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這次要聊這個模型呢?
可以說,這是近年來對于我來說,收獲最大或者影響最大的一個模型。
所以,如果你以前沒有接觸的過的話,墻裂建議,認真看完以下內容,并且多渠道研究下。
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首先從NLP講起。
NLP其實是三個英文的縮寫,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翻譯成中文就是神經(jīng)語言程序學,也很難記,知道是啥意思就行了,有興趣的可以專門研究看看,內容比名字更加生動。
思維邏輯層次是NLP中的一個工具。
這個工具的主要是說:人們在思考某些事情,或者解釋一些社會現(xiàn)象一的時候,會有不同的思維,然后這些思維分別處于不同的層次。在不同層次上思考問題,最終的答案和解決方案是不一樣的。
說人話,就是用第一性原理的模型,或者叫底層思維模型,把思維按層次拆解,讓我們認知到這個世界的底層假設是什么?從而讓我們快速成長,成就卓越。
網(wǎng)上也有解釋思維層次模型(NLP六層次)的,但是解釋的過于官方化、文本化,今天我來通俗易懂的解釋下:
具體的解釋,我們在下面詳述。
想讓自己的思維擁有深度,不一定要看很多書,但是NLP思維邏輯層次,是你必須深入了解,并熟練運用的。
NLP思維邏輯層次,一共分為六層,精神、身份、價值觀,統(tǒng)稱為高三層,能力、行為、環(huán)境,統(tǒng)稱為低三層,最初是由美國學者格雷戈里·貝特森發(fā)展出來,后由NLP大師羅伯特·迪爾茨整理,在1991年正式推出。
理解NLP這六層思維邏輯層次,不僅可以加深你思考問題的深度,而且可以讓你看明白很多問題。通常低層次的問題,在高層次都能輕易找到解決方法,而如果在同層次或者更低層次來尋找解決方法,往往會陷入困境且消耗精力過大。
這六者的關系是,上三層控制下三層,舉個例子,如果現(xiàn)在界定你的身份是丈夫,那么你大腦中想到的,都是和丈夫相關的價值觀和信念,而信念和價值觀,又能夠控制和影響你做事情的能力,從而產生不同的行為,也造就了相應的環(huán)境。
反過來,一個人的成長,是由身邊的環(huán)境所影響的。
在某個特定的環(huán)境里面,他們的行為是與環(huán)境所匹配的,從而影響著他的能力,同時會讓他們建立起自己的價值觀和信念,而不同的價值觀和信念,就決定了他們步入社會后,能獲得的身份和角色。
也就是說,環(huán)境決定行為,行為決定能力,能力決定價值觀,價值觀最終決定了你的身份,而反過來也成立,身份決定了價值觀,價值觀決定了能力,能力決定了行為,行為決定了環(huán)境。
所以,當你明白這六個層次是相互作用的關系,你就不要只在一個層次下功夫。
比如,你覺得這個人能力不行,你光使勁培養(yǎng)他的能力那就很費勁,而是要從身份、價值觀入手,首先界定他的身份和價值觀,這樣就會省力不少。另外,你也可以從改變他的環(huán)境入手,最終達到了提升他能力的目的。
特別是培養(yǎng)孩子,一定要注意給孩子創(chuàng)造的環(huán)境,也一定要引導孩子,主動樹立起正確的身份和價值觀。
另外,你在批評他人時,如果想降低矛盾,就從下三層入手,如果想激化矛盾,就直接攻擊對方上三層。舉例:
你這樣做肯定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從行為入手);
這個問題這么簡單,你也解決不了,真夠笨的(從價值觀入手);
這么簡單的問題你也解決不了,你大學是白上了(從身份入手)。
通過此例,你就能明顯感受到,攻擊力在一層一層的提升,對吧?所以,你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至于是攻擊上三層還是下三層,完全取決于你哦。
另外,當你贊揚別人時,正好與批評他人相反,贊揚上三層遠比贊揚下三層效果更好。舉例:
你還真把這個問題解決了(行為層)
這個問題能解決不容易啊(能力層)
別人都下班了,你還在加班解決這個問題,很敬業(yè)(價值觀)
從解決問題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你以后一定能當上老板(身份)
對方聽到這些話,是不是一層比一層,更讓他內心暖暖的呢?
只說名詞,會比較抽象,我們用一個實例來進行解釋。
假設,你是某繁華地段——比如你所在城市的步行街上的一個運動品牌店的老板。
你運營了這個鞋店有幾年時間了,雇傭了幾個員工。
基于最近的市場行情不好,進店人數(shù)越來越少,銷售額也越來越低,門店開始每月虧錢,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也不強,甚至有人開始離職,你覺得四面楚歌。
所以,你現(xiàn)在在思考,或者跟人在聊天:這到底是怎么回事,該如何調整呢?
