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8)
七年級新生,如何盡快適應初中生活
昨晚,是七年級新生住校的第一個晚上。也許是新鮮,也許是興奮,今天早晨不到五點,宿舍的走廊里,就傳出了他們急不可耐的腳步聲……
七年級,是學生從小學到初中的一個無縫銜接期,也是學生從學業到心理以及生理的一個重要轉折期。如何讓他們在最短的時間內適應嶄新的初中生活,也就成了擺在老師、家長以及七年級新生面前的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邁入初中校園,七年級新生首先要面對的就是諸多與小學時期的不一樣:
一是環境的不一樣:陌生的校園,全新的老師,全新的同學。
二是課程的不一樣:除了語數英,他們還要接觸全新的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等。
三是教師管理方式的不一樣:小學教師像家長一樣是事無巨細的諄諄教誨,而中學教師更注重學生的習慣養成與自我管理。
四是生活方式的不一樣:甚至有了像我們這樣的全寄宿。
五是生理發育的不一樣:從兒童期進入了青春期。
六是心理發展的不一樣:大家常說的叛逆期快到了。
……
正是由于有了如此眾多的不一樣,為了幫助七年級新生盡快適應初中生活,幫助他們度過人生中最關鍵、最危險、也是最美好的一個時期,學生、老師和家長應該齊心協力,共同做出努力。
作為學生:
一是要給自己一個“我能行”的積極心理暗示。面對新環境,新挑戰,每一名學生都要樹立“我能行”的陽光心態和積極態度。相信未來雖然是個未知數,但也孕育著希望;相信事在人為,只有努力了才能有好的回報。
二是要努力將自己融入到新環境中。不管自己分到什么樣的班級,不管自己遇到什么樣的老師,也不管初中的生活方式與小學有多大的差異,所有這些外部的因素既然自己無法改變,那么就不如改變自己。只有改變自身,才能天高地闊;只有盡快地融入新環境,才能充分地發揮自己潛能。
三是要有長計劃短安排。目標是行動的動力。作為一名中學生,不僅要有將來成為什么樣的人的人生大目標,還要有三年后上什么樣的高中、六年后上什么樣的大學的小目標。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更重要的是還要制定當前的計劃和行動安排。例如本學年自己的學習成績要在年級排多少名,每一天自己計劃如何擠出多少時間如何學習等等。
四是重新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小學和中學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學段。因此,既不要因不能考滿分而失望,也不要有排名沒有小學時拔尖的心理壓力。要盡快地調整自己的心態,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聽講、預習、復習等的學習方法,并持之以恒,成為習慣。這時候,你就會發現,原來優秀的慣性也挺大。
五是要努力融洽自己的人際環境。只有生活環境有了溫度,我們的成長才會有快樂。因此,不論是對同學還是師長,也不論是在教室還是在寢室,要學會理解和尊重別人,積極主動地把自己融入到集體生活中去。只有你真心地喜歡別人,別人才會最大程度地接受你。
作為教師:
一是要抓住每一個“第一次”。趁著七年級新生對中學的神秘感,也趁著七年級新生對每一名新教師抱有的莫大希望。作為教師一定要認真做好新生入學的每一個“第一次”,如第一次見面、第一節課、第一次班會、第一次住校、第一次面對違紀學生等。第一印象是刻骨銘心的,這時候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很可能就成了學生心中永遠的樣子。他的榜樣作用,他的教育意義,講力大無窮。
二是給學生一個規則。俗話說,有規則意識的人過馬路看是不是紅燈,沒有規則意識的人過馬路看有沒有警察。對七年級新生而言,他們新鮮好奇、善變好學、又不懂規矩。這時候,作為老師要緊緊抓住新生的這種最佳教育情境和教育契機,及時對他們進行行為訂正、習慣培養等規則教育。例如:聽講、預習等學習規則,就寢、就餐等生活規則等。從而在學習、生活、行為等方面嚴格要求他們,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素養品質。
三是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培養。只有“會”學,才能學“會”,教方法永遠比教知識重要。這也許就是中學老師與小學老師最大的不同。這個學習方法,既包括科學制定計劃的方法,也包括合理安排學習時間的方法,更包括學習的每一個環節如預習、聽講、復習的方法以及質疑、總結、積累、整理糾錯本等方法。只有不斷地改進學習方法,才能提高學習效率,達到“得魚而忘筌”的境界。
作為家長:
一是正面引導孩子了解學校。包括學校的成績、學校的老師、學校的環境等。只有他們內心里接受,才能慢慢地喜歡,進而快樂的生活。
二是加強思想和心理上的引導。特別是孩子遭到挫折、遇到困難、經歷短暫的退步時,少用反問,多鼓勵,多給一些方法的指導。這時候,他們最親近的人的鼓勵和幫助,將是他們迎風向前的最大勇氣和動力。
三是督促他們養成好的習慣。十二三歲的學生,自制力差,依賴性強,家長的陪伴和監督,也是他們養成諸多良好習慣的重要保障。
四是經常和老師保持溝通。很多孩子,在家和在學校經常有著截然不同的表現,家長和老師的經常聯系,可以形成合力,引導學生在正確的航道上前進。
五是榜樣的力量也很重要。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來會打洞。孩子是家長的影子,這句話細想想,也不無道理。
七年級是中學的起點,也是學生時代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不論是學生,老師,還是家長,都要調整心態,坦然地面對。自信、鼓勵和正確的方法指導,才是七年級新生盡快適應初中生活的最佳打開方式。讓我們一起,加油,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