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里先祝大家新春快樂,萬事如意。
接著上回繼續講,上次講到電影中的男女主角最終相互攻擊了一番,撂下一堆狠話,看似要分手了。
男主其實已經后悔了,畢竟男生才是容易沖動的生物,那些發火造成的后果其實自己根本沒去預想,再加上認為邏輯在自己這一方,當看到女主角也發火的態度時,自然很懵逼。
然后兩人在這一刻的應對方式很有意思,女生躺在家里的床上,應該是在認真思考,而男生則出去找朋友喝酒,和當酒保的朋友聊了一番。越聊越郁悶,越聊越氣憤……
看這句臺詞,正應了一句話,有時候女生的話在男人那里就是該信的時候不信,不該信的時候越信……
喝酒回來之后,男主角最終不想當那個認錯的人,也沒進房間,自然而然地將沙發當成了自己的床,第二天更是越想越氣,在這個時候既然反抗女主角就要反抗到底,便將女主角之前一直不同意買的臺球桌買回了家,還找了幾個朋友一起來打,在女主角面前凸顯自己的反抗勝利了!
之后女方也忍不住了,找自己的閨蜜商討,閨蜜說的話還是很有道理的。
第一句話其實相當正確,男性在感性涌出來之后,基本就是個孩子,在處理情感問題時,女性有失算,但很少會不計算。但男性則容易根本不計算自己所作所為的得與失以及影響。
然后實際不是因為錢等物質條件和女生能長久交往下去的男生通常原則性較低,因為原則性太高的男女都是很難與人相處的,有原則不是不好,但是過度有原則的人其實才是真正任性的人。
男主角示威之后,真正的戰爭現在才開始。
在保齡球館,男女主角都參與的保齡球隊有比賽,據說男主角很重視這個保齡球隊,就算有女主角來參加,男主角也還是來了。但女主角這時慫恿所有的朋友將男主角孤立起來,將他踢出了隊伍,這個羞辱其實非常不理智,后來女主角的閨蜜都說她了,覺得她這么做有問題。問題在這兒,其實男女交往,通常更了解另一方的人是女方……而在吵架時,這份理解如果轉化為攻擊性,那可是非常傷人,女性一句就能激怒男人,不光因為男生容易沖動,還因為女生確實能把理解化為利劍,直戳男生的軟肋。
這也是很多人不愿把自己過多透露給別人的原因,因為當別人理解你時,那你的弱點也就暴露了。
男生在受到這樣的羞辱之后,通常不會感覺生活很糟糕,而是極為氣憤,想要報復回去,女主角希望男生想到,生活中沒有女主只會越來越糟糕的期盼落空了。
兩人繼續相互攻擊了一段時間,女主角做了一件非常不理智的事情,就是希望用和別的男人交往的假象來刺激男主,希望男主回心轉意。
這是一步壞棋中的壞棋……
因為男主已經不是二十歲出頭,單純、純情的小伙子了,他已經三十多歲了,經歷了很多了,他會用一些方法來讓自己逃避消極,而這些逃避的方法通常都不太好……
結果在一次假裝約會回家之后,女主發現男主居然和好幾個脫衣舞女在家里打牌然后脫光了狂歡……
這在西方社會,你也很難說男主在道德上有什么問題……畢竟兩人已經分手了,而男主認為女主去和別的男人約會上床了,自己找幾個脫衣舞娘來消解痛苦也是正常的。
女主角這個方法如果用在二十歲左右,沒什么經驗的男生身上應該不錯,但可惜她也不懂男人的成長根本不是能夠承受更多的痛苦,而是學會用一些特殊的方法來讓自己逃避,因為如果那是真情,什么樣的承受能力都是瞎掰而已。
而男主角干出這樣的事情,還被女主角看到了,其實一切已經無法挽回了,女主角反倒變得平靜了,男主愈發后悔,變得想要主動挽回女主。
這里男生一定要吸取經驗,女生激烈,說明她還在乎你,冷靜了就完蛋了。
但這里女主其實還是對男主有情,給了男主最后一次機會,可惜男主角也沒有抓住,女主徹底地失望了,而看到女主的哭泣,男主角意識到有問題,但依舊不太能理解很多東西。
最后兩人分開,男主用了成長過后學到的另外一種方法來讓自己脫離痛苦,“工作”。最終女主去了歐洲,男主和自己的兄弟將買賣做大,當女主角回來時,兩人偶遇在街頭。
實際上,有些自我中心的男主確實在說話和談吐間比別的男人有魅力太多了,電影里這么多男性角色實際能逗女主笑的只有男主一人,兩人簡短的談話似乎又產生了火花,留給了觀眾無限遐想。
相當優秀的愛情喜劇,有笑、有反思、有希望,就講到這里吧,再次祝大家新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