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情、友情、愛情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三種情感。
親情,讓人感動;愛情,讓人落淚;友情,讓人愉快。
古龍說:朋友,還是這個世界上最令人愉快的東西。友誼,更是這個世界上最不能缺少的東西。
今天,隱娘分享六首友情詩詞,全篇沒有一個“愛”字,卻比“我愛你”更情深意重。
《夢微之》唐·白居易
夜來攜手夢同游,晨起盈巾淚莫收。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陽宿草八回秋。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阿衛韓郎相次去,夜臺茫昧得知不?
白居易做夢,夢到與元稹重逢,兩人攜手同游,醒來后,老淚縱橫,此時,元稹謝世已有九年了。
電影《尋夢環游記》中說: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
元稹去世九年后,白居易依然對他飽含深情,足以證明他們的情深意重。
如果有一個朋友,在你去世多年后,依然深深地懷念你,那可真稱得上是摯友了。
《夢李白二首·其一》唐·杜甫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恐非平生魂,路遠不可測。魂來楓林青,魂返關塞黑。君今在羅網,何以有羽翼?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
李白被流放夜郎,遠方的杜甫無比憂慮和牽掛,這一夜,他又夢到了李白。
他關心李白生死,同情李白的遭遇。在夢里,他問候李白,安慰李白,他為李白的處境擔憂,為李白的命運祈禱。
他惴惴不安、憂慮常思,都是為了李白。
如果有一個朋友,雖然不在你跟前,卻擔憂你的處境,為你的生還而祈禱,為你的悲傷而悲傷,請珍惜這樣的生死之友。
《哭李商隱》唐·崔玨
其一
成紀星郎字義山,適歸高壤抱長嘆。詞林枝葉三春盡,學海波瀾一夜干。風雨已吹燈燭滅,姓名長在齒牙寒。只應物外攀琪樹,便著霓裳上絳壇。
其二
虛負凌云萬丈才,一生襟抱未曾開。鳥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鳳不來。良馬足因無主踠,舊交心為絕弦哀。九泉莫嘆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臺。
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四十五歲的李商隱郁郁而終。他的摯友崔玨得知他去世的消息,悲痛萬分,寫下了這兩首《哭李商隱》。
作為一代大詩人,因為政治宗派斗爭,李商隱去世之時,文壇出奇的沉默,很少有人賦詩紀念,現存的當時悼念李商隱的詩僅有這兩首。
作為李商隱的摯友,崔玨贊嘆李商隱才華高妙,感慨他懷才不遇,痛哭他英年早逝。
崔玨將真情實感融入詩中,行文酣暢,情辭并茂,對友人深摯的哀悼之意感人肺腑,讀來令人潸然淚下。
《沒蕃故人》唐代:張籍
前年戍月支,城下沒全師。蕃漢斷消息,死生長別離。無人收廢帳,歸馬識殘旗。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時。
張籍的的一位老友在守衛月支的戰役中,因全軍覆沒而生死未卜,下落不明。
朋友生死未卜,張籍心內牽掛,兩年了,這種牽掛因時間而愈發綿長。
張籍想像友人的情況:死了,固不用說;活著,也是做了蕃人的奴隸,不能回還了。沉痛之情,溢于言表。
友人既逝,該作祭奠,可是,友人“死生”不明,想祭奠,又不忍,友人如果還活著呢?在這兩難中,詩人最后放聲大哭。
有一種朋友,在你逝去后,愿意為你放聲大哭者,是你一生該結交的朋友。
《寄黃幾復》宋代:黃庭堅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想見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這首詩作于宋神宗元豐八年,黃幾復與黃庭堅交情很深,黃庭堅為黃幾復寫過不少詩。之后兩人分處天南海北,黃庭堅十分想念友人,并寫下了這首詩。
黃庭堅與好友黃幾復多年未見,但他仍然了解朋友的秉性,懂他的堅持,同情他的遭遇。
想你清貧自守發奮讀書,如今頭發已白了罷。
有一種朋友,如黃庭堅一般,長久不見,依然懂你,雖在千里之外,卻從未停止想念。
《金縷曲詞二首·其二》清代:顧貞觀
寄吳漢槎寧古塔,以詞代書,丙辰冬寓京師千佛寺,冰雪中作
我亦飄零久!十年來,深恩負盡,死生師友。宿昔齊名非忝竊,只看杜陵消瘦,曾不減,夜郎僝僽,薄命長辭知己別,問人生到此凄涼否?千萬恨,為君剖。
兄生辛未吾丁丑,共此時,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詩賦從今須少作,留取心魄相守。但愿得,河清人壽!歸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傳身后。言不盡,觀頓首。
顧貞觀的好友吳兆騫被流放到寧古塔,顧貞觀竭力營救,依然未能南歸。
這一年,顧貞觀收到吳兆騫的書信,知道他在北方苦寒之地,生活艱辛,凄涼苦恨。在這個風雪之夜里,顧貞觀寫下這兩首詞作書信。
顧貞觀說:我也漂泊他鄉很久。自中舉十年來,我辜負了你的深厚恩情,未報答你這位生死之交的師友。
對于沒有成功營救友人,顧貞觀說,我辜負了你位至交好友。
在信中,顧貞觀訴說自己多年的失意,細語問友人近況,簡單的語句,如家常般,卻情深意重,令人感動不已。
古人說,君子之交淡如水。最好的朋友從來不用刻意聯系,而是各自忙碌,又互相牽掛,不用刻意想起,卻從未忘記。
隱娘真羨慕李白元稹,有杜甫白居易這樣的好友牽掛一生。
希望大家都有這樣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