你或許會有如下一些反應:
1、這都是馬爸爸的問題,你看,淘寶的價格那么低,工廠的渠道管理和控價也不行,同款的運動鞋,我們的拿貨價還不如網(wǎng)上的賣價便宜,這沒法做;
現(xiàn)在租金越來越貴,人的成本也越來越高,做線下店真的賺不了錢。
這是一種可能的思維。
2、估計還是我們做的不夠好,不夠努力。你看,員工都在店里閑著。這個時候應該去門口攬客的。或者我做點促銷活動,印上幾萬份單頁,讓店員出去發(fā)。
據(jù)說別的店的2B做的特別好,我們也找出各個企業(yè)的電話,打打試試。
實在不行,繼續(xù)延長營業(yè)時間,早點開門,晚點關門。
3、你可能還會想:這個時代現(xiàn)在變了,光做線下不行了。
現(xiàn)在生意不好,是因為我們能力不夠。得自己培訓,讓員工們培訓,要學會直播,學會做私域。自己的管理能力得提升,我去讀個MBA等等。
以上是相對比較常見的幾種思維。
大家認真看一下,以上的1/2/3分別對應了上面的哪個層次?
大家應該很快就能看出來,分別對應的是環(huán)境、行為、能力三個層次。
思維1,就是從環(huán)境上找問題,說的全部是客觀的,他人身上的問題,這種思維模式下,你很難做出調整和改變。因為問題都是別人的,不是自己的。也沒有行動的規(guī)劃和動力。
思維2,更多的考慮是行為,原來那些東西做的還不夠,要繼續(xù),頻次加大,這種思維模式下,雖然有了一些思考,也有了一些行動,但還處于比較低的層次。在老的辦法上用力過猛的效果也令人存疑。
思維3,層次又提升了,開始考慮能力的問題,承認是能力不夠,所以需要學習和補充。這個層次比前面兩層又有了一定的提升。
以上三個層次,屬于意識層面,或者說大家常常會用的思維方式。
你如果經(jīng)常考慮人生,或許你還會繼續(xù)往深層公司思考。
4、信念、價值觀、規(guī)則
我理解兩個意思基本類似,就是,我們看待的世界,其實是透過我們的觀念or信仰窗口看到的世界,都是經(jīng)過我們主觀過濾以后的。
所以,每個人腦子中都有信念,都有自己認為對的事情。
價值觀說簡單點,就是你的認知,或者說你的選擇,更或者說讓你特別有快感的選擇。
比如,同一件事,你選擇這樣不選擇那樣(比如,面對誘惑的時候,你選擇堅守自己的內心,而不是受賄從而損失公司利益)
比如在同一時間,你選擇干這個,而不是干那個(比如,現(xiàn)在你選擇刷手機,而沒有選擇看書;今晚,你選擇跟A出去嗨皮,而不是在家里安靜的陪家人)
這些都是經(jīng)過你的價值觀后對的決策。
所以,面對以上現(xiàn)實困境,你如果到這個層次思考,你可能就會思考的更加全面了。
比如,線下的優(yōu)勢是哪些,現(xiàn)在用戶的消費習慣發(fā)生了哪些變化,該怎么構建一個新的模式或者架構呢?
面對那么多該補的能力,到底選擇哪個能力補呢?
這樣,你或許會做出一套更加系統(tǒng),或者更加有針對性的調整方案。
5、如果再躍升一級,你到了身份層。
你或許會考慮:我到底是誰,我內心所苦苦追求的到底是什么?
我開鞋店的初衷就是為了賺錢么?還是內心渴求自己成為什么樣的?
或許你認真思考后,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更想當一個運動鞋設計師,那么如果這樣,你可能直接關店,去追求自己的人生了。
或許你思考后,就覺得自己應該是一個成功的商人,或者想創(chuàng)立一個品牌,那么你的做法可能又不同了。
如果到了這個層次思考,那么就完全脫離了環(huán)境層時候的抱怨,行為層的一味努力,以及能力層的不斷學習。
你會思考的更加清晰。
最后一個是愿景層,這個就太高了,我覺得很難駕馭,所以在這里就不贅述了。
如果,你心有余,力也足,就做點慈善,這也是在愿景層,在思考自己與社會的關系這個比較高的層面。
1、個人發(fā)展
2、人際關系
3、組織里項目的推動
(比如你是一個項目的負責人,你發(fā)現(xiàn)項目里其他部門的人配合的不好,這個時候如果你沒考慮清楚問題出在哪個層次,是很難搞定的,你一味的要求大家開會,投入時間,補充能力,或許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很多人在價值觀層面有問題——他認為就做不成,或者身份層面出問題——認為就不該是他做等,所以當務之急要先解決高層次問題,再解決低層次的)
4、企業(yè)的決策
5、家庭,兒童的教育等等
6、團隊管理
7、教練技術
可以說人生各方面都可以應用
對于這個模型,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兩種用法:
通過有意識的思考某些理解處于哪個層次,看更高的層次有沒有更好的答案與解決方法。
除了鞋店老板的例子以外,在這里再舉一個常見的例子。
比如,你兒子或者女兒的數(shù)學成績很不好。
你想想,針對這個問題,你或者周邊人會有哪些答案或者思考?
