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導讀:帶狀皰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患者病變皮膚出現簇集成群水泡,沿一側周圍神經呈帶狀分布。帶狀皰疹不僅影響美觀,而且其疼痛常讓患者難以忍受,痛苦不堪。老中醫李孔定在多年的臨床實踐中總結了一個治療帶狀皰疹的方子,希望能幫患者解病痛之苦。下文便為大家介紹此方——
組成:荊芥12g,銀花15g,連翹30g,鴨跖草30g,赤芍30g,土茯苓30g,黃精30g,神曲30g,枳殼15g,甘草10g,蔊菜30g。
主治:帶狀皰疹,脈弦,舌紅(或暗紅)苔黃或白膩者。
方義:
本病因感染皰疹病毒而成,中醫辨證分析,系由濕熱毒邪侵襲局部皮膚而致,且好發于中老年及體弱、疲勞之人。治療宜遵仲景“瘡家不可發汗”之訓,以解毒、除濕為主,活血和中為輔。方中荊芥、銀花、連翹清熱解毒,以挫其火熱之焰;蔊菜、赤芍涼血解毒,并具活血止痛之功;鴨跖草、土茯苓燥濕解毒,濕去則熱勢孤;黃精、枳殼、神曲、甘草健脾和胃,扶正以抗病邪。
附注:用青黛適量,調蜂蜜搽于患部,每日2次。
方歌:
掃毒湯中荊芥銀,鴨翹蔊赤草黃精。
土苓枳曲同煎服,帶狀皰疹即此尋。
驗案:
? 驗案1
廖某,男,43歲,廚師,1997年9月26日就診。6天前,后頸部簇生水皰,約3cm×4cm,刺痛微癢,經服板藍根沖劑、病毒靈,外搽病毒唑注射液,無明顯療效。水泡邊緣紅腫,并有新的水皰發出,舌紅,苔黃厚,脈細數。
為病毒性皰疹,投掃毒湯,并用蜂蜜調青黛外搽患部,2日后痛止,水皰塌陷結痂,1周后痊愈。
? 驗案2
范某,女,31歲,打字員,1997年11月18日就診。右側腰部皰疹纏繞,邊緣紅赤,雖經中西藥治療,仍有蔓延,痛劇,夜間不能轉側,伴溲赤便秘,渴喜冷飲,舌紅,苔厚膩,脈滑數。
予掃毒湯加生大黃10g(后下),1劑便通渴減,患部紅赤消除,病勢得遏。續服掃毒湯,并取青黛10g調蜂蜜搽患處,2劑后痛止,皰疹漸消。服5劑后痊愈。
? 驗案3
文某,男,48歲,農民,1998年2月23日初診。因鼻咽癌行放療后,右側耳部、面部生密集皰疹,耳心痛甚,精神尚可,飲食、二便如常,舌微紅,舌根苔黃膩,脈細弦。方用掃毒湯加南沙參30g,白花蛇舌草30g,并用青黛10g調蜂蜜外搽患處。服7劑皰疹消退,仍有痛感,繼服3劑痛除。
? 驗案4
彭某,男,59歲,農民,1998年4月11日初診。訴左胸痛1周,服抗生素及消炎止痛藥均無效。胸片亦未見異常,不咳,呼吸平穩。遂來求治。舌暗紅,苔白少津,脈弦。揭衣檢查,見左胸乳下約10cm×15cm紅赤,簇生黃豆大水皰。診為帶狀皰疹,投掃毒湯3劑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