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就是--反式脂肪
常吃的食物,都有反式脂肪
上個世紀,人類發現植物油(大豆油、菜籽油、橄欖油...)可以“氫化”成人造奶油。
不僅便宜、不易融化,口感和氣味比真奶油還要香。
但對于消費者來說,除了口感好,反式脂肪對心血管的傷害其實很大!
統計數據顯示,反式脂肪每年在全球導致50多萬人死于心血管疾病。
很多我們聽過的名字,其實都含有反式脂肪——
而且,我們特別喜歡吃反式脂肪食物——
很多松軟香甜,口味獨特的含油(植物奶油、人造黃油等)食品,都含有人造反式脂肪酸。
我們吃一口肥肉,大約會在7天內代謝完;
但如果吃一口反式脂肪,一般代謝時間超過60天!
想想你為什么減不下肥?為什么隨便吃點就發胖?有可能你吃的反式脂肪太多了!
反式脂肪--血管破壞者
雖然目前還沒有充足的證據表明,反式脂肪酸會導致其他方面的危害。但有一類疾病可以肯定:
過多攝入反式脂肪酸,一定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如降低“好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增加“壞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攝入反式脂肪酸,患心臟病的風險增加 21%,死亡風險率增加 28%。
另有證據證明反式脂肪可加劇炎癥和內皮功能障礙。
內皮功能障礙是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的重要原因,也是血管病變的最早標志。
全球每年50萬人,因反式脂肪導致心血管病致死!
做到4點,遠離“血管殺手”
日常生活中,我們盡量少吃反式脂肪,這樣才能保護血管,盡量讓血管“一路暢通”不堵塞!
1.買東西看成分表
去超市也好、網上購物也好,買東西一定要看準成分表有沒有“反式脂肪”或“trans fat”。
2.反式脂肪0克是“陷阱”
只看表面是遠遠不夠的,成分表還有很多陷阱!
根據國家標準的規定,如果每份產品含有0克--0.3克的反式脂肪,產品都可以列為“0g反式脂肪”。
3.每天攝入少于2.2克
反式脂肪不是不可以吃,而是要控制好量。
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反式脂肪的供能比應低于1%,成人大約每天吃最多吃2.2克。
只能吃一種
3.動物脂肪也要少吃
動物脂肪(豬肉、豬油、奶油),有很多飽和脂肪酸,吃多了對心血管同樣有害。
根據《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2016)》的建議:每天吃肉40-75克(1兩左右)。
一般,一個手掌心(不包括手指)大小及厚度的肉約50克。
4.控制油溫、避免反復煎炸
炒菜少放點油,而且炒菜不要油溫過高、也不要一鍋油反復煎炒烹炸,否則也會產生反式脂肪。
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每人每天吃油25~30克,(大約2~3湯匙)
4招教你選出好奶油
糕點、面包、蛋糕、冰激凌...很多好吃的食物都有奶油。
剛才講了,人造奶油含反式脂肪,不太健康,所以如何區分人造奶油和天然奶油呢?
1.【看】
天然奶油的顏色偏黃,從外形上看更普通些;
人造奶油的顏色發白,做的蛋糕更細膩。
2.【嘗】
天然奶油口感清淡奶香,入口即化;
人造奶油香甜,最直接感覺就是膩。
3.【摸】
將天然奶油和人造奶油放在皮膚上涂抹,
天然奶油能夠被吸收,而人造奶油不會。
4.【溶】
把天然奶油和人造奶油放到冷水中,
天然奶油會被溶解而人造奶油不會。
最后多說一句,糕點、油炸、巧克力、奶茶這種“快樂來源”不是不可以吃,而是每天限量一份就好!
畢竟,生活很苦了,總要吃點東西來安慰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