有的人可能會說:他的數(shù)學老師不好,孩子都不愿意聽;
有的人也會說:孩子太貪玩,天天打游戲,根本就沒怎么刷題。
也有的人會說:主要隨他爸,笨。等等等等。
我們可以想一想,如上的答案,分別對應了哪個層次,以及相對的會有什么樣的解決辦法。
如上圖。5個層次可能的思考。我們從下往上進行解釋。
1、如果處于環(huán)境層,一味的抱怨學校和老師不好,我相信這個就非常難辦,你不可能給孩子換學校或者換老師吧。假設你資源很好,也很有錢,如果換了一個學校和老師,依然如此?你該怎么辦?繼續(xù)換?
所以,處于這個層面是很難解決問題的。
2、如果你的考慮是行為層,那么可能就要求孩子,不要玩了,抓緊刷題,晚上做作業(yè),而忽視了從更廣闊的方面思考問題的可能性。
你想,或許是孩子不喜歡呢,或許是孩子不會學呢?
所以純粹的行為層,也是不夠的。
3、如果你處于能力層,那么可能就讓孩子,學習一些學習方法,比如解題思維,解題技巧等,使得他不是盲目的埋頭苦干,而是更加有方法,有能力的解決問題。但,這也沒有解決孩子深層次的問題。
4、來到價值觀層面,假如孩子是價值觀層面的問題,那么他內心里因為各種原因,壓根就不想學,那么你只能先解決這個層面的問題,否則,在環(huán)境,行為以及能力層如何折騰都沒有用。
這個層面就是解決家長要求孩子學,和孩子主動學的問題。
5、身份層就是更高的問題了。假設他也想學,有動機,但可能是囿于,家長經(jīng)常說他笨,他自己也認為自己笨,那么這種思維模式。就極大的限制了他的發(fā)展。
所以,務必還是要考慮一下身份層有沒有問題和解決辦法。
通過這一部分,大家應該看到。如果是高層次出現(xiàn)的問題,那么通過低層次的解決辦法是無法解決的
使得自己能夠想的更清楚,更明白,從而更好的過好這一生。
前面的大篇幅主要是提,怎么思考問題,以及怎么解決問題。
但在NLP中,這更是一個指導自己人生方向的工具。
我們可以認真的依次思考下:
1、自己的愿景,使命是什么
2、自己到底是誰,最終想成為什么樣的?這里可以采取一些畫面的方法,比如假設自己5年,20年后,一切功成名就,自己是什么樣子。
3、然后看自己的價值觀,自己堅信的信念是什么
4、想清楚以上內容,再看自己需要哪些能力去實現(xiàn)以上的目標和規(guī)劃
5、在能力想清楚后,看需要具體做什么?這就涉及到具體的行動了
6、再思考,環(huán)境中,哪些是對自己有利的資源,哪些人,物能夠幫助自己達成。
經(jīng)過這個體系化的思考,有助于讓自己的認知更加清晰,也更有動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
這個模型相對比較固定,就不太好拓展了。
大家可以根據(jù)以上兩種應用方法,自己嘗試著用一下。
好了,以上基本就是思維層次模型的重點內容了。
下面就是更加重要的應用了
一、請找出一到兩個你關于思維層次的案例,思考一下處于哪個層次。
案例可以是關于你當前工作的,也可以是關于家庭,小孩教育的,也可以關于你現(xiàn)在的創(chuàng)業(yè)的。都可以。
1、將每個層次的可能想法寫下來。并看針對性的有什么解決方案。
2、當然有問題的原因,可能是哪個層次,依次的從高到低解決掉他。
二、自上而下,分析下你的愿景、身份、價值觀、能力、行為以及環(huán)境。
當然,如果你沒有思考人生,人生意義習慣的話,你可能對覺得上面的三層會很虛,很難捉摸透,不過不要緊。
嘗試著冷靜的想想,并且寫下來。
在這個模型的最后,我想說幾句雞湯:
1、永遠不要令自己處于環(huán)境層(因為處于環(huán)境層,你就放棄了改變的機會)。
2、有意識的考慮處于哪個思維層次,多往上層找原因,找方法。
3、盡量的提高自己的思維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