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要孩子學會學習,就必須培養其良好的學習習慣。大部分學習成績好而且穩定的孩子,必然是從小就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可我兒子呢?成績時好時壞,往往是因為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夏老師,我要如何培養他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程老師是個二胎的媽媽,也是某重點中學老師,可在自己的孩子教育方面卻感到頗為頭疼。
目標效應:學習需要計劃和目標
目標效應啟示我們:所有的成功者最初都是由制定一個小小的目標開始的,一旦擁有了目標,你就會產生無窮的力量。孩子的學習需要目標,沒有目標的學習,就好像走路沒有方向和終點,那簡直是漫無目的的徘徊,孩子難以有積極性和主動性,更不會為尋找最合適的學習方法而努力。
我給她講了一個我同事家孩子的例子。我同事和娃爸帶著女兒田田去了外公家,還沒有走進家門,田田就向外公懷里撲去了。外公用胡須扎了扎田田的臉,笑著說:“咱們田田長大了,現在是小學生了,再也不是那個哭哭啼啼的小娃娃了。”
田田摸著外公的胡須,外公抱著田田:“小學一年級第一學期吧?”田田點點頭,外公繼續說道:“這可很重要,開門第一炮,打算期末考試考多少分呢?全部考一百分外公可有獎勵呢!”
田田好奇地看著外公:“什么獎勵?”外公放下田田:“你想要什么,外公就給你買什么,好不好?”“好,這可是你說的啊,不許反悔哦!”田田一邊向媽媽跑去,一邊喊著:“媽媽,媽媽,我要考一百分!我要考一百分!”我同事摟著田田,笑著點點頭。
從外公那里回來,我同事就為田田制定了學習計劃: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學會預習功課;每天認識一定數量的生字;多做算術題;照常上課外班,那是田田喜歡的跆拳道。學習目標就是爭取在期末考試中每科成績都考一百分。
我同事為了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還規定了寫作業的時間。當然,學習計劃剛開始施行的時候,田田精神很足,每天都按計劃學習;后來,他就顯得有點兒心不在焉了。
我同事覺得田田學習量有些大,調整了一些學習時間,并增加了獎勵制度,比如周末帶著田田去公園玩,全家一起去吃肯德基,以激勵獎勵為主的教育方法,很快使得田田喜歡上了學習,對制定的學習計劃也欣然完成,學習效率有所提高,學習能力也大大增強。同事覺得要讓孩子玩得痛痛快快,學得踏踏實實,這樣他在學習上就會事半功倍。
當孩子告別了以游戲為主的幼兒園,來到了以學習為主的小學,幾乎每一位家長都關心孩子的學習,希望孩子能全方面地學習,但有的父母卻不得要領,事事躬親,“陪太子讀書”卻見不到成效。
夏老師下面就跟各位家長朋友們講一下具體的方法:
面對孩子的學習問題,有的父母覺得孩子還小,沒有必要擬定什么學習計劃,任他們自由發展就行了;而大多數父母,則都為孩子制定了學習計劃。
雖然在現實生活中,絕大多數孩子都有在父母幫助下制定的學習計劃,但往往不能成功地施行。主要原因在于他們的學習計劃不合理,不是太空泛,就是太具體。
有的父母制定的學習計劃太空泛了,沒有任何具體可施行的操作性,所以,學習計劃根本沒有發揮出它應有的作用;有的家長制定的學習計劃太具體了,甚至具體到幾點幾分做什么,孩子不是士兵,他們根本不可能這么嚴格地完成,結果慢了半拍就會使其他部分受到影響,最終使整個計劃都無法完成。
因此,合理可行的學習計劃應該是“長計劃、短安排”,合理支配孩子的時間,不能讓孩子感受到太忙碌,也不能太放松,要讓孩子“玩得痛快,學得踏實”,這樣的一個學習計劃由父母與孩子共同制定最好。
也許,許多父母都認為孩子在小學一年級應該取得優異的成績,諸如科科都是一百分,這在大人看來并不是一件難事。但是,并不是任何一個孩子都會認為小學一年級的課程相當簡單,有的孩子也會感到有一些難度。
父母應該為孩子制定合理的學習目標,而不應強行地要求“你必須考到一百分”,否則孩子就會感到很大的壓力,小小年紀的他也會不由自主地擔心“要是我沒有考到一百分怎么辦”,這樣的憂慮心理將直接影響他的學習,也會使他產生一種厭煩情緒。
父母應該讓孩子明白,只要你比上一次進步就好了,以此來勉勵孩子不斷地進步。
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成功地完成一個學習計劃是必不可少的,父母可以和孩子共同制定一個作息時間表,以此保證孩子每天都能有充足的睡眠。
另外,孩子在小學學習期間表現出最大的缺點就是注意力不集中,父母也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時間由短到長,可以先從孩子比較感興趣的事情開始訓練;父母可以通過講故事,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并通過提問來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在生活中,父母可以請孩子幫忙拿一些東西,由一件到多件,請孩子一次性完成,比如“請你幫我拿一個梨子、兩個蘋果、一把水果刀和一根牙簽”。
另外,在施行學習計劃的過程中,還需要注意幾個問題。孩子在完成作業的時候,需要有時間概念,不能一道題就耗時良久;盡量不要在孩子學習時打擾他們;幫助孩子不要受到各方面的干擾,比如不要在書桌上放一些玩具和零食;剛開始的時候,父母可以監督和指導孩子學習的情況,漸漸地就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自覺性,培養孩子獨立寫作業的習慣。
寫在最后:
實際上,孩子不能主動學習,甚至連作業都需要父母監督的重要的原因就是孩子學習沒計劃和目標,缺乏目標激勵。
父母作為孩子的領航者,應該幫助孩子制定可行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以興趣作為孩子最好的老師,讓孩子在愉快中學習。