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 2021-04-06 13:04
繼金面具、銅人頂尊、大口尊……一系列寶貝后,三星堆又上新了,這次也超重磅!
剛剛過去的清明小長假,三星堆博物館迎來4萬余位慕名而來的觀眾。體量高大的青銅神樹、造型神秘的縱目面具等國寶文物,讓人流連忘返。
鮮為人知的是,1986年對三星堆一、二號祭祀坑的發掘中,出土神樹并非只有一件,而是估略有6至8件之多。記者6日從三星堆博物館獲悉,經國家文物局立項批復,三星堆3號神樹的修復已經啟動并初具成效。35年前出土時的70多截青銅殘件,經文物修復專家預拼接,已經重新勃勃“生長”,初露神樹神秘美麗的風采。
據介紹,這株神樹在完全修復完成后,將在博物館公開展出,與三星堆鎮館之寶——1號青銅神樹一起,共同展示三星堆人神樹崇拜的宗教信仰以及杰出的藝術創造力。
3號神樹造型奇特
三星堆博物館文物保護中心,預拼在一起的3號神樹,已經初露芳顏。青銅樹座上,神樹主干兩兩纏繞、向天際蔓延生長;神樹樹枝分兩層,枝蔓上猶有密集掛孔,顯示曾經掛有飾件;樹頂上,神秘的人首鳥身像展開雙翅、尾翎高高豎起……盡管整件神樹看上去僅有1米左右,但與1、2號神樹截然不同的優美造型,仍然令見多識廣的博物館工作人員們贊嘆不已。
1986年,三星堆祭祀坑因當地村民燒磚取土意外發現,隨即開始搶救性發掘。在二號祭祀坑,出土了多件國寶級文物,其中就包括了修復后高達396厘米的1號青銅神樹。而在隨后的發掘整理中,考古人員發現被砍砸埋入祭祀坑的青銅殘件中,還有6至8件神樹。它們有的看上去似乎造型接近,但以3號神樹為代表的殘件,則風格頗為獨特。
▲3號神樹三維復原效果
三星堆博物館副館長朱亞蓉介紹,1號青銅神樹最大的特點就是體量巨大,尤其枝干一側有一條龍援樹而下,似乎借此表達神樹連接天地、溝通人神的世界觀。2號神樹目前僅留一米多高的下半段,底部是山形底座,與1號神樹相似,卻多了跪坐人像,且樹干上伸出的枝條上翹,與1號神樹下垂的樹枝截然不同。
在考古人員整理這些殘件時,他們發現了有一批神樹的樹干頗為不同。它們并非光滑的一根,而是鑄成了兩兩纏繞的麻花造型。這批殘件多達70余件,標注為3號神樹。
時隔祭祀坑出土30余年,當一批又一批文物經過修復送入博物館展廳之后,3號神樹的修復也提上議事日程。這既是因為3號神樹的殘件相對較多,可以修復出相對完整的神樹,更重要的是,神樹樹枝形態、樹頂的人首鳥身像相比1號神樹,都十分特別,這說明它是三星堆青銅神樹的另一種造型。
考古“拼圖”讓神樹重新“生長”
2019年,3號神樹的修復獲得了國家文物局劃撥的修復專項資金,修復正式啟動。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博物館派出了文物保護團隊保駕護航,文物拼接修復的工作,則主要由三星堆博物館的文物修復專家郭漢中領銜。
他首先要完成的任務就是文物“預拼接”,也就是把70多段殘件,拼出大概的神樹形狀。再用絲線纏繞捆扎、鋼架支撐的方式,暫時“站”起來。
郭漢中自有“拼圖”絕招。2號祭祀坑的文物都經過敲砸才填埋,損毀嚴重。預拼接時,郭漢中根據樹枝斷截口細微的區別,找出兩兩相連的殘枝?!叭绻@兩根樹枝斷截口吻合,說明它們曾連在一起?!?號神樹樹枝纏繞的形態,還給他上了雙保險,“樹枝拼接好以后,如果斷面處纏繞的線條沒有錯位,就更能說明拼接成功?!?/span>
主樹干就這樣漸漸長在了一起,掉落的6根枝椏也分別進行了拼接。盡管還沒有正式拼裝,根據樹枝上的斷截口以及細微處的信息,郭漢中在腦海里復原出了3號神樹大致的形狀——它的三足底座裝飾了花蕊,底座往上,主樹干共有3枝。再往上,最底層的樹枝為單枝;而更上一層的樹枝則為雙枝。為何得出如此結論?郭漢中指著樹干上的斷口處讓記者辨認,果然,底層樹干上連接樹枝的斷口只有一個,而上層的斷口則為兩個挨在了一起。不僅如此,神樹樹干上層,原本就殘存著一株雙枝,下層殘留的樹枝則為單枝。斷口與殘枝相互印證,證明郭漢中的推測完全正確。
