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我有很大的卡點,怎么也邁不過去。訂閱了《丁師全年沙龍》,還是找不到法門。
我樓上鄰居小孩在樓上咕咚跑,加上大孩子專業彈鋼琴晚上彈到很晚,影響我睡眠。我在更年期上,想晚上靜坐和9點早睡這個愿望一直實現不了。
多次跟樓上商量未果,人家惱怒了,不但不改,還變本加厲在家跺腳,在樓道里見面就跺腳、咳嗽兩聲挑釁。
我被驚著了,樓上一跺腳我就心慌胸悶,手腳發涼,還立即腸子就咕嚕要跑廁所,很痛苦郁悶。
覺知,我一直在練。但是,現在更年期貧血,氣血不足,一生氣內耗更弱了。
無心無力搞定別人,也知道搞定自己才是王道。我想請問,在改變不了鄰居的情況下,我怎么調整自己?
樓上噪音擾民問題現在很常見,很多因為樓上樓下噪音抑郁焦慮的,不經歷的無法體會這種痛苦,大多數帶著痛苦被迫搬家。
如果有錢就好說了,隨時搬走就是,大多數人買套樓房很不容易,輕易搬不動家。
想聽聽冰怎么解答。
(提問者在收到回答后的反饋在文章最后哦)
(以下為冰的部分語音整理)
冰:工作人員說,這個問題來自于我們一個特別活躍的群,提問的朋友很著急,都想搬家了,看能不能先回答。
應該是昨天才問的,既然這樣,我直接錄音給你快一些。
親愛的,你知不知道佛教里的一個詞,叫逆增上緣。就是說,逆境是一個很特別的助緣,來幫助我們修行。
我們當然都喜歡順境,因為人的內在都是趨利避害的。
比如靜心時,我們就想要一個特別安靜的空間,沒有人打擾,想靜心的時候就靜心,這就是順境。
而逆境呢?我們想靜心,但這些條件都不符合,就像你遇到了一個不太道德的鄰居。
但是,親愛的,你知道嗎?
越是條件不符合,越是逆境,越是能幫助我們成長,激發我們的潛能。
我的一些藝術家朋友,窮得叮當響的時候,他們的作品反而特別棒。
一旦賺到錢了,生活安逸了,甚至有人說:現在,我要去一個特別安靜舒適的地方搞創作了.....結果,再沒靈感了。
真的,當我們在逆境時,反而能激發我們的潛能,這就是“逆增上緣”。
順境,沒有這個效果。
如果你明白了這件事,你的心就可以轉過來了。
鄰居搗亂制造噪音,不是一件阻礙你修行的事,相反,它是一個幫助你修行的助緣。
當心轉過來,一切就開始不一樣了。
好,既然幫你修行的人來啦,我們該怎么迎接他呢?
從兩個層面說:一個是具體事情的層面;一個是內在的層面,該怎么調整自己。
說到具體該怎么解決,我感覺自己像個街道辦事處主任,哈哈。
我觀察到很多修行人,越修,越不知道該怎么做一個普通人了。都不會處理生活里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
我們是普通人,是有社會屬性的。
我們生活在一個社會群體中,有左鄰右舍,人人都要遵紀守法,都要遵守規則。
遇到這樣的事很簡單,該走什么途徑,走什么途徑。
比如說,你已好言相勸,但無效。那么,你可不可以求助于物業?甚至報警?
我們都是合法公民,需要警察保護時,就是要麻煩一下我們的人民警察的。
這只是一個普通公民在維護他應有的權利而已,坦坦蕩蕩地去處理這件事情就好。
如果還是沒用,他變本加厲,那我給您支個“邪招”。
某寶上有一種震動樓板的東西,您大可以以彼之道,還施彼身。讓他也體驗一下噪音的困擾,幫他盡早醒悟也無不可。
我的朋友就是用此招,解決了和您一模一樣的問題。
對付一些有恃無恐的人,以威懾代替忍讓,以直面代替逃避,反而更合道。
其實,在具體事情的層面,沒什么難的。難,是難在您心里了。
正常去解決,不用膽怯,不必吵架,平平常常地面對。當然,該利用你的情緒,比如怒斥他,你完全可以利用起來。
可是要記得,帶著覺知做這一切事,心不要動。
這就是修行。
我之前在《臣妾做不到》里講過如何利用情緒,心還不動。??臣妾到底怎么能做到?
現在,說說我們的重點,內心的層面該怎么調整自己。
其實,如果你內在明了了,可能,你什么都不需要做了呢!
這里有一個誤解:到底什么是靜心?
你說,我想靜心,但被鄰居干擾了。但什么是靜心?靜心的目的又是什么?
所有的事情想不明白時,都可以試著回到原點。
你說想靜心,那我們看看什么是靜心,再說,到底有沒有人打擾我們。
靜心,可不僅僅是找一個地方,盤腿上座,沒有人干擾,假裝進入一個特別安靜的狀態,好像很平靜的樣子。
然后一下座,誰罵了我一句,我就氣得直哆嗦,誰跺了一下樓板,我就嚇尿跑去廁所。
靜心,是無論外境發生什么,我們的心一直保持在那個不動的狀態上。無論座上、座下。
座上,是我們集中練習的時候;座下,是我們在生活中去修煉,去檢驗功夫的時候。
我最喜歡舉一個例子,終南山上一個修行人。有一天,他覺得自己大功告成,已經是一個很高境界的人了。于是他下了山,坐上了公共汽車。
上車沒多久,司機就來了個急剎車,旁邊的人狠狠踩了他一腳。于是,他氣兒不打一處來,正準備發怒......
