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表心電圖是反映心臟電活動的一項基本檢查,其圖形包括P波、QRS波和T波等。其中,QRS波是由Q波、R波和S波組成的一個綜合波群。在不同的心電圖導聯(如Ⅰ、Ⅱ、Ⅲ、aVR、aVL、aVF、V1至V6等)上,可表現為QR、R、RS、RSR、QRS等多種類型。正常情況下,在某些導聯上不會出現Q波,一旦出現則稱為“異常Q波”或“可疑Q波”。若其振幅與寬度符合某些標準,臨床上可稱其為“病理性Q波”。
圖 心電圖波形定義
心肌梗死患者一般均有典型的病理性Q波。即使心肌梗死治愈,其Q波依然會長期存在。那么,既往沒有心肌梗死的患者,心電圖一旦發現異常Q波應該怎么辦呢?
首先,應仔細回憶或了解病史,看看最近或以前是否曾出現過缺血性胸痛癥狀,如胸骨后壓榨樣痛或緊縮感、胸悶、脖子發緊等,尤其是持續時間超過半小時者。有典型缺血正在者應進一步檢查排除是否曾發生過心肌梗死。另外,還需要了解有無導致異常Q波多其他疾病如預激綜合征、肥厚型心肌病等。
第二,應請專科醫師分析心電圖上異常Q波的特征(所在導聯、是否有定位意義、振幅和寬度等),并排除傳導阻滯、電極錯接等。患者應盡量提供以前做過的心電圖,這對醫師進行分析判斷極為重要。另外,對于某些特定導聯的可疑Q波(如胸前導聯V1至V3),有時還需要加做上一肋間或下一肋間心電圖,以排除假性心肌梗死。
第三,對于近期有過類似胸痛癥狀者,尤應警惕心肌梗死,必要時還需要抽血查心肌酶學、D-二聚體等。高度懷疑心肌梗死者可能還需要住院接受進一步檢查治療(如冠狀動脈造影等)。
第四,最近曾接受超聲心動圖、冠狀動脈CTA、核素心肌顯像等檢查,對于判斷異常Q波具有重要價值。就診時務必要帶上相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