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你不再發朋友圈
前段時間,一朋友打來電話,我問她最近都在干嘛,好久不見她發朋友圈,我有一種這個人快要從我的世界消失了的感覺。
電話那頭的她說:“以后電話聯系吧,我不發朋友圈了。”
腦袋里充滿了問號,我打趣說你怕不是失戀了吧。
她說不是。朋友圈人多,嘴雜。
想來也是。
以前,微信朋友圈是一個熟圈,你添加的人不多,但大多數都是熟人。你們關系好,互相了解,有共同的話題。所以你愿意在上面曬自拍,曬心情,曬旅游,曬生活,曬一切可曬之事。
現在的朋友圈有上司,有同事,有客戶還有一些根本不知道什么時候加的網購商,推銷員。你從只有一百來號人的朋友圈到四五百來號的朋友圈。你從發一條說說用一分鐘不到到思考三分鐘左右。你從長篇大論到言簡意賅。
你說不就一條朋友圈么,斟酌半天都不想發了。
以前你不開心會發條朋友圈,憤世嫉俗一下沒有人和你計較。現在你不開心只能默默點開微博小號,在上面一個人難受一下,然后跟沒事人似的繼續在朋友圈撒點正能量。以前你動態消極也沒有關系,現在你動態消極怕被領導看到,你怕他說你容易受情緒影響,你怕給客戶留下不好的印象。以前受了了委屈你會在朋友圈罵句臟話,發泄一下第二天繼續生活。現在你只能在心理默默嘆一口氣,然后開始明天不得不繼續的生活。你怕說的太多會被人看作矯情,所以你所幸什么也不說。你開始崇尚沒有言論就有自由。
以前你總是沒事就拍個自拍,順便@一下喜歡的人,把懷揣的小心思弱弱暴露一下。現在你即使拍了自拍也不會發朋友圈。因為發的太多會被人評為無所事事的作。以前你可以矯情的曬幾句晦澀的話語,來抒發一下心中的小委屈,而現在你只能設置一下僅自己可見,因為最怕有人會對坐入號。最重要的是,對坐入號的人可能還很愛記仇,一句說者無心成了聽者有意。
以前你總會曬自己做的菜,秀一下廚藝什么的。現在你只是默默做默默拍再默默發給幾個好友,大家調侃一下就完事。你也不是怕什么,你只是覺得那些躺在朋友圈連相貌你都記不清的人沒有必要知道你每天的生活是怎么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