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生一桌娃、天天跑辦公室與開不起來的郵局
鄉村故事—執念
看到一篇文章,講四川一村民,堅持“存錢不如存人”的執念,15年里先后生育11子女,大的一十九,最幼剛會走。全家陷入赤貧,子女沒過個好日子,長女更是進入精神病院。個別子女性子執拗,不講理,讓周圍鄰居天怒人怨;男主人主業變成了“天天跑政府”,長期信訪,使當地部門避之不及。最終在2017年,男主人酒后殺害同族叔叔,鋃鐺入獄。一家人無法生存,當地政府不得不展開救濟。像這樣,生娃越生越多、長期信訪、執著生個男娃的,我也見過。“我要生一桌”
老蛇這人倒沒啥,跟周圍人關系還算融洽,只是在國策前,家家一娃、倆娃的小鎮來說,老蛇子女眾多,不得不說是一個特例。都是農民,老蛇家經濟狀況并未多好,反倒是子女太多,只能就近打工,兩口子日夜操勞。前幾年,老蛇積勞成疾,沒活過六十歲,也沒實現生一桌的愿望。天天跑辦公室
不是不想再生,是龍大娘已喪失這個功能,再也生不出。在當年政策收緊之時,各種罰款之類的事兒層出不窮,沒錢的拉走糧食,糧食不夠豬來湊,有牛有羊也行,反正不能讓人空手回去,至少能抵得了罰款為止。各種情況交織,龍大娘后面就經常去鎮辦公室,討個說法。撒潑、打、鬧,跟四川那位村民的方式差不多,只不過,龍大娘基本上還是自己一個人去。開不起來的郵局
家里面生了好些女兒,一些送了人,僅留了三個在身邊。大女兒都成年后,大梅年齡也大了,終于生了男娃,實現當“太梅”愿望。她家開著郵局,方圓幾十里,全鎮幾萬人對外溝通,全靠這家郵局。那些年,國策管得緊,公職人員,是不能超生的,超生直接崗位除脫。但大梅家就有這個本事,崗位不落,生娃照做。千禧年之后,政府各項運作都逐步規范,郵政代辦點也想規范。于是在鎮上建起了正式郵局,當然包括郵政銀行。鎮上的金融需求市場挺大的,幾萬人的鎮,在外務工、求學占了一大半,資金往來不少,而鎮上僅僅有家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市場明顯未飽和。
大梅老公做郵寄的事情,全鎮收發郵件都在大梅家。依靠這壟斷關系,大梅撿了個寶,在家做起生意來。東西貴與不貴,東西多與寡,已記不得。只憶起小時候,去他家打煤油,被訓斥得體無完膚的尷尬。你總會記得,郵局有位頤指氣使,屁股翹上天,但有事你不得不跟其打交道的人。在得到兒子后,大梅更是囂張。只是,在有電話的時代,沒多少人再非她家不可了。幾年后,大梅的脾氣有所好轉,好似生了兒,執念已解,有個圓滿結局。后來,大梅把生意遷到街道中心十坪站,生意做大了些,人也愈來愈隨和。后來,經過幾次開業與倒閉,鎮上的終于開了家郵政所,牌子上寫著郵快超市,門外有個ATM。里面有沒有銀行,大梅他老公是否還在這里上班,就沒進去看過了。天造地設人和場——有沒有回望的時間再看我一眼
浮圖關的牌坊:錫大人自立牌坊,姚道臺百姓封神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