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弟衣錦還鄉,一路慷慨解囊,卻花光了我8000塊,把我氣得捶胸頓足,更可氣的是,他回來后,連句安慰話都沒有,然而隨后發生的事,讓我自愧不如。
我弟打小就是個仗義疏財的主,我作為他姐姐,沒少被他“坑”。
為啥呢,因為他本沒有財,總拿我錢,慷他的慨。
就比如小時候,我倆每人一塊月餅,他的很快吃完,我的只吃了一個邊,有鄰家小孩眼巴巴看,他就搶了我的月餅掰一半給那孩子。
小孩歡天喜地和他玩去了,留下我又恨又氣又無奈。
他卻說:“都是咱家的!姐姐的也是我的!”
我回家告狀,爸媽只是笑,經常偏袒我弟。
這也就算了,一直到我畢業參加工作了,成了家,把父母接過來幫我帶孩子,我弟大學畢業后,也來到了我身邊。
平時吃點喝點,我都沒有意見,可我弟,拿我錢慷他的慨,這毛病還是沒改。
這不他回老家省親,又從我這里拿走8000塊,說回來還我。
畢竟我們又養孩子,又還房貸,又有父母在我身邊,開銷很大,我也沒有積蓄呀。
其實,我弟他新近買了婚房,也有房貸。可是他回家總得像模像樣的呀,要拜訪姑姑舅舅,我媽說了,不能小氣。
我弟到家以后,看見大舅和舅媽房子很破,拿出2000把窗戶收拾一下,這樣冬天就不冷了;
趕上大姑住院,他又拿出2000買補養品給大姑;
二姨家就住在我家老房子隔壁,歲數不小了,我弟又拿出2000,說是給二姨和二姨夫看小牌玩;
表哥請他吃飯,他又給表哥家兩個孩子一人500;
表妹結婚,他實在隨不了大禮只能隨了1000。
所有這些情況,他都每天如實報告給我爸媽,再看我爸媽,笑得那是個燦爛,連連說:“我兒子,會來事!出息人了!”
可我的心,咋那么疼呀!8000元,眼看著打水漂了,那可是我們夫婦攢半年的積蓄呀!我都沒舍得給自己買件羽絨服。
我忍不住對我媽說:“就看你兒子好了,沒看看你兒子花的是我的錢!”
這時候,我爸媽就開始糊涂了:“唉呀,以后有錢還給你還不行嘛!急啥眼?”
我憋了一肚子氣呀,難道我的錢是大風刮來的嗎?
一周后,我弟風塵仆仆回來了,看他走時候人模人樣,回來好像丟盔卸甲的,我忍不住笑:
“咋造這德行啦?”
“唉呀,姐,老家親戚太熱情啦!吃了東家喝西家,不去都不行,可不就這樣了?”
“你老毛病還是改不了,拿我錢去慷慨!我都沒法和你姐夫報賬啦!”我拿著鍋鏟都想拍他。
“姐、姐、姐,饒命、饒命,你是最心疼我的是不?”
“記得還我錢!”我毫不客氣的說。
“唉,姐,我先吃飯,先吃飯。”
他象幾天沒吃飯似的,呼呼呼吃飽喝得,拍拍屁股走了。
隔了一天,我收到一個快遞。
好大一個箱子,心想,最近沒買什么大件呀,到底是什么呢?
打開一看
蘋果、花生、香草、還有個精致的小盒子,打開一看,竟然是一個玉鐲。
我很納悶,小盒子里還有一張紙條,紙條上寫著:
“小夕,大姑一輩子無兒無女,小時候我就喜歡你,沒想到,前幾天你還托你弟給我帶了2000塊錢,大姑得你繼呀!大姑沒啥送給你的,這個玉鐲是祖上傳下來的,本來想讓你弟帶回去,可他說啥也不要,我只好隨著箱子給你郵去,留個念想吧!”
我感覺一股熱流直往上涌,眼淚不知不覺就流下來了。
這時,表哥來了電話:
“小夕,快遞收到了吧?你大舅天天追我,怕快遞到了你們收不到。”
“哥,到了到了!”
“都是自己家的特產,給你們嘗嘗鮮!對了,箱子底下還有一把草藥,補氣血的,熬水煲湯都可以,你記得拿出來放干燥的地方哈……”
“嗯嗯,好的表哥,天冷了,讓大舅注意身體哈!”
我放下電話,一時間感覺濃濃的親情包圍著我。
看到一箱子的土特產,卻惹起來了我爸媽的鄉情。
“不知道今年收成咋樣?小園里那棵果樹應該結果了!”
“今年這么大的雨,家里的房子能不能漏呀?”
“你二姨家的外孫應該上學了。”
各種猜測,各種擔心,各種牽掛。
晚上,二姨把電話打過來,告訴我媽,房子完好,沒有漏,隔長不短就去收拾一下,小園的蘋果樹結果了,又大又甜。家里的地豐收,等賣了糧就把錢給郵回來。
還說,小夕這孩子給他們的紅包太大了,夠他們老兩口打一年的牌。
我都聽見了,原來,弟弟辦的所有事,要么是打著父母的旗號,要么是打著我的旗號,他只是作為我家的外交大使,回家替我們省親,
而回來時,他不肯帶任何東西,就連坐車,都沒舍得坐個臥鋪。
所以回來時,像個逃荒的。
想到這些,我對弟弟的怨懟,早就煙消云散了。我們努力地生活,維系著看得見的生計,我弟,他努力地為我們這個家,維系著看不見的血濃于水的親情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