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道,任蒙牛乳業首席財務官(CFO)一職9年的姚同山曾經因為一句話“名聲大噪”,他曾經面對香港媒體時說:“我們發到香港的產品和出口的產品是一樣的,保證比內陸的產品質量更好、更安全。”此話曾引發市場關于蒙牛產品執行雙重標準的質疑。
經歷了蒙牛與摩根斯坦斯等投資機構業績對賭與公開上市的姚同山,曾經在蒙牛扮演了關鍵的角色。同時,兼具投行和銀行背景的姚同山,任職期間提出了蒙牛內部的“管理閘口體系”,在國內乳制品行業大打價格戰的背景之下,他牽頭執行的財務量化分析使得蒙牛的成本費用率一直低于同業,在蒙牛內部,被牛根生稱為“老姚”。
姚同山目前創立了一家名為圣牧高科的奶牛養殖企業,這個企業已經引入知名私募景林投資3000萬元人民幣的私募投資,目前正計劃赴港上市。姚同山的圣牧高科雖然雄心勃勃但并不高調。圣牧高科計劃從2010年開始用3年時間在內蒙古土左旗建成15萬頭高產優質奶牛大牧場。圣牧高科目前奶牛存欄數接近4萬頭。同時,截至今年上半年,創立6年的現代牧業僅有11萬頭奶牛。
現代牧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它成立于2005年9月,董事長鄧九強曾是蒙牛副董事長,公司絕大部分股東是由蒙牛集團中層以上管理人員組成,計劃在3—4年內,在全國蒙牛集團建有加工廠的地區建成15個萬頭奶牛現代化示范牧場。
據知情人士透露,中糧集團、蒙牛層面入股圣牧高科已經基本談定,但記者還沒有從相關方面獲得確認。由于與現代牧業有諸多相似點,市場中不乏圣牧高科可能成為第二個現代牧業的猜想。
廣州奶業協會會長王丁棉是這么表示的:這個企業上市是它的終極目標,跟現在牧業是雷同的,間接雷同,融資渠道也雷同,他也有人讓資本進去,這樣大規模去投入如果說沒有靠近的大買家高價錢給他因此風險也很大,而且他只能說中期目標實現就是上市,上市融資套現這是他們基本的手法最終的目標。
實際上,另外一家起源于蒙牛的公司賽科星也獲得了景林的投資,根據景林投資網站的介紹,景林投資于2009年5月對蒙牛賽科星繁育生物技術公司進行了第一輪獨家投資,投資金額為1600萬元人民幣。有分析人士指出,按照這一動作來看,很可能將來賽科星會獨立上市,蒙牛可能從如今的大股東退居小股東。這讓人聯想到現代牧業的源起。
三家與蒙牛有著不同關聯的上游企業是否會成為一個乳制品上游的“蒙牛系”?圣牧高科和現代牧業一樣,可能都會面臨著依附于蒙牛發展的疑問。
廣州奶業協會會長王丁棉也有自己的看法:從行業的發展不管誰去辦這樣上游產品養殖業,我認為是在我們現在國內的生奶的短板的一個彌補,從這點上來看有借鑒意義,但是從現在企業現在科業,包括進步科技這單獨個體的企業以這種模式去阻斷經營有進一定的風險度,這種我是不大贊成。總的來說你生產奶源更多產奶源不管有多大規模,反正牛奶出來還是要進行飲品加工廠,最終還是滿足市場需求。而我們現在目前中國生奶的需求是供不應求,所以從這點來說加速整個中國的養殖業奶牛的產奶量有它的具體意義,因此作為我們業內來說負面或者不積極的去評價他們的發展,我反而是贊同支持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