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是:永熙隨筆第845期原創文章)
我對(部分)中國女人某些行為存在著偏見,絕大部分原因是因為(我與所有女性的關系,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在原生家庭里,我與母親的關系”)“由于我的母親過于強勢,于是至今為止,我與母親的真實關系并不算特別理想。我不但有些恐懼于自己的母親,而且有關自己對母親的恨(隱藏在潛意識深處),至今還有很多沒被自己覺察到”(“自我憎恨覺察過程”類似于“潛意識意識化”的過程)(由于本期是“自己很久之前曾經寫過的一篇文章”,于是,本期的文筆與表達觀點,會與最近創作的那些文章的文筆與表達觀點存在很大差異,對此,永熙敬請各位讀者諒解)
在這,我先聲明:本人從來都不持有“歧視女性、欺凌女性”相關落后價值觀,只不過我對“由于部分中國女性的過于強勢(也許她們嚴重曲解了“女性獨立與自由”)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壓抑老公(或伴侶)的生命狀態、壓抑孩子的自我發展(那些強勢的女性很注重自身權威/存在感)”等相關現象感到無比的憎恨,并且還對此持有較強的個人偏見(或許我對她們存在誤解,如果是我的錯,我會向她們道歉)
我始終認為:一個內心真正強大的女人(男人也是如此),內心永遠都是充滿著平等、關懷、柔和、慈悲。一個內心強大的女人,從來不會憑借“地位優越感、物質的奢侈、美貌及打扮程度”從而掩飾自己內心/精神世界的空虛/一片荒漠,也從來不會特地去裝作“自己多么高大尚/多么特別”,更不會急于向他人炫耀/證明“自己特別的強大/自信/獨立”。
令我無數次感到絕望/痛心疾首的是:絕大部分中國男人(竟然女人也是如此)把“自己本能的動物性、恐怖的控制欲”,在“對待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家人”方面(外人就更別談了),發揮得淋漓盡致。我始終認為:女人自身的安全感/幸福指數,更多取決于男人、社會的秩序;而“社會文明、國家的/世界的文明,其最后一道防線”,更多取決于女人。
在社會上,部分女人竟把“自己本能的動物性(那股該死的沖動、那股惡魔般的沖動)令人深感恐怖的強烈控制欲”,在“對待自己的孩子以及自己的家人”方面。所以這就更別談:“當今整個社會的文明/人文關懷”,能夠在將來產生多大的進步(或:相較于傳統,當今整個社會的文明/人文關懷,能有多大改善、進步)。
雖然有關女人這個群體的“自身遭遇”,我特別理解/感到心痛(由于“重男輕女”至今仍未在全國徹底消失,由于“對女性的各種歧視、偏見”至今仍廣泛于世界各地,于是很多女性從小在自己的原生家庭里經常被拋棄、經常被情感忽略、經常遭受來自傳統/男權的蔑視與輕視,她們遭受過太多“非人性的對待”。況且身為男人,我自己的成長經歷/自身性格,與當今社會上許多女性的成長經歷/自身性格,存在著很多“驚人的相似之處”)
但令我感到特別憎恨,并難以理解原諒的是:部分女性自己長大成年后(成家立業以后),直接復制“原生家庭曾經對待自己”的那套模式,從而把“自己本能的動物性(那股該死的沖動、那股惡魔般的沖動、令人深感恐怖的強烈控制欲”,在“對待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家人”方面發揮得淋漓盡致(說得難聽些:簡直“超常發揮”)。
明明她們自己經常就會產生嚴重自我分裂(自我厭惡),明明本身就不懂得憐憫關愛“那脆弱、敏感、自卑的自己”(成年后她們不懂得以“成年人的義務與資源”,去憐憫與關懷“曾經多么渴望得到別人理解的自己、內心傷痕累累的自己”),卻偏偏拿著“女權”不斷逞強(自欺欺人),嚴重歪曲了/曲解了“女性的獨立、勇敢、自由”,徹底地丟盡“偉大的女性、偉大母愛”的價值感與存在顏面。
逞強(自欺欺人)也就算了(畢竟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況且,嚴重缺愛的人,她們的自尊心本身就特別的強,“喜歡逞強”也顯得特別正常。不僅容易令人諒解,也值得被人理解),令我無法諒解、接納的是(也許是我的問題,也許是她們的問題):
部分中國女性自身的逞強(自欺欺人,嚴重地歪曲了/曲解了“女性的獨立、勇敢、自由”,真的徹底丟盡“偉大女性、偉大母愛”的價值感與存在顏面),很大程度上壓抑伴侶/老公的生命狀態、嚴重壓抑/閹割孩子的自我發展、操控“家里其他人的自我”。(正所謂:那些從小缺乏被關愛、經常被忽略的人,一生都處在極度缺乏安全感之中,她們在尋求愛的過程中,極其容易走向極端,所謂的極端就是“利用自身權威操控他人/剝削他人的自我、過度依賴他人從而寄生于他人/成為黏在他人身上的寄生蟲”)
那些嚴重缺愛的女人,特別的注重自身權威/存在感,經常利用權威/面子“操控家庭”、利用權威/地位/身份恐嚇弱勢群體、利用所謂女權“道德綁架男性或同性”、把“自身快感”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把自身的權威感/存在的價值建立在“壓抑/閹割/剝削他人的自我”相關基礎之上。(同樣,一個嚴重缺愛的男人,也是如此。有關中國家庭的“經典組合”,要么就“權威男+弱勢女”,要么就“權威女+弱勢男”。中國家庭的幸福指數,簡直亂成一鍋粥,令人不忍直視。中國式家庭,就如同“古羅馬角斗場”與“養雞場”,要么“你死我活、充滿血腥”,要么“一地雞毛,收拾幾萬年都無法收拾完”。所以還是那句話“在邪惡的溫床里開不出善良的花,只能開出帶著劇毒的良善”)
在本期文章末尾,我還想說的是:與社會生活不同的是,在家庭生活的所有行為當中,最不需要的就是:權威的存在。家庭中無需權威,更多需要真正的合作。一個家庭,不應存在“統治者”,任何可能導致“不平等感”的事情,都應當被避免。好啦本期內容到此結束,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