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抗病毒作用。干擾素在抗病毒感染中發揮著重要的、必不可少的作用,主要在早期的病毒感染期間即可抑制病毒的生長和增殖。其作用機理為:病毒進入細胞→病毒RNA附著于宿主細胞核糖體→使形成干擾素mRNA的宿主細胞DNA順反子去抑制→干擾素mRNA刺激干擾素產生→干擾素進入細胞→使形成翻譯抑制蛋白質mRNA的細胞DNA順反子去抑制→TIP形成并結合到核糖體→TIP阻止病毒RNA結合到核糖體。
2、抗菌作用。主要體現于γ-IFN,能通過下調轉鐵蛋白受體減少細菌供鐵量或通過誘導產生內源性一氧化氮直接抑制細胞內細菌,還能增加單核巨噬細胞的吞噬小體——溶酶體溶解細菌作用,通過以上途徑共同達到消滅細菌的作用。
3、參與免疫調節。參與免疫調節的干擾素為γ-IFN,可利于巨噬細胞對抗原的吞噬,K、NK細胞對靶細胞的殺傷以及T、B淋巴細胞的激活,促進大多數細胞MHCI類抗原的表達,活化NK細胞和CTL,增強機體免疫應答能力。
4、抗腫瘤作用。干擾素抑制細胞分裂的活性有明顯的選擇性,對腫瘤細胞的活性比正常細胞大500~1000倍。干擾素抗腫瘤效果可以是直接抑制腫瘤細胞增殖,或通過宿主機體的免疫防御機制限制腫瘤的生長,并可誘導腫瘤細胞凋亡,從而殺滅腫瘤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