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如何投稿SSCI
如何投稿SSCI
吳齊殷(臺灣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前言
    臺灣的學術界,近年在學界的自我要求與國科會等學術成就評量與學術資源分配機構的推波助瀾下,學術生態確實有了極大的轉變,其中鎖定目標向SCI 或SSCI 期刊進軍投稿,逐漸成為學界的“共識”(或共同關懷)。當然,對有些身處學界的人員而言,卻也是「共同的痛」。但無論如何,要在當今臺灣的學術界求取生存空間,“必須”在SCI 或SSCI 期刊發表研究成果的要求,也逐漸成為獲取職位、升等或研究資源的必要條件或是評審條件中,極其重要的一個要項。我想這也是為什么我們今天會聚集于此,認真討論此一議題的重要原因。
    事實上,絕大多數(或更大膽的說:所有的)曾經向SSCI 期刊投稿過的人,都曾有過被退稿的經驗,即便是各領域的學術巨擘,亦難逃此項“命運”。筆者即曾經聽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的林南院士說過:被SSCI 期刊退稿,乃是極其正常自然之事,我就常有這樣的經驗,沒什么了不起的。林院士更進一步地陳述他與其前輩,美國社會學大師James Coleman,之間曾經有過的精彩對話的往事。林院士自述:當年他剛拿到博士學位,前往John Hopkings 大學任助理教授,當時James Coleman 正好是John Hopkings 大學社會學系的系主任。那時候他們這些可憐兮兮、沒有任何投稿經驗的助理教授們,為了拼 tenure,終日惶惶地努力做研究、寫論文,卻往往在投稿SSCI 期刊時,頻吃閉門羹,終至灰心喪志,不知如何是好。后來有一次林院士有機會造訪James Coleman 的研究室,乃趁機向他討教如何寫出可以被SSCI 期刊來稿照登的研究論文,以及如何可以避免投稿被拒的窘境?林院士說:當時他本來預期James Coleman 這位在當時已經是譽滿天下,文章散見于各大重要社會學乃至其它社會科學SSCI 期刊的這位大師,一定能傳授他一些“人所不知”的偉大秘訣或是高深招數,使他也能在短期內就成功地進軍SSCI 期刊。沒想到,James Coleman 在聽完林院士的“不幸遭遇”之后,不發一語,只是轉身打開其研究室里一個超大書柜,只見書柜里盡是一篇篇的論文稿件,堆積如山,幾乎要塞爆整個書柜。林院士說他那時如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只見James Coleman以極為平淡的語調對林院士說:這些都是我歷年來被SSCI 期刊退稿的論文。我并沒有比你幸運,也不見得有過人的能耐,我的論文之所以能夠登在SSCI 期刊上,是因為我鍥而不舍,文章被退了,就再改再投,再被退,還是再改再投,一直到我的文章被接受方休。

    這個真實的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是:投稿 SSCI 很簡單,論文寫好了,送出去受審就是了;被退稿了,也沒關系,拿回來再改就是,改好了再送審就是,就是這樣一來一往,反復折沖,當送出去的論文不再被退稿的時候,就是“投稿SSCI且成功的被接受刊登了”。林院士接著說:他自己的研究室,現在也有這樣一個書柜,專門收容這些被SSCI 期刊退稿的論文,但他從來沒有棄之如敝屣,隨時都可以把他們拿出來繼續修改,仿效James Coleman 的策略,如今林南院士,已經是名滿天下的社會學大師了,在美國以及在兩岸三地,都享有極高的聲望,更不用提他的研究成果散見于各大重要SSCI 期刊了。
    本來討論至此,此篇文章的用意和目的,就算是完成了。但為了使它看起來,更像是一篇嚴謹的學術論文,而且以上所討論的主題,基本上算是投稿的基本法則,實際上,若能針對此議題,深入厘清其邏輯義理,則投稿SSCI 期刊時,更能胸有成竹,令“投稿成功”早日到來。因此,以下仍擬從學術生產的特點和規則、審稿過程、傳送訊號、寫作的重要性及投稿策略等幾個不同的面向,“深入”討論如何投稿SSCI。
學術生產的特點和規則
    從事學術研究的人,應該都知道,學術研究的目的在于“真理的探問與事實的發覺”,學術論文的撰寫,基本上就是要鋪陳以上兩項的知識拓展情況,而專業期刊就是用來登載以上成果的園地。為使新知識更有系統而有效地的累積與傳布,一般學術論文都會有固定的格式與寫作次序,便于辨認新產出的論文是否提供了有用的、甚至是突破性的新知識或新發現,而不是既知知識的剩飯重炒。這也是SSCI 期刊在審查其送審論文時,一個最基本的判準。格式不符的論文,甚至連審查的門坎都尚未進入,即可能已被快速刷掉,若作者不查,即可能就此永遠無法見天日。若寫作格式沒有問題,通得過 SSCI 期刊的規定,這時論文才有可能進入審查的過程。
                                                                                                 審稿過程

