊重她們的表現。他尊重女性,故而愛紅,原意受她們的氣,為姐姐妹妹們似癡如狂。
無怪乎集天地靈氣與一身的林妹妹鐘情于他矢志不渝,他二人實為同道中人,有著同樣的癡念。黛玉素來多心小性,人都道是因她年幼失怙自小孤弱又背井離鄉寄人籬下所致,殊不知她的多心與小性實為她與這污濁俗世的抗爭。她不爭虛名實利,只求女性能得到應有的尊重。她深知世人不可能改變男尊女卑的封建倫常,但她依舊不管不顧追求平等的戀愛。
再讀《紅樓夢》已是高一的事了,那時有了對人物的認識做基礎,對小說也有了更深的理解?!都t樓夢》明寫不被世俗接受的愛情,實寫封建家族的興衰沒落,反映封建社會的腐朽黑暗,暗射這樣的時代終會衰亡。
在為寶黛愛情悲劇惋惜的同時,也清醒地認識到這是時代的必然。小說第五回中有判詞云:
為官的家業雕零,富貴的金銀散盡。
有恩的死里逃生,無情的分明報應。
欠命的命已還,欠淚的淚已盡:
冤冤相報自非輕,分離聚合皆前定。
欲知命短問前生,老來富貴也真僥幸,
看破的遁入空門,癡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
這足以說明寶黛的愛情悲劇、迎春悲慘的婚姻、寶釵少年守節、湘云年少守寡,無不是那個黑暗腐朽的社會一手導演的悲劇。萬艷同悲是時代的產物,也是那個時代走向湮滅的兆示。
賈府中的人情世故,實是整個社會的縮影。元春省親,代表的不僅是賈家的繁華,更反映了統治階級的窮奢極欲;賈雨村的大起大落官場沉浮,不正召示了官場的腐敗嗎?尤二姐吞金自逝,以慘烈的死痛陳女性受到的迫害,令人痛心的是尤二姐的悲劇不僅來自異性的壓迫,更有同性間的殘害。賈家繁榮的表象掩蓋不了窮途末路的悲愴,而"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說的只是一個家族嗎?黑暗腐朽的封建社會何嘗不是強弩之末?
說到這里,不由想起曾困擾我的一個小問題:曹老先生為何要從女媧補天的故事寫起呢?"難道僅因"于國于家無望"的寶玉就像"無材可去補蒼天"的那塊頑石嗎?
女媧造人補天雖不是開天辟地,但其令天地煥然一新重現生機的造化之功遠勝盤古。曹老先生用此典作引子,是否在暗示這是一個破舊立新,在死氣沉沉的社會中找尋一線生機的故事呢?我不敢妄揣他老人家的用意,但《紅樓夢》一書的思想、內容,無不是推陳出新不同俗流。書中所反映的黑暗社會不正如上古之時殘破的天嗎?而寶黛二人追求真愛所做的努力不正為腐朽的俗世平添一線生機了嗎?
三讀《紅樓夢》時正趕上高三復習古詩詞鑒賞,目光自然就轉移到小說詩詞上。整理出紅樓詩稿后,不禁感嘆曹老先生才情之高,常言道"詩言志",詩詞多為作者抒情達意之言,故而是作者性格的反映。譬如李太白之瀟灑、杜子美之沉郁、蘇東坡之豪放、李易安之婉約。紅樓夢中會吟詩填詞者甚多,僅大觀園中便有瀟湘妃子、蘅蕪君、枕霞、焦客、寶琴之流。人人性情各異,個個才情不一,曹老先生以一人之才思,寫眾人之詩實非易事!
