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易烊千璽、周冬雨主演的校園電影《少年的你》最近“爆”了。對它的肯定,除了票房和口碑,還有@人民日報的點贊,社會學家李銀河等各界人士的強烈推薦。這些成績,除了演員們無可挑剔的演技,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在于此片真實又大膽地直面“校園霸凌”這個主題。一旦遭遇校園霸凌,則可能成為一個人的童年噩夢,甚至是一生都難以走出陰影。唇腭裂孩子,由于可能存在的外貌或語音缺陷,遭受“霸凌”的幾率相對更高。作為家長,應對此有所認識并予以重視。
霸凌,是英語 Bullying 一詞的音譯,意思是“一人或多人主導的、反復的令一個學生暴露在負面的、有攻擊性的行為下的情況”。因此霸凌有蓄意針對和反復欺凌的特點,不是偶發的、簡單的同伴沖突。
校園霸凌多見于關系暴力、語言暴力和肢體暴力。
其中最令人恐懼的是肢體暴力,通常出現在權力不對等的學生身上,一些人長期欺負、虐待、毆打弱小者,比如搶奪同學的物品、勒索同學的錢財、拳打腳踢砍傷打殘,給同學的身體留下明顯傷痕,恐嚇同學不能告訴家長和學校。
但是,傷害更大、更深的是肉眼看不到傷口的語言暴力,語言暴力的威力有時不亞于肢體暴力,語言上的欺負、譏笑、貶損、詆毀、造謠,會讓人的心理嚴重受挫和扭曲,喪失自我感。
所謂關系暴力,是對某個人排斥和拒絕,使他脫離小圈子,或者是切斷他的社會連結,讓他覺得被孤立。這種暴力通常通過語言暴力進行表達,比如散布謠言、冷嘲熱諷等。
在遭遇校園欺凌的孩子中,普遍存在“自卑”“低自尊”的現象。而唇腭裂兒童和青少年普遍的“低自尊”狀態更易成為被攻擊的對象,比如被取綽號、被嘲笑、被孤立、甚至遭受肢體暴力。
唇腭裂孩子如何避免校園霸凌?
①要避免孩子“被欺凌”,家長要引導孩子培養自尊、自信的人格,壯大自己的氣場。
②家長和老師要教導孩子放學后盡量和同學們結伴而行,不要走小路、抄近路,避開一些有潛在危險的地帶,盡量不要單獨待在廁所、操場、校園偏僻的角落。
③不熟悉的人找盡量不去,有事在班級里解決。
④遇到被欺凌一定要第一時間報告老師或家長,要敢于大膽揭發壞人壞事,不要忍氣吞聲,姑息養奸。
⑤家長也要及時和學校溝通,避免事態升級。
⑥對嚴重的欺凌和暴力事件,要向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報告,并迅速聯絡公安機關介入處置。
讀完本文我們再來溫習下心理知識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