    SSCI 期刊審稿過程的特點乃是:雙向匿名的,一般是所謂的同儕評審制,這意味著“社會等級結構的失落”,也就是說:一篇出自較資深且較有經驗的研究學者之手的論文,有可能被較資淺較缺乏研究經驗的學者所審查,其結果有好有壞。意思是說:雙向匿名的審查制度,有其優點,但也非全無缺點。簡而言之,審稿時,一般會假設審稿人的角色就是秉持客觀與公正的態度,就其所專精的學術領域的研究優劣判準,以之衡量所審查論文的研究成果的價值,并據以判斷該論文是否值得予以刊登,將該論文的新知識或新發現,分享給學術同儕。但這是一切合乎理想的期望,事實是:審稿人并不總是正確的,因個別審稿人不負責任或水平有限之故,造成的誤讀或誤解的情事,時有所聞;審稿過程中的政治因素,也有可能使得一篇佳作,始終見不著天日,例如,理論思路或學派間不同的意見或沖突,都可能逾越理性的判準,而使得受審的論文得不到公允得評判,而失去被刊登、公諸于世的機會。于此,本文并無意臧否SSCI 期刊的功過,只是要真切的指出:作者應認真對待審稿人的意見,但也不要過于認真,作者心中也應自有一把尺,知道如何看待(或說正確評價)自己的作品。這里要說的是:對作者而言,將稿件送審是一個艱辛的學習過程,必將經過無數次的反復折沖、樽阻,才能逐漸摸透個中玄機,找到一條“投稿成功”的路徑。

    最后,審稿過程中一個常見的批評是:這項研究對概念的測定或使用的變量與理論思路不符。如果看到這般的評語,作者就該仔細傾聽審查人給的修改建議,因為這意味著作者傳送了錯誤的訊號給SSCI 期刊以及可能的評審人。下一節,本文將針對此問題詳加討論。

傳送訊號

    一般狀況下,SSCI 期刊上,都會詳細羅列說明該刊的投稿須知與刊登原則,通常所有的SSCI 期刊,都會強調它們歡迎「高研究水平」的論文,然而,“研究水平”是怎樣被體現出來而可以衡量的呢?其中,在論文中展現作者曾大量閱讀文獻,面面俱到,就是一個重要的“訊號”傳遞給該刊主編及未來可能的審查人。但要注意的是訊號本身的不對稱性,換言之,審稿人的精力、背景都是有限的,要讓審稿人能夠清晰無誤地辨認出作者所發出的“本研究合乎高研究水平的評量標準”訊號,唯一的方法,作者就只有透過文章發出訊號。訊號的內容則至少應包括:本文的顯著貢獻是什么?“讀者”應注意本研究的哪些方面?
    第一個馬上可以吸引“讀者”(包括審查人)眼光的訊號,就是提問。作者在論文中是否提出了一個在理論上有極大意義的研究問題,乃是所有SSCI 期刊最為關注的焦點。最重要的是提問必須“與研究文獻中的重大問題建立聯系”。再來就是新理論(或新觀點)的鋪陳,研究方法的邏輯性與必要性,與分析數據等,也都必須交代清楚。這方面的訊號重點在于:實質性地討論理論思路和實證假設,而不是蜻蜓點水般的比劃一下,點到為止。這種點到為止式的研究,在SSCI 期刊的立場來看,傷害是最大的,因為所傳遞的訊息是:作者沒有能力也缺乏誠意去進行一項學術研究。即便之前有很好的提問,至此對論文的好印象都將嘎然而止。如果是量化的經驗研究,則作者必須對統計分析結果的進一步深入分析和表述,因為這意味著作者“努力”的訊號。總之,想要成功地在SSCI 期刊上發表研究成果,在論文中至少要清晰地傳遞以下的“重要”訊息:

    一、要能與重大理論思路建立聯系。

    二、要清楚的說明為什么這個研究值得被刊登?