《紅樓夢》不愧為文學寶庫,其中詩、詞、歌、賦、楹聯、匾額無所不包。縱是酒令燈謎也暗合各人身份、性格、才情。
同是詠海棠,黛玉道:"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道盡花之風流,人之高潔。湘云卻是"蘅芷階通蘿薜門,也宜墻角也宜盆"般的隨遇而安;同是頌菊花,在黛玉就是"毫端蘊秀臨霜寫,口角噙香對月吟。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的自艾自憐。寶釵卻是"念念心隨歸雁遠,寥寥坐聽晚砧遲。誰憐我為黃花瘦,慰語重陽會有期。"的豁達;同是訴柳絮,黛玉悲吟"嫁東風春不管,憑爾去,忍淹留"。寶釵卻高歌"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
說到《紅樓夢》里的詩,有兩首不得不提。一首是林妹妹的代表作:《葬花詞》。
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凈土掩風流。
質本潔來復潔去,不教污淖陷渠溝。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濺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改,花落人亡兩不知!
吟的是落花,訴說的卻是黛玉悲慘的命運。將黛玉孤苦無依的身世之感和她對未來的絕望盡皆吟誦了出來。黛玉清醒地意識到,如花的青春終會像落花一般凋零,自己孤苦無依寄人籬下,將來不知道能不能得善終。由此引出了她"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的悲嘆。而像她這樣孤高傲世,超凡脫俗的奇女子,自當"質本潔來復潔去",怎忍心任其"污淖陷渠溝"!因此當愛情的夢想幻滅時,她毅然選擇了離開這污濁俗世??上?,縱是靈秀如斯、貌美如斯、才高如斯的林妹妹,也終不免"一抔凈土掩風流"!
另一首則是薛寶釵的螃蟹詩:
桂靄桐陰坐舉觴,長安涎口盼重陽.
眼前道路無經緯,皮里春秋空黑黃.
酒未敵腥還用菊,性防積冷定須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單就文字來說,這首詩頗具諷刺意味。頷聯借螃蟹揭露賈雨村等一干鉆營世故的官場小人,仗勢橫行恃強凌弱之丑陋行徑。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那些弄權者橫行得一時橫行不了一世,最終不會有好下場。就像不可一世的螃蟹,再怎么橫行霸道最后還不是成為人們腹中美餐,只換來世人"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的譏諷!
但若聯系薛寶釵的思想性格來看,以上說法似又說不通。我們都知道,在《紅樓夢》中,薛寶釵一直是封建思想的衛道夫,她不僅不討厭經濟仕途之道,還屢屢勸寶玉關心經濟學問,多跟賈雨村等官場中人結交,將來尋一個好出身,光宗耀祖,封妻蔭子。由此可見,她詩中所指很可能另有其人。至于到底諷刺的是誰,相信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這里我就不多言了。
紅樓夢中還有許多好詞佳句,如: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時逢三五便團圓,滿把晴光護玉欄.
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
寶鼎茶閑煙尚綠,幽窗棋罷指猶涼;
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
等,莫不膾炙人口。
最近閑來無事,見校園里花開花落,不禁想起黛玉葬花的畫面,于是再次翻閱《紅樓夢》。此時心境與以前大不相同,感受自然也不一樣。以前看時,自己好像進入書中,心為書中人而系,情為書中事而牽。想著湘云醉臥的嬌憨之態,不禁啞然失笑;看到鳳姐借刀殺死尤二姐便勃然而怒;見黛玉含悲仙逝不由得黯然神傷。而今,也許是經歷的事多了,不再輕易為書中人事所動,只做一個冷眼旁觀的局外人。坦然地看著官場中的趨炎附勢、家族間的爭權奪利、家庭中的勾心斗角。是心變得麻木了么 ?不是,是人變得成熟了。
現在想來,曹老先生將此書命名為"紅樓夢"原來是大有深意的。縱紅樓一夢再奢華,那也是別人的生活別人的夢,何況夢終究會醒,我們不可能也不應該永遠做別人的觀眾。不管浮生是否如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都應該認真地過好自己的生活,創造屬于自己的繁華,不是嗎?雖說紅塵如夢,但并不是所有一切都是過眼煙云。只要用心活過、努力奮斗過、真心愛過,總會在蒼茫人世留下些痕跡的。一如綺麗奢華的"紅樓夢",即使幻滅了也牽動無數后人的心,引得世人百年哀嘆!
歡迎光臨木柳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