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AI工具走進了普通人的生活。DeepSeek、豆包和Kimi成為廣大手機用戶必裝的三個熱門AI應用。尤其是春節過后,Deepseek一下子火遍全球。以前是“遇事不決問谷哥(度娘)”,現在是“甭管啥題找seek(熙客)”。
Deepseek的功能強大毋庸置疑的,但很多人會說,它功能再強大,我一不編程,二不研究,三不寫論文,四不做表格,我用不上、不會用,又跟我有什么關系?現在就讓我告訴你,即使你是個AI小白,Deepseek、Kimi等AI助手在生活中也能幫上你的大忙。
最近想把用了快十年的臺式機升級一下,又不想把剛買的機箱、顯示器、固態硬盤淘汰,手中的米又有限,我該怎么選主板、CPU?問了周圍的同事,也沒有誰能說出個一二三來。有困難找seek(熙客)!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我向Deepseek提出了我的問題,千萬記得把底部的聯網搜索點藍:
有困難找seek(熙客)
經過近一分鐘的搜索和思考,它給出了三種解決方案,并給出了綜合建議。可以說是相當貼心。
貼心的綜合建議
同樣的問題給到豆包,得到了回答就有點敷衍了。但它在回答的最后給了一個相關視頻的鏈接,這一點是其它兩個應用所沒有的,如下圖:
簡單粗暴的回答
最后給了一個視頻鏈接
Kimi的回答也稍顯簡單,不過在給出三種組合方案后,比起豆包,它還給了一段注意事項,也算是比較用心吧。
秒顯簡單的回答
綜合這個問題看,我覺得Deepseek是更懂你的工具。它會對問題進行分析,并將分析的結果進行綜合,相當于一個專業人士在給你建議。而豆包、Kimi這兩個工具,感覺僅僅充當了搜索工具的角色。
對照檢查材料,是每個體制人的痛。怎么寫?不能每個“猿”都是筆桿子好嗎!沒有關系,先讓Deepseek、豆包、Kimi各交一份作業上來!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當你把你要撰寫的對照檢查材料要求給到Deepseek,要求它寫一篇材料時,剛開始腦筋轉得很快,一行行黑字歘歘歘往上冒。你剛把大拇指翹起來準備夸它幾句,它就停止了思考,要求你換個話題聊聊天。如下圖:
Deepsee應該有敏感詞過濾,這類材料無法給出回答
我又請它寫一篇某部門內部刊物的創刊詞,同樣要求換個話題。看來Deepseek的手機應用是無法完成這個任務了。幸好我在電腦本地有部署Deepseek。打開chatbox,輸入同樣的要求,不一會就給我輸出了回答。只是這個回答不看也罷。
改用Kimi嘗試。很快就給出了一份材料,基本上稍加修改應該可以用。為了保險,決定再用豆包試,看看它們會不會給出差不多的材料。豆包回答問題的速度也很快,而且結構更加合理,內容更加合適。這一輪比較,豆包勝出。
不過友情提示,這類材料還是別想著網上抄,還是自己動手寫,如果非要用AI,千萬要手動修改消除AI痕跡,否則就不是挨批這么簡單了。畢竟你不是生活中真空中,檢查組也在用這些AI工具呢,被抓包了就不好了。
不過,作為家長,給小朋友應付一些作業不是很不錯的。
DeepSeek、豆包和Kimi各有其獨特的優勢和適用場景。如果你需要高效獲取和整理信息,DeepSeek是不錯的選擇;如果你讓AI幫你寫點什么,豆包和Kimi感覺更勝一籌。希望本文的對比能幫助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AI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