哎,他突然意識到,這就是我的修行嗎?我真的修成了嗎?
這是個特別棒的例子,不是嗎?
對于想要在家修行的人來說,修行,不是躲到“座上”去,而是落實在我們的生活中。
生活,才是我們的道場;工作,才是我們的道場。
我們的家人、我們的鄰居,比如這個搗亂的鄰居,才是幫助我們修行的貴人啊!
親愛的,你的貴人來了,你還要跑到哪里去靜心?!
您說了一句話特別好,搞定自己才是王道。
這也是我主張的:任何事情只要回到自己就有解,放在別人身上就無解。
可是什么是回到自己?搞定自己?
我躲起來、藏起來,我怕怕,我偷偷地修,這是搞定自己嗎?
搞定自己是,當一個事情給你帶來了困擾,就去找自己的原因,而不是他人的。所謂,行有不得,必要反求諸己。
比如,這件事情上,看起來錯不在你,但你很怕去面對,這就是你的問題,你的功課。
試著以平靜的心,不動的心,去坦然解決這個事情,就是搞定自己。
你可能一直以為,你的功課是在一個安靜的環境下,上座靜心。
可實際上,老天給你真正的功課是,回到生活里,在具體的事情中,讓你去修不動的心。
說到這兒,我們就說說,到底我們修行是為了什么?
是為了座上有各種各樣的境界嗎?是為了圖一時的清靜嗎?甚至契入空性,也不是什么難事兒啊。
我做一些小練習,甚至都不算練習,就是平平常常入靜的狀態,很容易有一些小境界,可這都不值一提。
因為我知道,這都不是我想要的。
回到生活里,我所有的境界,可以幫我了脫煩惱嗎?像你一樣,能幫你面對一個這樣不講理的鄰居嗎?
如果不能,那我們修行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修行,不是為了躲清靜,對嗎?
我之前說過,修行,不是躲清靜的“無為”,而是心清靜下來的“有為”。
所以,該去做什么就去做什么,來什么就應什么!這才是修行。
你看,當你想靜心的時候,來了這樣一個鄰居,這樣一個問題,那你就該起身去應對,以不動的心去應,帶著覺知去應。
這才是真正的靜心。
我特別喜歡一個詞——內圣外王。
我們的內在要學習圣人,是慈悲的,是不動的,但我們外在要學習做一個王者。王者什么樣?不畏懼困難,不害怕惡人。
有個歌怎么唱來的?
(唱)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來了,迎接他的有獵槍!
有人說,那多不好啊,我得慈悲,我可不能這樣。
哎!別把慈悲修到善惡里去!
慈悲,茲心非心,當下無心。
就是這樣的誤解,讓我們再去看看現在的修行人。修得自己越來越孱弱,把慈悲都修到善惡里去了。
都以為慈悲是這樣的“善”,孱弱到都沒有力量去保護自己的“善”了。
你要有力量去保護你自己,你保護的不是你自己,而是善良這個品質。
所以,該有力量的時候,要有力量,該柔軟的時候,要柔軟。
慈悲,當下無心。以不動的心去承載,去化解這世間千變萬化的動。這就是修行。
現在,我們再說說聲音,聲音和靜心的關系吧。
大家都在想象,靜心時,突然有個什么聲音,可能會嚇到自己。
其實,當你真的在靜心的時候,如果突然出現一個聲音,很多時候,會幫你收攝你的散亂。
你坐在那兒,已經跟著念頭跑了10分鐘了,突然一個聲音把你叫回來了。
呀!我跟著念頭跑了10分鐘了。甚至機緣到了,一個聲音可以幫你契入空性。
所以啊,噪音,也是助緣。
你每一次把這個噪音,當成是你收攝散亂的提示。響一聲,就是提示你,我要回來,回到當下,別跟著念頭跑咯!
真的,一切都是助緣。只看你有沒有本事,有沒有智慧往道上會!
我自己就是以聲音入道的。從小對聲音特別敏感,可以從聽“有聲”進入到“無聲”,滑入那個空無。
不管什么聲音,美妙的音樂、難聽的噪音,所有的聲音,不都來自于那個無聲嗎?
去聽那個無聲。
你的意識落在“有聲”上,落在噪音上,你就是那個噪音。你的意識落在“無聲”上,你就是那個“無”。
試試看。
親愛的,不管最后你怎么處理這個事情,選擇搬家都沒問題。
重要的從來不是行為本身,也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重要的是,你能不能透過這個事情,哪怕突破你自己一點點固有的模式,哪怕去掉一點點的慣性習氣,哪怕在運用覺知上進步一點點都好。
這樣的一點點,就會幫你的內在生發出一點點的力量來。
慢慢地,你越來越有力量。
有力量把握你的念,一切都是從一個念開始的。
把握你的念,把握你自己。從而回到那個無論外境多么驚濤駭浪,依然不動的心上。
這就是靜心,這就是真正的修行。
親愛的,你遇到了特別好的助緣,遇到了特別棒的貴人。祝福你!
??下圖為群中互動截圖
聽,冰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