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是:永熙隨筆第1846期原創作品)
孤苦無依的小嬰兒狀態(潛意識深處的創傷,當創傷所處的人生階段越早,則越難以被察覺以及被治愈,因為很多情緒及需求被壓抑得太深),是我自己每天所處的最頻繁狀態。當人在渴望被愛、以及渴望某個外在客體去滿足某個從未被人性化對待過的自我內在核心需求之時,會回歸到“小嬰兒找媽媽、小嬰兒通過哭鬧從而試圖引起并尋求來自外界的幫助”等相關生命狀態(也可稱之為“潛意識深處最核心的部分、祖先遺留給自己的原始創傷”)。
最近每當我發布文章到公眾號平臺后,在得知“大多原創作品的閱讀量為0”之時(很多自己辛辛苦苦創作出的原創文章,沒人閱讀或被人敷衍地閱讀),我的內心感到痛不欲生(此時我的生命狀態如同“被全世界拋棄的孤苦無依小嬰兒、哭著喊著向外界尋求愛與理解的小嬰兒”,失望當中包含了無法用言語形容的暴怒與偏見仇恨,情緒方面及人生幸福方面的方向盤卻落到了他人手里,況且懂得欣賞他人、能夠細膩地溫和地走進他人內心世界、敢于承認自己罪惡無知的人,掰十根手指頭數都能數完,何況其他有眼無珠、豪不負責任地思考與做抉擇、折磨他人天賦與善良的人,卻都隱藏在看似一片祥和氣息的人群當中、并都還很擅長偽裝,難以被人察覺到并最終難以戳穿那如同冒牌貨般的自我內在)。
懷才不遇的悲憤、如同被屏蔽在真空中的失落與孤獨、情緒被無視與被冷落的痛不欲生(深刻感受到“每個人烙印在基因當中的自私、來自人性黑暗的對他人痛苦之選擇性視而不見及幸災樂禍”)讓我意識到“人格獨立的重要性(如同“若一個國家沒有主權/不敢去捍衛自己的領土,那么就跟行尸走肉沒什么區別;若一個國家只會購買進口武器、卻不具備制造武器的能力,那么這個國家跟那些被殖民的國家已沒任何區別”)、愛即需要被人性化喚醒同時也更需要付出勇氣去學習及捍衛(愛即是一門技能、更是一門藝術)”。
每當我在家里吃飯的時候(或平時的早出晚歸)只要一聽到歇斯底里的罵人聲及毫無分寸感的噪音聲,我的內心感到很崩潰(關鍵在于“當我把話語表達出來后,如同對牛彈琴、變本加厲”)并仿佛回到了孤苦無依的小嬰兒狀態(哭泣地吶喊著“讓外界的喧囂趕快滾蛋、立馬給我平靜下來、沒有人在乎過我的感受及死活、渴望著滋潤我內在/潛意識深處創傷的哺育者出現”)。對于那些心智成熟度如形同虛設般存在的人(連嬰兒都不如),在向他們表達生命攻擊性時,即覺得很有必要(畢竟內在自我生命能量需要被我智慧地運用以及被我勇敢地捍衛)、但同時:
又覺得很沒必要(畢竟“罵醒他們,是對自己生命能量最大的損耗、對于自己的身心健康而言這是最愚蠢的抉擇;他們自身的自發性成長,應由他們自身去直面及解決;小孩才值得被耐心地教導,而作為成年人的他們,則應把他們交給現實生活當中的慘痛教訓,讓教訓來啟迪教導他們逐漸成為一個由獸性進化而來的人類及合格的父母;對他們最大的負責及成熟的愛,就是不要去剝奪他們自身成長的權利、允許他們不改變、把人生的主動權交給他們并成全他們自身的獨一無二;如果我們深陷于他們人生的問題,則不僅是一種不自愛、心智不成熟的表現,而且這還是邊界感不清晰、人格不獨立的最根本體現,正所謂:善良與真誠必帶鋒芒,否則一個不敢表達生命攻擊性的個體、以及沒有任何原則的理解與寬恕,也就相當于不斷制造邪惡的溫床、害己害人、生命糟蹋者”)
好啦,本期內容到此結束,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