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蒼不會讓所有幸福集中到某個人身上,得到了愛情未必擁有金錢;擁有金錢未必得到快樂;得到快樂未必擁有健康;擁有健康未必一切都會如愿以償。
保持知足常樂的心態才是淬煉心智、凈化心靈的最佳途徑。一切快樂的享受都屬于精神,這種快樂把忍受變為享受,是精神對于物質的勝利,這便是人生哲學。
【感悟】我們總是會去羨慕他人,覺得自己的生活一地雞毛,太難了!甚至會生出羨慕嫉妒恨,看完楊絳先生的這段話,你有沒有一種被打開的感覺呢?
原來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不容易,生活中就是充滿了艱難險阻,坎坎坷坷,我們付出極大的努力,只是為了過好普通人的生活。
“上蒼不會讓所有幸福集中到某個人身上”,我們在看風景的時候,也別忘了,自己也是別人眼中一道靚麗的風景!
所以保持樂觀精神,楊絳先生86的時候唯一的女兒永遠離開了她,兩年后鐘愛一生的錢鐘書先生也離世,她依然保持樂觀,筆耕不輟,直到100多歲。
尤其在這個充滿不確定的后疫情年代,我們要相信大環境一定會變好,我們要做的就是保持樂觀,經營好自己的小環境,早起、讀書、鍛煉身體……
2、少年貪玩,青年迷戀愛情,壯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人壽幾何,頑鐵能煉成的精金,能有多少?
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后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
【感悟】如果你一直活在別人的眼光里,活在別人的價值觀里,不敢正視真實的自己,不敢做自己,請把這句“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牢牢記住!
無論我們這一生的經歷是怎樣的,風光、落寞、平凡還是庸庸碌碌的,最后那個時刻到來的時候,都是要你自己獨自去面對。
與其到最后來后悔沒有為自己活過,不如從現在開始勇敢地做自己,活出自己的價值,告訴自己:你沒有那么多觀眾!
3、所謂窮,無非是指不置辦家產,自食其力。自食其力是沒有保障的,不僅病不得,老不得,也沒有自由支配自己的時間,干自己喜歡或專長的事。
【感悟】這個后疫情時代,如果能夠自食其力,小編就要為你點贊了,這種不確定性,讓太多的人還不起貸款,征信受到了影響。
前面講到在這個不確定的年代,我們要去努力尋找確定性,把自己活成確定性,才能在不確定性中抓住機會。
希望我們都有能力自由支配時間,能夠做自己專長或喜歡的事。
4、父親說,沒什么該不該,最喜歡什么,就學什么。我卻不放心。只問自己的喜愛,對嗎?我喜歡文學,就學文學?愛讀小說,就學小說?父親說,喜歡的就是性之所近,就是自己最相宜的。
5、惟有身處卑微的人,最有機緣看到世態人情的真相。一個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傾軋排擠,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潛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感悟】在低谷的時候,就是磨煉自己的時候,這個時候你能看見人性,也能生出勇氣。
比如有人在低谷的時候,需要幫助的時候,才知道身邊哪些人是真心朋友。
就像《了不起的蓋茨比》里面,蓋茨比死后,往日追捧他的人全部不見了,這些人就是唯利是圖的烏合之眾,再多也不能稱之為朋友。
6、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簡樸的生活、高貴的靈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感悟】楊絳先生一生淡泊名利,簡樸生活,錢鐘書先生在世時,她就一直做賢內助,生活上無微不至的照顧,事業上她總是錢鐘書先生的第一位讀者。
錢鐘書先生說她是:最賢的妻,最才的女!一生從容淡定,對家庭盡了應盡的責任,活出了女人最美的樣子。
7、你的問題主要是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感悟】一次有一個年輕人,感覺自己特別煩惱,諸事不順,很是沮喪,于是向楊絳先生求教。
楊絳線生就對他說:你的問題主要是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楊絳先生從小就特別喜歡讀書,她說:你讀過的書,遇過的人,扛過的事,構成了自己的人生格局。
讀書可以讓我們的認知得到提升,認知會決定思維,思維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結果。
你要一個好的結果就要先改變認知,認知是因。我們常常像個神經病,每天做著同樣的事,卻滿心期待一個不一樣的結果出現。
對于普通人來說,讀書是提升認知最快捷的方法,不用花費太多,你就能從一本書中學到,作者的思想精華甚至畢生所學。
8、歲月靜好是片刻,一地雞毛是日常。即使世界偶爾薄涼,內心也要繁花似錦。淺淺喜,靜靜愛著。深深懂得,淡淡釋懷。望遠處是風景,看近處才是人生。唯愿此生歲月無恙,只言溫暖不語悲傷。
【感悟】“歲月靜好是片刻,一地雞毛是日常。”這句話非常智慧地,道出了人們的日常生活。
哪怕是片刻的歲月靜好,也好好地去享受當下吧!比如我們的晨讀和公益共讀,只要你全身心投入,你就可以靜下來,去感受陪伴的溫暖,成長自我。
9、希望的事,遲早會實現。但實現的希望,總是變了味的。
10、走好選擇的路,別選擇好走的路。
【感悟】好走都是下坡路,如果此刻你覺得走得特別辛苦,恭喜你,你正在走上坡路!
選擇好走的路,也許現在輕松愉快,但未來一定會會走越狹窄。趁著年輕,趁著還來得及,我們勇敢迎接挑戰吧,為了那一個了不起的未來!
??認識楊絳先生
2016年5月25日,凌晨1點,在協和醫院中國最后一位被稱為先生的女性去世,享年105歲。
她就是楊絳先生!
她的丈夫是“民國第一才子”錢鐘書,代表作是《圍城》,《圍城》扉頁上的那句話:在城里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就出自于楊絳先生。
錢鐘書先生曾這樣評價她:她結合妻子、情人、朋友三者的身份于一人,她是最賢的妻,最才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