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是唐末、宋初時期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題材為主,儒、道教造像并陳,是著名的藝術瑰寶、歷史寶庫和佛教圣地,有"東方藝術明珠"之稱。80年代的大足石刻,還養在深閨人未識。1980年,法國攝影師布魯諾·巴貝(BrunoBarbey)來到了大足時刻,留下了這樣一組珍貴的老照片。當時大足石刻所在的大足縣還是屬于四川省。
大足石刻是縣內102處摩崖造像的總稱,其中75處列為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有寶頂山、北山、南山、石門山、石篆山;市級有尖山子、妙高山、舒成巖、千佛巖;縣級有峰山寺等66處。
1997年,重慶設立直轄市,四川大足時刻也就成了重慶大足石刻。1999年12月1日,大足石刻的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五處摩崖造像,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這也是我國的洞窟石刻類遺產在1987年莫高窟之后的第二次入選。看到這些照片,不能不說大足石刻這個東方藝術明珠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絕對是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