    三、研究主題要鮮明,只集中在一點,不及其余。

    四、要能引人入勝,提供完整的故事線索,吸引讀者興致勃勃地讀下去。

    五、要做到實質討論,不僅僅只是機械式地滿足期刊的基本要求,還要能提供實質的興趣。

    六、研究或分析模式別出心裁,提供新的模式或新的思路、角度或門坎。

    七、要能深入淺出,把艱澀的理論論述,以常人能懂得方式,表述出來。

    當然,要能在論文中發出這樣的訊號,需要日常功力的積累。然而,論文基本的邏輯嚴謹性、研究工具使用的得心應手與否,都會影響到發出訊號的質量。論文沒有明確的主題,或是先有數據和分析結果后再套理論。或是空有一大堆引文,卻沒有實質性的討論,或是文獻、變量有明顯的漏洞、或是統計方法有明顯的問題、或是對統計方法沒有透徹的了解,這些都是對SSCI 期刊傳遞出“最好拒絕登我的論文”的強烈訊號。

寫作的重要性

    一般常見的論文寫作問題包括:語法錯誤(詞不達意或文不對題)、組織松馳、頭緒紛亂、格式不符等。一般這樣的論文,即便研究內容再重要、再精彩,都很難獲得SSCI 期刊主編的青睞。很可能立即退稿,連被審查的機會都沒有。基本上,論文寫作的第一要務是:形成有趣的問題。要先提出有趣的“故事”線索,但是要“直接”,千萬避免語焉不詳或故意賣弄玄虛,要使用簡潔,但不是“簡單”的語句,千萬不要預先假設讀者已經知道本研究的背景、數據或統計模式,否則“讀者”一頭霧水的后果,就由作者自己承擔。再就是行文間要有自信,不要說連自己都不見得會相信的話。總之,能夠喚起并且保持讀者注意力的秘訣,即是在論文的寫作中,做到具體、準確與實在。

投稿策略

    以上所討論的乃是投稿SSCI 期刊的一般性原則或需注意事項。當然為提高投稿SSCI 期刊的“中獎率”,還是有一些具體的策略可尋。首先,眾所周知,SSCI的期刊有各種不同的等級,也有各種不同的著重領域,還有更重要的:SSCI 期刊多如過江之鯽。這意味著,第一:可以擬定TOP DOWN 的策略,從聲譽最高的SSCI 期刊試投起,若遭退稿,則可依據該刊審查人的審查意見,進行修改,之后試投等級稍低的SSCI 期刊,如此反復折沖幾回,論文的缺失也幾乎改盡,這時再投,就十拿九穩了。當然,如果某刊并未明確拒絕(如修后再審),則可嘗試修改后重新再投。第二、可以嘗試選定某一、二種期刊(最好是與自己的專長領域相關者),進行長期的駐點投稿策略,一旦編者熟悉并開始欣賞你的研究作品時,研究成果被該刊接受刊登的機會自然大增,這種作法的另一項額外功效是:可以長期累積自己在該領域的知名度。第三、 SSCI 期刊多如牛毛暗示:理論上任何一篇論文,都會有機會登上SSCI 期刊,也就是說,只要找對期刊,任何一篇論文,都應該有機會在某一本SSCI 期刊上刊登出來。
                                                                                     小結
    學術研究與發表學術論文,二者都不是“神秘”的工作,都有基本的規則可循。所謂的“功夫盡在文章外”,就是要從基本訓練做起。其中,“依樣畫葫蘆”是很重要的取徑,然而,更為重要的是“全心投入”與“鍥而不舍”。努力進行學術研究并積極發表研究成果于SSCI 期刊之上,固然重要(而且會越來越重要),然而,研究者該記得的是:每個研究者有著不同的“品味”,都有自己獨特而不同于其它研究者的研究風格,在SSCI 期刊同儕評審的制度之下,難免個人的研究風格,會不見容于當下的學術圈內,研究者需拿捏的是,如何能讓二者并存發展,莫因投稿SSCI 期刊的考慮,犧牲了自我的研究風格。
本文來自: 人大經濟論壇 詳細出處參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699883&page=1&fromuid=7142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ssci發表論文免不免費,看是不是OA
SSCI論文投稿常見問題及其解決辦法
期刊發表學術型論文難嗎
SSCI期刊究竟要不要原數據?發表SSCI的注意了
?SSCI四區,值得發嗎?
學術期刊知識 什么是ISI、SCI、SSCI、A&HCI、ISTP、ISSHP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井陉县| 北碚区| 定远县| 志丹县| 贵港市| 宣汉县| 忻城县| 博爱县| 腾冲县| 沾益县| 神池县| 玛沁县| 天水市| 庄河市| 任丘市| 河曲县| 报价| 珠海市| 宝兴县| 平利县| 菏泽市| 华蓥市| 延津县| 信丰县| 宁远县| 祁阳县| 高淳县| 麻城市| 乐业县| 威海市| 彭泽县| 临湘市| 古丈县| 英山县| 庆城县| 宜昌市| 崇仁县| 齐河县| 武汉市| 珠海市| 包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