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有錯峰,文字亦然。滿屏的“女神”“女王”之后,總有些情緒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三八”勞動婦女節,是個偉大節日。說其偉大,是因為她背負著無數女性的生命和血淚,是女性為擺脫桎梏和牢籠,爭取自由、平等、和平而不斷努力奮進的象征。這節日,從設立之初,追求的就是消除男權制,實現男女平權。
可惜,自20世紀初的一系列婦女運動起,百多年的時間過去了,男女平權的路卻依然漫長。
或許,有人會對這話很不以為然。確實,單從浮于表面的男女關系上看,女性地位的確比之過去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需要明確的是,這種提高是受到了社會普遍發展和人口男女比例失衡等因素的影響。而根植于觀念中的性別歧視,并沒有改變。
這種歧視或者說“優越感”是幾千年來男權社會的文化禁錮造成的一個必然結果。而女性追求平權的目的,也在于打破刻板的印象,爭取更大的生存空間。
為什么會說到生存空間呢?是因為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產力的提高,留給女性的空間反而卻是越來越少了。女性在承擔孕育和分娩責任時,必然損失的保護能力是需要男人來提供的。但是當生命的延續有了更多的保障時,生命源頭的地位反而是降低的。神圣天賦變成了自然功能。哪怕是在生息繁衍上,對女性的輕視,亦是存在。
不過,雖是對性別歧視有著諸多憤懣,但并不意味著會贊同“田園女權”的妄言。男女平權,從來都是權利和義務的對等,是責權利相匹配的對等,是思想觀念先行于具體行動上的對等。而這些,既需要社會給予更大的空間和機會,更需要女性自身的覺醒和努力。至于那些打著“女權”旗號的“寄生式女神”,本質上講,恰恰是性別歧視的擁躉。
當性別僅僅是作為一個符號,而不再是一種取舍標準,當女性真正坦然接受并熱愛自己的性別時,男女平等才是真的實至名歸。
PS:首次嘗試人物畫像,實在是太難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