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嫁個好男人就能幸福一輩子?這才是女人幸福的根源
演員劉敏濤在一段關于中年叛逆的演講中,透露了自己的一段心酸往事。一支小小的冰激凌,激起了她對女人幸福生活的深深思考。嫁個男人過著相夫教子的生活,真的是女人一生的幸福選擇嗎?在心里也會無數次地問自己,為什么同樣為家庭付出,自己甚至丟掉工作。回來圍著家務孩子轉,到最后卻沒有能力決定買一件自己想要的東西?為什么當初那句信誓旦旦地“我養你”,會變成“你除了要錢還能做什么”。曾經的“滿眼是你”會變成現在的“滿眼都是對你的厭惡”。今天的女人是直面社會的,女人要先是一個人,再是一個女人。這就是說,你是社會的一員,負有社會責任,要創造價值,要付個人所得稅。要有自己的意見,能發出自己的聲音。女人在家庭和社會上都要能夠立足。
很多女人都認為婚姻是第二次投胎。
只要能嫁個好男人,過著不愁吃不愁穿的“男主外,女主內”式的婚姻生活。劉敏濤在自己事業正盛之時,選擇回歸家庭,相夫教女。但是,她的幸福為什么會被一個吃不到嘴的冰激凌而擊碎呢?因為她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到老公身上,在家庭中選擇了次要的依附地位。為什么女人回歸家庭做賢內助,就等于放棄了自己獨立自主生活的權力呢?所以,那個能為家庭創造收入的人,必然在家庭中處于主導地位;過去的男耕女織,女人織布,除了家用,多余的布匹也拿去換錢貼補家用。他們的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誰依附誰,所以才能營造出美好的生活景象。女人雖然付出了,并沒有為家庭帶來收入,在經濟上要依附男人,還何談獨立?而女人要獨立,首先要在思想觀念上獨立,擺脫找個好男人就能享福一輩子的想法;當一個女人適應了現在的生活狀態,即使心里對這種生活并不是很滿意。很多時候也會將就著、甚至是委屈求全般地繼續這樣的生活。因為眼前的一切她們都很熟悉,她們害怕走出現在所謂的”舒適區“,害怕去探索自己更多的可能性。就必須不斷走出舒適區,去探索自己的更多可能性,實現自我價值。劉敏濤終于在婚姻的第7個年頭,結束了自己看似舒適的豪宅生活。離婚后的她重新拾起了自己熱愛的演藝事業,并且不斷去探索自己的更多可能。這不但讓她在熒屏上塑造了《偽裝者》中的大姐這樣的經典人物形象。她還參加綜藝,挑戰配音、唱歌,做演講,涉足時尚圈。她不斷挑戰自己、突破自己,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靠自己、做自己“。多年后,當劉敏濤終于靠自己的努力,吃上了當年想吃而沒吃上的抹茶味冰激凌時。所以,女人要想過上獨立自主的幸福生活,就要克服恐懼走出舒適區。張愛玲曾經這樣說過:花自己的錢是成就感;花男人的錢是幸福感。可事實上,當女性手心向上要錢時,沒有幾個會理直氣壯的,更談不上獨立自主的幸福生活。“照顧個孩子也不行,我工作夠累了,一個覺也睡不好。”她忍著孩子到了一歲,便又出去工作了,也顧不得婆婆有多少埋怨。她邊上班邊努力準備招教考試,兩年之后如愿考上,進了公立學校。現在自己終于可以大膽地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了,家里的人也不會對她多加抱怨。女性要想這一生過上獨立自主的幸福生活,記住努力讓自己做到這三點:
這個世界上充滿著太多的變化與誘惑,沒有誰能夠保證誰幸福一輩子。女人,無論年方幾何,只有自身獨立,讓自己強大起來。在我看來,30幾歲,來不來得及,全看你肯不肯努力,愿不愿意“相信”。其實很多時候,并不是你真的沒底氣,而是你還沒發現能讓你有底氣的事兒到底是啥。我找到讓我有底氣的事兒的時候,恰巧在我快30的檔口。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