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絕大多數中國人都需承擔責任
文/洪伯
剛剛讀過一篇文章:http://blog.edu11.net/space.php?uid=201&do=blog&id=295820。題目叫《致命的“上課講話”》,很揪心,但并不意外。我寫這篇文章無意嘩眾取寵,但如果你深入了解中國的教育,就不難發現中國的教育圈子——包括諸多的教育決策者和絕大多數的群眾,正在走的路是說一套做一套,說的是搞素質教育,而且要求學校、教師搞素質教育,然而,考察領導和教師業績的方式卻是以應試成績高低為最高依據。
總是說學生離不了分數,最終決定孩子是否能夠考上好大學的依據還是分數。道理似乎是對的,然而經歷過這許多事故,受過這許多非議之后,也的確認識到只有素質教育才能解決這些問題,只有擺脫應試壓力才能改變這種現狀。然而,你確確實實從根本上系統地理順過教育這攤子事嗎?我無意為文中的劉老師說情,然而但凡了解中國教育的人都會有這種感慨——教師這種尷尬而又可悲的處境已經讓教師不堪重負了,如果大家還只是習慣性地做千夫指運動,是不是有點太淺薄了!大家有必要冷靜下來,考慮事故發生的根源,無論咎至何人,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就是了。
要求教師實施素質教育是對的,如果用分數考核也是對的,那么這兩方面要么應該是相融的,要么應該是一回事,不然,就是指著梨樹要棗子,驢唇不對馬嘴。那么這兩方面到底是不是一回事呢?或者說能不能相容呢?對中國現有的教師來說,能用素質教育的方式來取得超過他人的考試成績的寥寥,我知道的有魏書生,也許他的教育用陶行知的理論來評價,某些地方也是有失水準的。總之,如果不瘋狂地加班加點,不嚴厲地體罰學生,即使因材施教個別輔導,也免不了干不過那些加班加點和體罰學生的老師和學校,甚至越是出格成績就越高。
那么作為教育的評價者,你到底對學校的好成績持何種態度?贊許?還是批評?亦或是功過相抵?其實還是贊許的多,要不為什么有好成績的學校被稱為“重點”,家長也帶著孩子趨之若鶩呢?為了你的趨之若鶩學校也必須冒天下之大不韙,瘋狂地違法!為了你這個趨之若鶩政策也不得不押寶在分數上,你能說造成應試教育這種現狀沒有你的責任?也許這些事故就會出在你趨之若鶩的學校,甚至發生在你的身邊或……呸呸呸,大過年的怎么能說這些不吉利的話!可是其實這都不是空談,而是事情發展的必然規律,沒有這根也長不出這種草。
也許我這樣妄談國事根本無濟于事,但絕大多數人的確是在做上面用手指著下面卻悄悄用腳踢著這種自相矛盾的事——大旗所指和考察方式背道而馳。教師呢?按手指著的方向走的人,一年到頭來免不了要被腳踢到;而曉得胳膊擰不過大腿這種利害關系的“明智”老師,就干脆按照腳力所指來做,然而,卻又免不了如文中所述,受到社會和輿論的譴責。
聰明的,你該做何選擇?我們還是從共同來反對“一切向分看”這種錯誤的輿論傾向開始做起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