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電動車行業的都知道,從去年開始,無論是電動車市場,還是電動車電池市場,都經常看到各大品牌不斷的促銷活動,行業又稱之為“價格戰”,這種“價格戰”,我們作為普通的消費者,可以從中受益。
但近期小行家關注到,電動車電池“價格戰”將要終結了,因為作為頭部品牌的天能、超威都開始出手,嚴查低價擾亂市場的行為。降價可以讓消費者受益,雖然是“薄利多銷”的策略,但也能讓商家從中獲得利潤,為什么天能和超威要出手?作為行內人的小行家,就來解析原因,供您參考。
電動車的電池兩大“巨頭”,天能和超威都在近期發布相關通知,比如天能電池在近期發布通知,明確嚴查低價擾亂市場的行為,包括不得低價宣傳,對于低價銷售,將不予供貨,收回貨品,甚至不對其提供售后服務。
另外,超威也有類似的公告,幾乎和天能的如同一轍,都是禁止宣傳低價電池換購,違規可以停止供貨,甚至對售后電池不予三包服務。
作為電動車電池市占率最高的兩大品牌出手,打擊低價行為,這也意味著,經常看到的電池“價格戰”終結,那么,為什么兩大品牌要這么做,原因有以下3個。
1、 影響其他商家
當天能打擊低價行為,小行家就看到有經銷商表示“重大好消息來了”,可見,對于這樣的行為,經銷商是十分歡迎的。
這是為什么,因為兩大品牌的經銷商眾多,但并不是所有經銷商都會參與“價格戰”,一些經銷商的參與,會影響其他不參與的商家,舉一個例子,同一類電池,車主從網上看到銷售價格是599元,但到本地經銷商,發現售價是799元,那么,必然會造成成交難度的加大,如今,打擊低價行為,意味著大家價格都一樣了,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2、 便宜沒好貨的心理
當電池的價格一降再降,甚至有一些經銷商為了業績,虧本補貼在參與“價格戰”,但這樣的行為,對于品牌來說,不是一件好事,因為大眾心理都認為“便宜沒好貨”。
另外,品牌肯定也很擔憂,一些低價宣傳和銷售的電池,可能會存在一些劣質電池,影響品牌口碑,這樣的情況也很現實,畢竟很少會有經銷商“賠本賺吆喝”。
商家掀起的“價格戰”,不是品牌方的意愿
最后一個原因,是小行家認為也是比較實際的原因,天能、超威打擊低價宣傳和銷售,其實也是維護品牌的利益,因為對于廠家來說,并不一定樂見電池“價格戰”。
比如就在近期,天能電池還發布《關于建議市場銷售價格調整發通知》,其中提到,現在電池成本大幅增加,建議經銷商售價自2024年4月28日起上漲5元/組,雖然只是建議不強制,但也能看出,突破底線的降價,不是品牌方的意愿。
“價格戰”是一把“雙刃劍”,如果是由各大品牌組織的降價,我認為是可以讓消費者受益的,是好事,但很明顯,電動車的電池“價格戰”,只是由部分經銷商在參與,這種情況,不僅對于其他經銷商,品牌方都有一定影響,對于消費者來說,也存在購買風險,這樣的“價格戰”被遏制,不見得是一件壞事情。這是我的觀點,對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