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是:永熙隨筆第798期原創文章)
最近,我每天都會在文章中提及店長,雖然這無意間會對店長造成一些壓力(由于店長是我公眾號的粉絲),為此我感到很抱歉(自己從來沒想過、不忍心、絕不允許自己“有意或無意傷害店長的內心”),但是,每次我上班見到店長的時候,我卻有很多話想對店長說(再結合我看到“店長與其他同事之間的互動、店長工作時的狀態、神情與肢體語言”,我的內心會產生更多不一樣的感慨,有更多“想對店長說的話”。很多時候我都在想“如果我不把內心的心里話袒露給店長,店長的內心一定會感到:店里面的員工沒有一個是能夠真正理解自己的、店里的人情味特別冷漠、店里的氣氛缺乏關懷與真誠”)。
雖然很多時候,我很想在私下找店長聊天(不限于“工作上的話題”),但由于我考慮到“店長是一個女生(敏感細膩),她隨時都注重自己與男性之間的界限,她對于關系邊界感、個人空間感,向來都保持敏感、謹慎的態度”(很多時候,我很擔心:“自己的內心粗糙、不注重小細節”會無意間冒犯、傷害店長,很多時候,我很擔心“自己會觸碰店長的邊界、原則”),于是出于“謹慎、風險、尊重”,我就選擇“放棄自己原先的想法”(讓“自己與店長關系之間的進展”變得緩慢且自然一些、不要太過突兀與完美、允許存在“不可避免的誤會、缺陷、矛盾”)。在自己與店長工作上的相處、私底下袒露心扉過程中,我都會覺得:無時無刻充滿著風險、類似于冒險游戲的超級刺激感。為何呢?
因為我知道:店長被“硬生生地”夾在“區域經理和副店長之間”,特別難做(因為,她要適當照顧所有員工、上級領導的情緒)。很多時候我在想,每當店長看我的文章,她的內心也許會覺得:永熙這個小子,敢于說出這么多心里話,難道不怕惹上事嗎?雖然每次在看到永熙的文章后,我確實有挺多話想跟跟他說,但很多時候卻遠遠未到達“與永熙說心里話的最佳時機”,而且,自己與他私底下說心里話確實存在很多風險,這對于自己而言:是一個刺激的冒險。而且更重要的是:(以下還是:自己所猜想的“店長想對我說的心里話”)
作為店長的自己,即要時刻保持權威感、神秘感,也要在適當地照顧所有員工敏感情緒的同時,更要時刻留意“自己與員工之間的界限感”、要遵循“話只說七分,而另外三分留在心底”相關原則。所以,很多時候,令我感到左右為難的是:我該向永熙說心里話好呢,還是暫時先不對永熙袒露心里話?或是永遠都不對永熙袒露心里話?所以,在現階段(自己與永熙剛接觸、剛認識),通過自己日常對永熙敏感情緒的適當留意與照顧,從而,間接地“向永熙袒露自己的心里話”,希望永熙他能夠從中明白“自己的心意、善良、貼心、細膩”
有關“在自己與店長工作上的相處、私底下袒露心扉的過程中,我會覺得:無時無刻充滿著風險、類似于冒險游戲的超級刺激感”另外一個主要原因:我擔心“自己在與店長說話的過程中,會無意間激活了她內心的創傷,如同好心辦壞事”,我擔心“在自己所說的話語里,存在傷害店長、刺痛店長內心、對于店長自己而言很敏感的話題”。
雖然,我敢向店長袒露自己與父母的關系以及自己原生家庭的現狀,但是,我不敢與店長談論“有關她的原生家庭”(哪怕只是稍微涉及),因為,我怕:自己會無意間傷害到她的內心、自己會無意間講了某些對于她自己而言“很敏感、觸碰內心傷痛”的話題、觀點、詞語。我害怕:她會對我產生“不可磨滅、不可和解的誤會與矛盾”。
由于店長不僅是潮汕人(“重男輕女”傷害了無數潮汕女性,這時常令我感到氣憤、不公、心痛、悲傷),而且她還是“家庭當中的長女”(雖然我不認識店長的父母、我也不想八卦“店長的原生家庭”,但我總隱隱約約感覺:有關店長在家庭里所承受的負擔、原生家庭對她施加的壓力,簡直“不言而喻、幾乎無法用言語形容的壓力山大”。
每當自己看見店長的身影,我總隱隱約約感覺:店長從小到大,有關她的內心需求以及處境,似乎很少被人理解;店長從小到大,有關她的內心感受與需求,似乎經常被人忽略。她的內心很渴望被看見,她很渴望:在將來能遇到一個“懂得理解她、能夠洞察以及滿足:她從未被父母滿足的那些內在核心需求”等相關類型的靈魂伴侶)
由于“從小到大我是一個懂事乖巧的孩子、我是家里的長子”(家庭氛圍類似“潮汕家庭的重男輕女”),于是我特別能夠理解“潮汕家庭身為長女的那些潮汕女性,有關她們內心長期壓抑的需求與痛苦、精神上那缺乏被人理解的痛苦與孤獨、由于長期被人忽略內心感受從而產生的內心抑郁與崩潰”。
每當自己想到“潮汕女性內心所承受的家庭壓力與事業壓力、長期被人壓抑自我從而產生的抑郁孤獨絕望崩潰、內心那些不方便向他人訴說的苦衷”,我都會為那些潮汕女性(尤其身為家庭當中的長女)感到:很不公(為她們的處境)、極度憤怒(自己真的想不通:都已經21世紀了,為何還有男生不懂得尊重女生)、悲傷以及壓抑(由于自己與她們的成長環境十分類似、自己與她們有著許多相似的感受與性格,于是我特別愿意理解她們、我特別愿意聆聽與重視她們的感受)
在文章的末尾我還想說的是:希望店長能夠理解“自己在文章中所表達的觀點與內心個人意愿”。雖然我覺得:“在文章中跟店長袒露心扉”是一件“充滿風險、刺激冒險”的事情,但我依然堅信:這永遠是件“無比正確”的事情、這永遠是最明智的個人抉擇。因為我相信:“坦誠地對待他人”永遠都是正確的事情,“坦誠”永遠值得被人欣賞與珍惜(人世間特別缺乏“敢于坦誠的人”。當然,我并不是一個“100%善良、100%真誠”的人)。
好啦,本期內容到此結束,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