在神樹拼接過程中,郭漢中不僅讓兩件獨立的人首鳥身像重新飛上了樹頂,還為它們找到了散落多年的精美尾翎,成為修復過程中的一大驚喜。
三星堆人首鳥身像,當年出土時有兩件已經從神樹上脫落。文物定級時,它們也單獨評為了國家一級文物。然而,它們和3號神樹樹頂上另一件殘留的人首鳥身像造型非常相似,被學術界一致認為是3號神樹殘件。因此當分別保存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以及三星堆博物館的3號神樹殘件終于重新聚首時,郭漢中把兩件人首鳥身像也分別放到了樹頂。毫無意外,它們頓時形成了3個人頭鳥身像身體向外、展翅欲飛、威風凜凜站在神樹花蕊上的造型。
這時郭漢中發現,神樹上已有的人首鳥身像尾翎殘斷,缺失部分不知什么造型。他想起三星堆祭祀坑考古報告里線描了一件鳥形飾,造型和大小與人首鳥身像頗為匹配,于是興沖沖地來到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一大堆鳥形飾殘件中,郭漢中找到了兩根完整的尾翎。拿回來一拼,果然就可以插在兩件人首鳥身像后面?!霸瓉砟羌掺釟垟嗟模缃裾业絽⒄瘴?,以后也可以照此復原了?!彼d奮地說。
這是上古神話《山海經》中的扶桑樹?
3號神樹漸漸完整,最期待的當屬學術界的專家學者。雖然現在神樹還未完全復原,當年祭祀坑發掘的兩位領隊陳德安與陳顯丹已經有了初步論斷,認為“這株神樹,刻畫的應該就是上古神話《山海經》里的扶桑樹?!?/span>
陳德安說,《山海經·海外東經》曾記載“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居水中。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睖龋ǔUJ為在東海之東的碧海中,意即在遙遠的東方,太陽棲息的神樹扶桑就生長在那里。扶桑樹的形狀,漢代文學家東方朔根據歷史記載,在他的《海內十洲記》中這樣記載:“樹兩兩同根偶生,更相依倚,是以名為扶桑?!弊屓藳]想到的是,原以為是神話傳說中的扶桑造型,三星堆的先民們竟然充分發揮藝術想象制作了出來。
“這充分體現了三星堆人對神樹、對太陽的崇拜?!标愶@丹說,3號神樹的大小、造型和1號神樹大不相同,“同時也可以說明三星堆人的神樹不止一種。1號神樹體量巨大,可能放置于固定場所,小的青銅神樹或許就可以靈活移動,在不同的祭祀場所使用?!?/span>
那站立在神樹頂端的人首鳥身像又是誰呢?兩位考古專家均認為應該是古代民間神話中的木神句芒(gōu máng)。在神話傳說中,句芒正是人首鳥身,太陽升起的地方和神樹扶桑都歸他管。因此3號神樹上,他站在扶桑之上似乎就順理成章了。
作為當年祭祀坑發掘的親歷者,陳顯丹期待著3號神樹最終的復原。他說,3號神樹的樹干上,殘留著包裹的金箔;祭祀坑出土的殘件中,有一些三個一組的小果實也包有金箔,此外還有一些金牙璋、金魚之類的小件。3號神樹的樹枝上殘留有一排排掛孔,還有一個殘留掛鉤,那么,這些金飾是否就是神樹上散落的裝飾物?如果是,那么3號神樹相比1號神樹的氣勢,則將以精致精美取勝。
在沒有確切信息前,文物修復專家當然不可能隨便把這些金飾掛到神樹上。但在三維電腦模型上,他們計劃嘗試把這些配飾“掛”上去。三星堆博物館陳列保管部主任余健表示,“我們希望通過更直觀、鮮活的方式吸引公眾對文物的了解,最終走進博物館?!?/span>
來源:川觀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